APP下载

我来议一议“中国PCB行业大而不强”

2015-12-28梁志立

印制电路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印制板设备企业

梁志立

本刊副主编

我来议一议“中国PCB行业大而不强”

梁志立

本刊副主编

本刊编委会委员 马明诚

[专家点评]:

Expert Review Opinion

自五月份开展《如何“做大做强”?》以来,本刊每期都刊登有“做大做强”的评论与综述文章,本期刊登的本刊梁志立副主编《我来议一议中国PCB行业大而不强》的文章,以翔实的材料有理有据分析了我们PCB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值得一读和认真思考。顺着本文“我们行业如何变强”的意见和思路,我们可否召集一系列的“制造商、用户、材料供应商”的小型座谈会,深入研讨,以加快由大变强的速度。

文章叙述的是中国PCB行业同国际水平的比较。为什么说中国PCB够大了;这些年哪些方面在逐渐变强了;又有哪些方面还不够;这个行业怎么才算强;中国PCB行业如何变强。表述中国PCB行业变强应具备5个基本特征: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完整的行业产业链、良好的质量效益和持续的创新发展潜力。

中国PCB行业;变大;变强

1 引言

一个行业,怎么才算大,怎么才算强?哪些行业大而不强?为了这个事,上网查了很多行业,结果发现,我国很多很多行业,不管是大行业,还是小行业,例如工程机械、电线电缆、光伏、模具、涂料、钟表、钢铁、汽车和烟草等等,各行各业的结论惊人一致,同我们PCB行业一样,都是“大而不强”,没有一个行业说是又大又强的,其表现是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缺高端产品等等。

说回到我们的PCB行业,我们的行业算大吗?为什么不算强?何为强?如何变强?对于这堆问题,我来议一议,说一说我的看法。

2 我国PCB行业足够大

讲一个行业够大,当然是指规模、产量、产值大。当一个行业在世界同行中所占比例高,当然就算大了。进一步讲,占多大比例算大呢?

笔者找到工信部长苗圩最近说的一段话,他说“中国制造业占整个世界制造业的20%份额,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14年,我国PCB行业的数据,如表1。

总的结论:中国PCB已占全世界PCB份额45%以上,比工信部长苗圩说的“中国制造业占整个世界制造业的20%份额”的比例大得多。无疑,中国的PCB行业在世界是够大的了。

表1 我国PCB行业的产量、数量和产值数据

3 我国PCB行业在变强

强与不强,是与国际水平比较而言。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中国PCB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正如生益科技刘述峰先生所说 “中国的PCB道路一直伴随着中国电子工业成长而行”。中国的PCB行业在变强,亦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其表现在:

3.1 我们的PCB产品门类齐全

刚性单、双、多层板产量产值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HDI印制板接近世界水平,挠性板和刚挠板结合板在向世界水平冲刺,IC载板已起步而且近年突飞猛进。

3.2 我们开始进入世界PCB百强企业前三十大

深圳深南2014年产值突破6亿美元,进入到世界PCB百强企业前三十名,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PCB企业参与到国际性市场竞争。例如珠海方正、汕头超声、深圳景旺、奥士康、兴森快捷、崇达、兴达鸿业、博敏等。截至2013年,中国有27个PCB企业进入到世界PCB产值1亿美元俱乐部(大陆本土企业23个,香港4个)。

3.3 我们的PCB专用设备仪器和物料已漂洋过海走向全世界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量产PCB设备材料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今天,我国已有一批PCB专用设备仪器和物料接受国外订单,可出口了。例如,激光切割机、激光直接光成像系统、检孔机、字符喷印机和凝胶测试仪等,以及FR-4覆铜板、钻铣刀、电镀阳极铜球、盖垫板、磨刷、滤芯、电镀和沉铜专用化学品。数得出可出口设备和材料的企业有一大批,生益科技、金洲、承安、柳鑫、镇东、大族、正业、贝加尔、正天伟、斯坦得、东硕等。生益科技覆铜板产品已位列世界第二,阳极铜球全球老大、钻铣刀在全球都有名气。

