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四氟乙烯微粉-四丙氟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2015-12-26肖建斌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氟橡胶门尼微粉

黄 达 肖建斌

(1.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2.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浙江衢州324004)

氟化工

聚四氟乙烯微粉-四丙氟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黄 达1,2肖建斌1*

(1.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2.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浙江衢州324004)

为解决四丙氟橡胶高温抗撕裂性差、压缩永久变形大等缺陷,加入质量分数0~20%的辐照PTFE微粉(F-PTFE)或调聚PTFE微粉(T-PTFE)对四丙氟橡胶进行改性,研究了PTFE微粉的种类与加入量对硫化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T-PTFE相比F-PTFE,与四丙氟橡胶的界面相容性更好,能有效加快硫化速率,降低压缩永久变形率,提高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在质量分数10%的优化T-PTFE加入量下,可使四丙氟橡胶的常温撕裂强度从17.00 kN/m增加到22.83 kN/m,热撕裂强度从6.70 kN/m增加到8.78 kN/m,压缩永久变形减小从67.00%下降到47.01%,有效弥补了四丙氟橡胶的缺点。

四丙氟橡胶;PTFE微粉;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

四丙氟橡胶是四氟乙烯(TFE)和丙烯的共聚物,因其交替结构赋予聚合物主链高度的稳定性[1]。四丙氟橡胶具有一般氟橡胶不可比拟的耐碱性和耐硫化氢性能,够制成O型圈、密封件、软管、线缆等橡胶制品,是汽车、能源、化工和国防等尖端工业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2-4]。氟橡胶所谓的分类和型号主要是和氟橡胶的合成单体有关,分为二元和三元四丙氟橡胶[5]。二元的四丙氟橡胶硫化较困难,从四丙氟橡胶生胶的生产技术来看,需通过引入第3单体(硫化点单体)、辐照和热解改性等来改进,可以改善耐寒性和其他物性[6-12]。而上述缺陷有望通过加入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得到改良。PTFE微粉,又称低相对分子质量PTFE微粉,或PTFE超细粉,或PTFE蜡,微粉的使用范围、耐候性、耐化学药品性、滑动性、不粘性完全与高相对分子质量PTFE相同[1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加入质量分数0~20%的辐照裂解PTFE微粉(F-PTFE)或调聚PTFE微粉(T-PTFE)对四丙氟橡胶进行改性,并研究微粉种类与加入量对四丙氟橡胶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撕裂性能、压缩永久变形性能、耐低温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四丙氟橡胶,牌号AFLAS 150P;T-PTFE,平均粒径5 μm;F-PTFE,平均粒径3.5 μm,巨化集团技术中心;TiO2,K901;MgO、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BIPB)、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IC)和硬脂酸钠等,均为市售。

1.2 基本配方

以四丙氟橡胶计,基本配方为:硬脂酸钠、TiO2、MgO、TAIC、BIPB、PTFE微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10%、6%、4.2%、1.5%、1%~20%。

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双辊开炼机,XK-250型;密炼机,YS-3L-15型;平板硫化机,YM-C50T型;橡胶加工分析仪,PRESCOTT;拉力机,H10K型;电热鼓风干燥箱,UGF型;扫描电镜(SEM),SU8000型。

1.4 试样制备

混炼:四丙氟橡胶属自结晶型橡胶,生胶在开炼机上进行塑炼,依次加入硬脂酸钠、MgO、TiO2和微粉、硫化剂,混炼初期难包辊,要控制TiO2和PTFE微粉的加入量,少量多次加入,控制辊温在30~60℃,然后薄通、打三角包,下片,混炼时间15~30 min,下片后需停放24 h以上。

硫化:试样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一段硫化,硫化条件为160~170℃×t90;一段硫化好的试片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进行二段硫化,硫化条件为200℃×4 h。

