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说》教学设计

2015-12-26唐相艳

关键词:现代诗全诗幻灯片

唐相艳

(重庆市开县临江书院初级中学 重庆开县 405400)

《雨说》教学设计

唐相艳

(重庆市开县临江书院初级中学 重庆开县 405400)

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的ESA三要素(投入-Engage、学习-Study、运用-Activate)。哈默在此三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设计出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型,即直线型、反弹型、杂拼型。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例研究了ESA三要素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可行性,从而说明ESA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的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ESA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 应用

课 型:阅读探究课

教学目标:

1.多角度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通过想象体验诗歌情境。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写作手法。

4.掌握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现代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春雨一种灵动的生命,拥有特殊的韵味,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所以宜通过反复诵读:听读——朗读——析读——品读——说读这“五读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情感,并通过想象体验情境,从而掌握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起春雨,我们就会想起杜甫的名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同学们回忆一下这首诗中杜甫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也许同学们还记得《春夜喜雨》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笔下,春雨是怎样的温柔亲切、活泼而富有灵气。

板书: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二、激情诱趣,学习诗歌

(一)用心听读

板书:用心听读

出示幻灯片:走进语音室

1、放录音,学生听读,并勾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体会诗歌的感情。

(教师释疑:禁锢、寒浅、留滞、喧嚷、润如油膏、安息。)

(二)用情朗读

板书:用情朗读

出示幻灯片:来到宣泄厅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教师指导:语调:轻快、喜悦,情感:充满爱与欢乐)

2、互相评读,一人读,一人评,然后交换(任选其中两个小节即可)。

3、配乐朗读全诗(推荐一名学生朗读)。

(三)用智析读

板书:用智析读

出示幻灯片:畅游智慧湖

学生默读全诗,然后分组讨论、回答(可任选其中3题回答)

1、标题叫《雨说》,文中“雨”到底说了什么话?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说它来探访四月的大地,它来亲近大地上的孩子们并教他们勇敢地笑。这些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欢笑。)

2.不写第7、8两节中的“笑”行吗?

(不行,这是写作此诗的目的。诗人透过“雨”,教儿童们要勇敢地欢笑,乐观地面对人生。)

板书:笑对生活。

3.不写最后一小节行吗?

(诗人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童们,中国的长者们为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成长,他们愿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而这一小节恰恰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板书:付出一切

4.文章不用“雨说”这种形式行吗?

(应从修辞、写作手法、结构三个方面答。用了拟人的手法写“雨”,将春雨塑造成一位充满爱心的天使形象,全诗是“雨”直接对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儿童嘀嘀细语,这样写符合儿童心理,也使这首诗具有轻柔、喜悦、亲切的风格,充满童真童趣。“春雨”象征着一位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文中五次出现,为提示语,也是叙述者的情绪递进,同时照应文章题目。)

板书:爱的使者

(四)用思品读

板书:用思品读

出示幻灯片:走进趣味迷宫

任选一题回答。

1.你最喜欢哪几句诗、为什么?

2.你能提出一两个问题吗?

(五)用悟说读

板书:用悟说读

出示幻灯片:挥洒墨池边

读了这首诗,你有没有话要对“春雨”说呢?(请以“说雨”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散文诗或几句话,都行。)

三、教师小结,总结全文

四、联想迁移,适度作业

请根据《雨说》这首诗的内容发挥联想与想象,给诗歌画一组插图,并配上恰当的文字。

板书设计

《雨说》

备教手记

对初三学生来说,现代诗并不陌生了,但对于学现代诗应学些什么,怎样去学,学生心里没有底,认为学诗歌就是摇头晃脑地读读背背。其实,学诗歌要学懂也并非易事,也不只是读读背背那么简单,它需要把握三要素:明白诗意,领会感情,体验意境。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的方法呢?显然,传统的教学是行不通的。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标也强调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雨说》的教学设计中,我便借鉴了余映潮老师的“版块式”设计模式,将这一课的阅读活动设计为五大版块,层层深入地进行学习。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贯彻一个理念,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了三步跨越。“一个理念”就是体现“双主地位”,即体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引导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引导过程中,我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兴趣的培养,情感的调动。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团结协作,探究质疑。如在“用智析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分析讨论,任选三题回答,在“用思品读”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品读、自己发现问题等等。“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整个教学设计都围绕着“读”这条主线。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教学应在“读”的变换中去理解、感悟、体验、升华,离开了“读”便不是阅读教学了。《雨说》这首诗字面上无大碍,但要把握诗歌教学的三要素,就必须反复读,变换花样去读。

同时,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能力实现三步跨越:第一步是感知理解。这一步是让学生在“用心听读”、“用情朗读”的环节中,去感知内容、领会感情、理解诗意,培养学生感知、理解、领悟能力。第二步是探究释疑。即在“同智析读”环节中,老师质疑,学生去探究去释疑。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步是质疑发现。即在“用思品读”和“用悟说读”两个环节中,让学生去品评诗歌、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春雨”说话,这便是更高层面上的能力要求了。这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之,《雨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对新课标精神领悟的一次检阅。通过教学后学生的反馈,我以为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不但学得轻松,理解深刻,还学会了阅读现代诗的方法,可谓收获颇丰。

猜你喜欢

现代诗全诗幻灯片
水幕幻灯片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劝学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
专题·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