3.4 我们的发明实用专利数大幅增长

据检索,我国用于制造印制电路的设备和方法专利,2006年是342件,2014年为4352件,增幅十分惊人。专利申报较多的企业有深南、方正、崇达、宇宙电路板设备、广东达进、竞陆(昆山)、苏州米达恩、兴森快捷等。以崇达集团申请的专利总数为例,截止到2015年8月,其总计申请了479件PCB相关专利,其中包括170件发明专利申请。

这些专利充分体现了我国PCB行业的企业创新能力,并同企业变大变强及技术水平相对应。

4 我们PCB行业还不强

若做井底之蛙,自己同自己比,我们不错,很强,就没意思了。强与不强,是与国际水平比较而言。放眼全球,中国PCB不强主要变现在:

4.1 产业规模大部分来自外资

2014年中国PCB过亿元营业收入综合排名的企业共122家,合计为1469亿元,占到全国PCB产值总数1678亿元的比例数约为87%。而内资企业79家,营业收入总数为481亿元,占综合排名122家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7%。就是说,中国PCB内资企业营业收入仅占全国约1/3,产值的大部分都是外资企业产生的。在世界PCB百强企业名单中,第1-29名都是外资企业和我国台湾地区企业。

4.2 产业结构高端印制板落后

中国本土制造挠性印制板(FPC)和刚挠结合板的企业星星多,月亮少。挠性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没有出现,华为等中国手机著名品牌的FPC供应链,主供应商不是国内FPC企业,而是美日台等外资企业。苹果公司的FPC采购供应商名单中,未见到中国本土企业。高端印制板之一的IC载板,中国刚起步不久,发展亦快。2014年中国IC载板同比增幅9.0%,但要看到,2014年全球IC载板营业收入是77.73亿美元,中国为7.3亿美元,占比为9.4%,很小,仍落后。高端印制板之一的HDI印制板,要承认中国已具接近世界级水平,但要看到,代表未来发展最快的PCB品种是高多层板(≥16层)和任意层HDI(Any layer HDI)。基于电子产品体积变小,性能提高,芯片密度增大,智慧手表,路由器、伺服器持续增长,2014-2025年刚性印制板成长率高多层板为4.6%,任意层HDI为3.5%,而传统单双多层印制板为1.3%~1.9%,中国高多层板、任意层HDI是中国产品中的弱项。中国是全球汽车生产大国,汽车用PCB亦是未来发展快的品种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可靠性稳定性要求很高。尽管国内众多PCB企业都标称能制造汽车用PCB,但众所周知,汽车用PCB并非中国大陆主导,全球汽车用PCB企业前十大,中国企业榜上无名。

4.3 PCB产业链差距仍大

国产中高端设备仪器市场占有率低,而中低端又产能过剩,高端PCB企业所使用的设备仪器仍然是进口为主,技术含量高的设备仪器屈指可数。阻焊油墨、干膜、PCB专用化学品等用量大的物料, 国产供应商能进入到国际性竞争的PCB大企业尚少。

国外在华的国际性PCB企业想购买和使用高端设备和材料,而国内著名的PCB大企业亦是想从购买进口设备材料转为国产供应商。目前正处于这样一个交替时期。而国产设备仪器和材料生产商往往是“底气不足”、“功夫未到家”,很怕“赔不起”进不去高端PCB企业。

国产高端一点的设备仪器,即使能自制,有点水平了,但缺少核心零部件仍然是中国PCB产业链制造的痛点之一。例如激光器、X光管、字符喷印用喷嘴仍使用进口的。

国产高端设备仪器,高频微波用PCB覆铜箔板材、专用阻焊油墨、化学品、干膜等,其产品的某些性能、可靠性、稳定性仍受到大的PCB生产企业的质疑。另外,我们还有些PCB专用设备仪器至今还是空白,例如镀层测厚仪、自动补偿对位双轴打靶机、电子显微镜等。