1.5 性能测试

硫化性能:依据GB/T 16584—1996,测试条件为:硫化温度使用170℃,频率1.67 Hz,相变角度0.5°,测试时间为25 min[14]。

门尼黏度:依据GB/T 1232.1—2000,大转子,温度121℃,预热1 min,转子运转10 min[15]。

拉伸性能:依据GB/T 528—1998,试样为标准Ⅰ型哑铃形试样,测试拉伸速度为500 mm/min。测试拉伸强度、100%定伸应力及扯断伸长率[16]。

硬度:邵尔A型,依据GB/T 531—2008[17]。

撕裂性能:依据GB/T 529—1999,测试拉伸速度为500 mm/min[18]。

热撕裂性能:在拉力机夹具置于高低温烘箱中测试,测试温度为170℃,其他与撕裂性能相同。

压缩永久变形:依据GB/T 7759—1996测试,采用B型试样,压缩率选择25%,永久变形器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测试,测试条件200℃×70 h[19]。

SEM分析:采用SU8000型SEM观察混炼胶和硫化胶液氮脆断断面表面形貌,液氮表面喷金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PTFE微粉对门尼黏度的影响

在开炼机混炼的过程中发现,加入PTFE微粉后,胶料自粘性提高,包辊性变好,混炼效率提高,出片时,胶料表面更平整光洁。T-PTFE与F-PTFE门尼黏度对比测试结果见图1。

图1 T-PTFE与F-PTFE门尼黏度对比Fig1 The contrastofmooney viscosity between T-PTFEand F-PTFE

由图1可以知道,填充PTFE微粉后,胶料的门尼黏度都有所下降,2种PTFE微粉都具有改善加工性能的作用,门尼黏度从未添加时的80.13最大下降到约73,这可能是PTFE微粉的低表面能造成的。PTFE微粉具有自润滑性,在低填充量时,分散性最佳,增加了橡胶分子间的距离,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起到了类似“增塑”的效果。从四丙氟橡胶混炼加工的过程和门尼黏度的变化看,使用T-PTFE填充四丙氟橡胶时,此时包辊效果最好,吃料快,出片时胶料外观光洁,质量分数以5%~15%为佳。

2.2 PTFE微粉对硫化性能的影响

橡胶能顺利在日常中使用的性能是经过硫化获得的,利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硫化性能进行了分析。

橡胶的硫化过程大致分为3个部分,即诱导反应(焦烧期)、硫化反应、老化反应。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测得数据来看,ts2可间接认为胶料基本定型的时间;t10为第2焦烧时间,表示第2安全加工时间的判断位置;t90表示正硫化时间,也是优化硫化时间,而k=(ln 9)/(t90-t10)表示硫化速率常数。

图2对比了PTFE微粉填充量与ts2和t90的关系。

图2PTFE微粉填充量与ts2和t90的关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of PTFE powder content and ts2and t90

由图2可以知道,添加T-PTFE后随着微粉量的增加,其可操作时间降低,但是依然比使用FPTFE时要高。当使用普通F-PTFE微粉质量分数达到10%后,t90变大,可能是由于PTFE微粉分子链与TFE之间的润滑性所致,降低了诱导交联反应的活化能所以使诱导反应(焦烧)时间缩短,使正硫化时间延迟。

通过计算得到硫化反应速率常数见图3。

从图3可以知道,T-PTFE微粉添加在四丙橡胶中时,其反应的速率常数是随着微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反应速率常数均比F-PTFE要大,从未添加时的3.03×10-3增加到最高的3.41×10-3。说明T-PTFE微粉添加在四丙橡胶中不仅起到改善加工性能的作用,还能诱导硫化反应的开始。可以推断T-PTFE微粉添加到橡胶中时,能与四丙橡胶分子链有一定的相互作用。而F-PTFE添加至胶料中后,只是单纯的增加了橡胶分子的“距离”,起到一般增塑效果,而与橡胶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接枝或吸附作用较弱,因此T-PTFE微粉能有效降低硫化活化能,延长焦烧时间,缩短硫化时间,提高硫化速率。

