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门子:制造也能“so easy”

2015-12-26

纺织机械 2015年1期
关键词:西门子成都工厂

外企访谈

西门子:制造也能“so easy”

本刊记者 墨 影

前不久,记者曾有幸参观了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SEWC 以下简称“西门子成都工厂”),这座外观并不显眼的建筑,竟是别有洞天的“高科技世外桃源”。在这里,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过程的高度数字化和互联,其智能化水平之高,着实让记者“不明觉厉”。

小王是西门子成都工厂PLC(可编程控制器)装配工位上的一名普通员工。尽管从事这份工作时间还不长,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压力。小王的工作台上有5个不同的零件盒,每个零件盒上都配有指示灯,当自助引导小车送来一款待装配的产品时,电脑显示屏上会出现它的信息,相应所需零件盒上的指示灯亮起,小王就知道该安装什么零件了。确认装配好的产品后,只需一个按钮,自动化的流水线收集好数据就会指挥小车走向下面的装配、检验、包装等更多环节。

“炫酷”数字化

如果说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那何为数字化?即每一件新产品都拥有自己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在研发、生产、物流的各个环节被不断丰富,实时保存在一个数据平台。生产工厂的运行也是基于这些数据基础,从研发到生产再到物流的无缝信息互联,让数字化更加透明、可控。

上述提到的产品,一个完整的生产环节,传统制造企业要通过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手去完成,而在西门子成都工厂的车间内,却看不见密集的流水线员工,大多数的工序都是自动完成的。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工厂自动化部纺机行业业务拓展经理孙广武介绍说,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类的大脑、视觉和手臂,不仅使人的工作变轻松了,更能确保生产各环节的可靠、灵活与高效。

要说西门子成都工厂给人留下的最直观的深刻印象,除流水线员工少之外,应该就是其精准有序的数字化物流系统了。像小王这样的装配线员工,在需要物料时都不必转身,只要点击工作台上的电脑显示屏,三四分钟后,所需物料就会准确地从车间物料中间库输出。在传统制造业中,员工看任务单、取料等环节都不再需要,在避免错误的同时,更提高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

这样的“自动交通”物料输送环节背后的支撑则是ERP、西门子MES系统SIMATIC IT 以及西门子仓库管理软件。那软件之外,又是怎样的条件满足了这样的数字化物流呢?孙广武介绍说,在物料中间库之外,西门子还有布局紧密的高货架立体仓库来储存更多物料,仓库通过两座升降梯与车间相连,有近三万个物料存放盒,物料的存取也不再用传统的叉车搬运,而是通过“堆取料机”数字定位的模式抓取,不必考虑叉车通过的距离,仓库设计也更加紧凑、合理。

西门子官网数据显示,通过数字化的工厂规划,可以减少至少30%的产品上市时间;通过优化规划质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13%,而新产品上市比例、设备生产效率、产品交付能力及运营利润等多个方面,数字化工厂的指标都远远高于传统制造业。

西门子成都工厂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过程的高度数字化。

“工业4.0”不再高大上

作为“工业4.0”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西门子认为数字化工厂是未来制造业的大势所趋,未来西门子的内部构架也将围绕“数字化工厂”这一核心做进一步调整。

“原来我们的角色定位可能只是一个供应商,但是现在大环境变了,竞争环境也变了,那我们要把角色放在哪里?”孙广武认为,当前低廉的劳动成本已经不再是中国制造的优势,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需要“斤斤计较”,最大化利用资源,将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为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制造企业还需要快速实现各个环节的灵活变动,将生产变得更加柔性。而“高效、柔性、快速”正是数字化为制造企业带来的最大变化。孙广武表示,其实,西门子成都工厂的出现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参考,西门子还可以利用其在数字化企业平台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经验,帮助他们实现向智能化生产的转型,向“工业4.0”迈进。

“坦诚来讲,仅仅靠提供一两个产品,对行业的提升帮助力度有限。”孙广武说,在“工业4.0”的概念中,硬件产品只能算是最底层的。西门子的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方案分为企业级、管理级、操作级、控制级、现场级等几个层次。“以我们的身体为例,硬件是我们的肢体,如何让肢体完成的动作更好,关键还是看神经的控制。”而西门子的优势就在于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制造业的“神经”,也就是自动化生产方案中企业级和管理级的内容,往更高层次延伸。

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创建了智能化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更符合越发强烈的定制化生产需求。

“定制化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呢?”

“说得具象一些,就像在京东买东西一样,只需要勾选我需要的模块就可以了。”孙广武相信,随着数字化工厂的日趋成熟,“工业4.0”完全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制造常态。当然,他也考虑到了当前的纺机行业同航空、汽车等行业相比,技术仍需积累,利润也较为淡薄,踏入“工业4.0”需要从个别技术水平较高的机型入手尝试。

孙广武表示,可能现在看来,“工业4.0”的概念与中国当期的制造水平仍有鸿沟,但是随着智能化生产的诉求越发强烈,技术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在朝着“工业4.0”靠近。经纬纺机的e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西门子,每个人都知道一句话“不能被短期利益所出卖”。西门子的眼光看的很远,不管是在战略上还是在产品上,一直都在不停创新。

作为西门子的一分子,孙广武也把更多精力投在了纺织行业的“智造”上,在他脑袋里正有一个设想,就是如何把国外的研究所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嫁接过来,为国内的纺织行业企业和国外有实力的研究所搭建一个平台,更好地帮助行业智能化升级。他还尝试寻求同下游纺织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个人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有波峰有波谷,但这个行业一定不会垮掉,所以在周期性的变化中,我们要有更多的信心坚守阵地,苦练内功。” 孙广武表示。

猜你喜欢

西门子成都工厂
基于西门子SMART系列PLC关于99套模具选择的实现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西门子重型燃机出海
成都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
西门子引领制造业的未来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