整合PCB产业链,需要我们高超的智慧,需要的是“创新驱动”,更重要的是相关的仪器设备材料企业,做出可以同国际性同类型企业竞争的好产品。

举个例子说明我们的差距。PCB专用化学品,本土好几个企业年产值为1.5~2.0亿元已徘徊好几年了,绞尽脑汁想冲3亿元都上不去。而外资企业安美特在中国的专用化学品2014年销售收入是12亿元,差距大6倍以上;罗门哈斯(陶氏)PCB专用化学品在中国年销售1亿多美元,是中国本土企业的3-4倍。

4.4 持续创新能力弱

当前的经济环境,经营企业成本升、工资涨、环保严、收款难、税收高。企业转型升级,怎么转,往哪儿转,到哪儿找市场,去哪儿找客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方向不对,走错一步路,白白投入,全盘皆输,颗粒无收。不少企业活下来就不容易,更没能力搞创新、搞产学研,更谈不上开发产品进入到国际性大企业。当前,我国PCB行业,相当多企业的品牌和形象都不够高,缺乏持续创新的发展潜力。我国有1000多所大学,PCB专业至今仅有专科,而本科是空白。而高端PCB是高科技阳光行业,电子产品不可或缺,发展PCB行业,人才是根本。中国众多的大学连PCB本科专业都没有,同世界PCB大国的中国实在不相对应。中国的PCB企业一年到头忙于生产,真正能到国际会议上用英语发言参与国际PCB标准讨论的人才还真难数出几个,更谈不上主导世界PCB标准的制修订了。

总的来说,中国的PCB够大,但持续创新能力不强。

5 我们的行业如何变强

PCB行业怎样才算强?目前看不到一个标准答案。参考 “中国制造2025”相关资料,本人觉得PCB行业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这个行业才能算强:(1)雄厚的产业规模;(2)优化的产业结构;(3)完整的行业产业链;(4)持续的创新发展潜力;(5)良好的质量效益和品牌。下面就中国PCB变强的问题议一议。

5.1 雄厚的产业规模

一个行业在世界上没有产业规模说不上强。在PCB产值上,中国从2006年起已经连续9年全球第一,2014年已占全球份额45%,产业规模上已具备雄厚的实力。我们这个行业迫切需要做的事是提升大型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未来几年,中国应有50%以上的本土企业有能力参与到国际PCB市场竞争;在CPCA每年发布百强企业排行榜上,内资企业总的营业收入占综合排名从目前的1/3提升到50%以上;中国内资PCB企业在世界百强中从目前的27席要占到50席以上;中国本土企业在世界上最大的前30名中从目前的1席逐年提升到占比30%。也就是未来5年,中国PCB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标是三个50,一个30。这样,中国PCB的强大同中国在世界地位就相适应了。

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民营企业,重要的是做精做稳,企业不在大小,精才能强,做稳才能做强;大而不稳,迟早要垮。中国有一大批中小PCB企业,要充分认识,中国PCB靠“投资—扩产-盈利”增长速度及规模扩大的循环道路已经走不通了。中小PCB企业,做出本企业的特色,与众不同,不拼规模,不比产量,在PCB细分领域做到行业中数一数二,产品和服务在PCB细分领域都属一流,很有口碑,这种企业亦算强,同样会被社会所尊重。

5.2 优化的产业结构

在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PCB企业变强,不仅在传统单双多刚性印制板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任意层HDI、高多层板(≥16层)、刚挠结合板、IC载板等印制板产品的先进制造工艺方法上勇于争先。打造“创新驱动”高技术含量PCB的新优势,推动中国向高端印制板品牌跃升。

中国PCB必须一直伴随我国通信电子产业成长同步同行,中国高端PCB产品要同中国在世界上的PCB大国地位相匹配。三五年后,中国生产的IC载板要从目前占到全球9.4%的比例提升到20%。国产FPC应进入国内著名的华为小米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并可进入到世界著名的电子通信巨头供应商名单中。任意层HDI印制板应能满足国内外最活跃的可穿戴装备、路由器、伺服器等电子产品的性能技术要求。汽车用的各类PCB,中国PCB企业都应能批量生产,并有三五家PCB企业进入到世界汽车PCB最大的前20名,中国制造的汽车PCB产品应能进入到全球最著名的汽车生产商,例如奔驰、宝马、丰田等供应链中。