2.3 PTFE微粉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共混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1中。

图3 反应速率与填充量的关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of reaction rate and filling quantity

图4 PTFE微粉对撕裂性能的影响Fig4 The influence of PTFE powder on thermal tear strength

表1 共混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Tab1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r of T/P-PTFE

从表1可以知道,2种微粉加入后都可以起到补强的作用。从拉伸强度看,T-PTFE微粉的补强效果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于T-PTFE比表面积更大,与四丙氟橡胶分子链相互作用力更强,从而与四丙氟橡胶有更好的界面相容性。但随着填充量的增加,微粉发生团聚形成缺陷,导致补强效果的下降。综合来看,T-PTFE微粉的使用对硬度的控制更有规律性,填充量在9%~12%为佳。

2.4 PTFE微粉对撕裂性能的影响

四丙氟橡胶热撕裂能力差,直接热开模时制品易碎裂,特别是制作精密及复杂制件时,良品率低,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加入补强填料进行改性,常温撕裂强度的大小变化与高温下的测试结果通常一致,见图4。

由图4可以知道,室温下撕裂强度与高温下热撕裂强度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PTFE微粉的使用,四丙氟橡胶的撕裂强度有所增加,其中T-PTFE填充后的撕裂强度更大,撕裂强度从未添加PTFE微粉时的17 kN/m增加到23 kN/m,热撕裂强度从未添加PTFE微粉时的6.7 kN/m增加到8.7 kN/m。实际硫化开模过程中发现,硫化试片不易撕裂。撕裂强度的增加可能原因是:

PTFE微粉受力后容易变形,形成类似片状的外形,加入后,当材料受外力作用时,能吸收一部分冲击,阻止裂纹的增加,起到补强的效果,而T-PTFE微粉能与橡胶分子链有相互作用,增加交联密度和界面强度,更有利于补强作用,所以T-PTFE微粉改善撕裂强度更好,填充质量分数以10%为佳。

2.5 PTFE微粉对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

表2所列的压缩永久变形反应了不同添加量的PTFE微粉对四丙氟橡胶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

表2 共混胶料的压缩永久形变Tab2 Compression set of T/P-PTFE

从表2可以知道,添加F-PTFE微粉加入后,对四丙氟橡胶的压缩永久变形影响不大,可见其只能作为普通填料填充。而加入T-PTFE微粉后,压缩永久变形减小,从67.00%下降到47.01%,可见TPTFE微粉能增加交联密度,增加回弹性。四丙氟橡胶属自结晶型橡胶,反应所需能量高,硫化点少,硫化反应形成的交联密度不够,T-PTFE微粉与四丙氟橡胶分子链有作用力,作为结合点,能增加交联密度,有利于改善压缩永久变形。随着填充量的增加,压缩永久变形值到达极限,可能是T-PTFE微粉发生团聚,有效的结合点不够,综合来看填充质量分数为9%~13%为佳。

2.6 PTFE微粉-四丙氟橡胶的SEM

对硫化后的四丙氟橡胶进行SEM测试,图5为添加质量分数5%的PTFE微粉前后的SEM照片。

图5 共混胶的SEM照片Fig5 SEM photographs of T/P-PTFE

从图5可以知道,添加PTFE微粉后,四丙氟橡胶基体中出现了大量白色无规则形状粒子。对比FPTFE填充和T-PTFE填充的SEM照片发现,相比而言T-PTFE团聚粒子更少,与橡胶分子结合更紧密,界面更模糊,印证了上文中的推测。

3 结论

研究通过四丙氟橡胶与不同种类与含量的PTFE微粉共混来改善四丙氟橡胶的热撕裂强度、加工性能及压缩永久变形等,主要结论如下:

1)使用辐照或调聚PTFE微粉都降低了四丙氟橡胶复合材料的门尼黏度,特别是当使用T-PTFE时,此时包辊效果最好,吃料快,出片时胶料外观光洁,添加质量分数以5%~15%为佳。