5.3 完整的行业产业链

行业产业链指的是PCB制造所需的设备仪器、材料辅料。

笔者认为,国产高端PCB设备仪器同跨国企业竞争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产品达到国内外同类著名品牌的产品性能和参数水平,具备核心竞争力;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就是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每天24小时开机生产不停机,稳定可靠的运行;满足客户部分个性化要求。但实际上,国产设备往往说明书上说得好,实际上做不到。中国设备比较粗糙,细节不够,可靠性差,致使国产设备仪器的口碑和形象被大打折扣。

盼望2015年-2019年,中国PCB设备仪器能广泛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能进入到大部分国际顶级的PCB企业中去;在国内的内外资PCB厂不出国门就能采购到门类齐全的各种高端设备仪器;增强工业基础能力,攻克一批先进基础工艺,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质量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造水平,从而提升PCB产业的配套能力;PCB设备仪器的基础关键零部件80%以上能国内配套,必须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态,中国的PCB设备仪器应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中国PCB制造升级。

再过三五年,国产PCB材料辅料应能基本满足在中国设厂的PCB企业制作高端PCB的需求,各种供PCB制造的膜类(干膜、覆盖膜、屏蔽膜、导电膜)、阻焊油墨类、专用化学品、电镀用金属阳极、特种钻头/铣刀,特种印制板用覆铜板、盖垫板等都能走进国际著名PCB企业中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高导热、特种高频微波覆铜板应能满足国内通信电子产品要求,不再批量进口。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中国应当能够产生一批享誉世界同行的PCB设备仪器材料供应商和驰名品牌,其响当当的程度雷同杜邦、日立、安美特、太阳(油墨)、ESI和三菱(激光钻机)。

5.4 持续的创新发展潜力

目前,不少PCB企业掌门人经过几十年的创业拼搏老了,尤其是民企、港企,难找人接班,无人受命,日渐式微,老一代企业家难舍手中江山,尽管雄心万丈,蓝图一片,遗憾的是二代人不愿接家族衣钵,显得企业后续无人。还有一批企业处于没订单不敢投钱买设备,不增加设备又接不到订单,更谈不上转型升级的死循环中。这类企业会逐年丧失继续发展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发展快的PCB企业实践表明:研发强,则企业强;日夜仅忙生产的企业,好不到哪去。有持续创新发展潜力的PCB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到年营业收入的3%~10%。中国PCB行业过去那种野蛮生长、投机盛行、靠人情抓订单的阶段已不再存在。目前进入到新知识、新技术驱动、后发展阶段,以往的商业模式、知识结构面临极大考验。唯有创新,拥有市场需要的PCB某一领域的一流产品,经得起客户考验的过硬产品,这样的企业才能越过越强。

持续创新发展,有很多技术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多层刚性挠性印制板生产都需要几十个工序,能不能全自动化一条龙生产?或分成干法、湿法几段自动化智能化生产?PCB诞生约80年了,批量生产仍然是减成法,或叫图形电镀蚀刻法、板面电镀法,能不能有什么创造性的生产方法?PCB是分类型分不同等级要求的,能不能在设备上流程上创新,个性化定制,以符合不同PCB客户厂商的需求?互联网+PCB,一个多层PCB厂,能不能够减掉2/3一线生产员工,全自动化生产?PCB标准很多,起码有几百种,能不能整合成几种PCB标准?

5.5 良好的质量效益和品牌

广东有一家企业,苦练内功,历经三年取得华为认证,成为PCB合格供应商。华为许诺今年会下几亿元的PCB订单到这家企业。这应当是天大的好事,但这家企业掌门人说,今年最多取其两千万元的订单。我们不解,随后该企业老板说:双方要磨合,我们要继续深入摸透客户的产品质量要求,订单不能多接,要像绣花一样做好这个客户的产品,决不能做砸了。我很欣赏这个企业的思维和质量意识。

国内一批好的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中国PCB制造的核心问题是品质问题。只有把产品质量交货期搞好,企业有实力才能真正变强。拼价格、扩规模,比产量就是不比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的时代过去了。