2)PTFE微粉的加入后,硫化反应速率常数变大,四丙氟橡胶在添加T-PTFE微粉后的反应速率常数均比添加F-PTFE微粉的要大,反应速率从3.03×10-3增加到最高3.41×10-3。从活化能上分析,T-PTFE微粉与橡胶分子链间有相互作用,降低硫化活化能,延长焦烧时间,缩短硫化时间,提高硫化速率。

3)添加PTFE微粉后,有利于提高四丙氟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T-PTFE微粉的改性效果更好。综合考虑优化添加质量分数为10%,在该添加量下,四丙氟橡胶的常温撕裂强度从17.00 kN/m增加到22.83 kN/m,热撕裂强度从6.70 kN/m增加到8.78 kN/m,实际硫化开模过程中,试片不易撕裂,压缩永久形变从67.00%下降到47.01%。

4)SEM照片证实T-PTFE与四丙氟橡胶的界面更模糊,结合更紧密。

[1]S Bowers.Improved processing fluorohydrocarbon elastomers [J].KGK,1997,50(9):518-529.

[2]蔡树名,梁星宇,蔡洪志.氟橡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李振环,班玉红,孔健.机械密封用橡胶材料的技术进展[J].特种橡胶制品,2009,30(1):60-65.

[4]Patrick Lederer,Stephen Bowers.New-generation Dupont Dow fluoroelastomers:Viton fluoroelastomer made with Advanced Polymer Architecture[J].Sealing Technology,2004, 3-5.

[5]S Bowers.Improved processing fluorohydrocarbon elastomers [J].K G K,1997,50(9):518-529.

[6]倪震宇,王绍勤.氟橡胶的市场、技术及应用[J].有机氟工业,2006(2):47-49.

[7]赵旭涛,刘大华.合成工业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090-1101.

[8]Wallace Raymond Brazen,Claymont,Charles Spencer Cleaver.Copolymers of tetrafluoroethylene and olefins curable to elastomers:US,3467635[P].1969-09-16.

[9]David Apotheker,Paul Joseph Krusic.Fluoropolymer containing a small amount of bromine-containing olefin units:US 4035565[P].1977-07-12.

[10]Yetsuya Uchina,Michio Hisasue,Hiroaki Kojima.Process for producing fluoroelastomer and crosslinked polymer thereof:US,4151342[P].1979-04-24.

[11]Rolf F Foerster,Lawrenceville.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copolymers and terpolymers of tetrafluoroethylene and propylen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US,3933773[P]. 1976-01-20.

[12]Jerald Rice Harrell,Wilmington,Vulcanzable fluoroelastomer: US,3859259[P].1975-01-07.

[13]Ferse Aua.Modifiziertes Feinpulver and polytetrafluorethylen [J].Plaste Kaut-sch,1982,29:458-465.

[14]GB/T 16584—1996橡胶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S].

[15]GB/T 1232.1—2000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S].

[16]GB/T 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S].

[17]GB/T 53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S].

[18]GB/T 529—199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S].

[19]GB/T 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S].

TQ333.93

A%10.3969/j.issn.1006-6829.2015.06.001

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2013C14005)

*通讯联系人。电子邮件:xiaojianbin@qust.edu.cn

2015-10-08

猜你喜欢

氟橡胶门尼微粉
基于GBW(E)130397d探讨标准物质的应用研究
丁腈橡胶门尼黏度测定的影响因素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丁苯橡胶门尼黏度标准物质复制的不确定度评定
S75级矿渣微粉工程应用的试验研究
设施蔬果植保解决新方案弥粉机+微粉药
钢渣和高炉渣微粉技术研究
异戊橡胶IR 70门尼粘度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评定
干摩擦条件下丁腈橡胶和氟橡胶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耐高温耐老化龟裂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