在今年6月发布的“崇达上市招股说明书”中,保荐人对中国PCB行业已上市的10家100%做PCB的企业作了2014年度经营净利润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净利润平均值是5.4%,好的企业可以达到17.2%(崇达)、13.7%(依顿)、9.5%(胜宏),差的企业净利润率为-0.4%,1.9%。我们盼望,一个企业正常生存发展,并有能力做好产品研发,净利润应达到10%左右,好的企业达到约15%,这才是企业的良好效益。

好的质量效益应能体现良好的品牌形象上。未来3~5年,中国本土PCB企业会有多家进入到世界同行前30,会诞生出一批有口碑的在某一细分领域强大的企业品牌。例如,做PCB样品小批量会想到“兴森快捷”“崇达”,做金属基PCB会想到“景旺”,做高难度多层母板IC载板想到“深南”。未来,中国应能诞生多个“国家驰名商标”品牌。目前我们看到,生益科技覆铜板、承安western阳极铜球已获得这个荣誉。数年后,中国品牌例如数控钻床要像“日立钻机”,PCB专用化学品要像“安美特”、“罗门哈斯”,PI(聚酰亚胺)膜要像“杜邦”,阻焊油墨要像“太阳”那样响当当的有名气。

6 结语

本文议论的是中国PCB行业大和强的问题。站在全世界角度看,中国PCB行业是够大了,中国PCB在逐年变强,但中国PCB目前还不强。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大部分来自外资、产业结构高端印制板落后、PCB产业链差距仍大、持续创新能力弱”4个方面。同时,本文叙述了中国PCB行业算强的5个基本特征“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完整的行业产业链、持续的创新发展潜力、良好的质量效益和品牌”。

为摆脱中国PCB行业“大而不强”的困境,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来打造中国PCB制造新优势,用转型升级推动中国PCB迈向中高端。这个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清晰,方向明确,业界同仁们齐心合力,中国PCB行业变大变强定能实现。

[1]Prismark. The printed circuit report[R]. August 2014. Prismark. Electronics and PCB market review and outlook[R]. march 17,2015.

[2]Prismark. Expanding Chinese PCB industry and global market update[R]. July 17,2015.

[3]CPCA/Prismark. 2014年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发展情况报告[R]. 2015-08-07.

[4]CPCA. 第14届(2014)中国印制电路行业排行榜[N]. 印制电路信息报, 2015-06-08.

[5]Prismark. PCB market overview and 2015 outlook [R]. November 19,2014.

[6]王淑怡. PCB行业专利发展分析[C]. CPCA2015年秋季论坛论文.

[7]工研院产经中心. IC在板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C]. TPCA PCB产业市场评析系列. 2014-08.

[8]张家亮. 全球电路板市场的发展进入新常态——2014年全球电路板市场总结与未来发展预测[J].印制电路信息, 2015(05).

[9]HAGAO NAKAHARA. 2013全球百大排行与业界动态报道 翻译林定皓[C]. TPCA.PCB产业市场评析系列, 2014-08.

[10]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要升级摆脱大而不强的困境[N]. 经济日报, 2015-05-22.

[11]伍宏奎. FCCL市场分析与技术发展[C]. 山东菏泽第二届中国FCCL联谊会发言稿, 2015-05-22.

[12]深圳市崇达电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J].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06-29.

My opinion about “Chinese PCB industry is large but not strong”

LIANG Zhi-li

This paper compares Chinese PCB industry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PCB industries. It explains why we believe Chinese PCB is quite big; what have been improved for the last several years; what need to be continually improved; what are the criteria to classify as PCB industry as strong; and what Chinese PCB industry went through to strength itself. This paper also discuses 5 key characteristics to become a strong Chinese PCB industry: strong and solid industrial scal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lete integrated industrial chain; excellent of good quality management; consistent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PCB Industry; Become Bigger; Become Stronger

TN41

:A

1009-0096(2015)10-0005-05

猜你喜欢

印制板设备企业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调试新设备
基于模态分析的印制电路板抗振优化研究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一种适用于SMT通用工装的设计
中国印制板标准和国外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