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蜜、粉与蜂关系的认识

2015-12-26沈育初

中国蜂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继箱蜜粉养蜂人

沈育初

(浙江新昌育德蜜蜂研究所,312500)

我对蜜、粉与蜂关系的认识

沈育初

(浙江新昌育德蜜蜂研究所,312500)

彻底认识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我用了40年的时间。前20年,逐步认识到进巢的蜜多(外界流蜜或喂饲),泌蜡多,育虫多。1992年读《蜜蜂生物学》,开始认识到这是蜜蜂生物学规律。2000~2006年,通过学习认识到蜂与蜜粉、温度的关系。2012年总结出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是蜜蜂饲养管理的基础。

一、初识蜜与蜂的关系

1968年,我成了下乡知青。1971年年初迫于生计,一边参加生产队劳动一边开始养蜂。当年没有渠道获得养蜂知识,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10月1日翻山越岭,把蜂挑到10 km外山区采白术花,师傅7日带我去看蜂,他边提脾边对我说:“养蜂靠蜜源,现在5~6成蜂,小幼虫浆水充足,封盖子脾饱满,若无白术花流蜜,再好的师傅也养不好蜂。”

1974年,同村代课教师陈先生跟我学养蜂,陈先生的王姓同学跟他学养蜂。9月中旬,苕条盛花但无蜜。我们用做米饭的铁锅熬麦芽糖浆喂蜂,框梁下有1~2横指的蜜,蜜粉压子圈,蜂群“气色”好。王姓同学说他的蜂不产子,“气色”很差,特来求教。我告诉他,3天内喂完,每张巢脾1斤糖,日后每日或隔日奖饲。王蜂友第2次来,说此法立竿见影。

1977~1994年春繁,我有11年在深山放蜂采柃(野桂花),当年大家都怕气温低,大雪封山严重伤蜂。嵊州只有我的蜂进山春繁。其中10年获得十分满意的效果,不但繁蜂快,日后采油菜蜜有后劲,2年还因蜜粉压子圈摇了一点蜜。而一些山区的养蜂人,因害怕深山气温低大雪封山而放弃家门口蜜粉源,到平原春繁。通过采柃认识到花粉与蜜对蜂同样重要。

二、混沌中遵循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

上世纪70年代初,春繁奖饲每群喂自制麦芽糖浆2~3 kg,那时,“清明(4月4~5日)继箱正当时”被立为标竿。蜂群夏衰,8月下旬停止产浆。于是撤继箱,断子治螨,开始繁殖越冬蜂,全年产浆期4.5个月。1978年以后,每年每人500 g糖票随白砂糖供应增加而自动取消,养蜂人喂糖量开始逐年增加。80年代初,由于喂糖量增加,夏衰消失。但10月初茶花开放,茶花烂子使群势迅速下降,10月中旬只好停浆撤继箱,产浆期延长到6个月。80年代中期,有人开始脱粉。由于春繁喂花粉,效果十分显著,后期脱粉、喂粉普遍采用;80年代末,加继箱提前;到90年代末,加继箱已提早到3月上旬;同时,7~8月高温缺粉期要喂粉,产浆期延长到11月下旬,达到8个月或以上。

喂糖量的逐年增加,养蜂人收入也随之增加。脱粉喂粉效果十分显著,长期困扰的茶花烂子因脱粉不治而愈,蜜蜂强群越冬。另外,花粉成为蜂场增收的一个重要项目。种种利益驱使养蜂人不自觉地开始遵循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

三、“石破天惊”粉与蜂的关系

80年代中期花粉高产的蜂群产量达8 kg,春繁喂粉开始,有人2月18日下浆框,产浆期提前一个月,当时对我来说是“石破天惊”。我地2月下旬平均气温在5~6℃,经常下雪并有冰冻,这会给产浆带来很多麻烦。现在大家在平均气温7~8℃的3月初开始产浆。多数地区也可参考这个温度来判断加继箱的早晚。

早春喂粉被普遍接受并推广,但夏季喂粉推广速度缓慢,究其原因是夏季高温缺粉期,早晨仍可见花粉进巢,脾上也有零星分布。人们对喂粉的认识出现分歧,少部分认为夏季长达50天,不少又是继箱生产群,耗粉量大不合算;多数人认为合算,能保持强群产浆到11月中下旬,保持强群越冬。90年代初,我地那些不肯喂蜜、粉的专业养蜂人,迫于经济压力,逐渐转行,很多人转行后收入远高于养蜂。现在继续养蜂的,春繁加越夏喂粉长达100~110天,都是喂得越多收入越高。

“无蜜则无蜂,无粉则无虫”,这话不错,粉是蜜蜂体内合成卵黄原蛋白的原料,它参与蜜蜂免疫机能的调节,对成年蜂的体质寿命关系极大。因此,夏季高温缺粉期一定要喂足花粉,有条件的蜂场应保持天然花粉占80%,添加豆粉不超20%;蜜蜂配合饲料因营养合理,远优于单一豆粉。

四、自觉遵循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渐认识到春繁喂糖多、泌蜡多、育虫多,到后期用赘蜡来判断春繁效果。但心中仍没有十足的底气,没有做过同场对比试验。1992年购买《蜜蜂生物学》一书,认真反复阅读1年后,我认为可以利用《蜜蜂生物学》中很多表与图中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我所需要的数据。10年间把这本书翻烂了。按书中表11(即表1)的数据,通过计算,直接反映出喂饲量与泌蜡量、育虫量的关系,有助于大家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表1 0.5kg重蜂群(幼蜂组成)在不同饲料量下泌蜡量和育虫数

对照书本与他人经验,不断回顾过往,反思自己的养蜂实践,是我近2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70年代,一个生产群全年喂自制麦芽糖浆5~8 kg。40年后,每个生产群喂白砂糖110 kg,喂糖量增加20倍。王浆产量从年产0.45 kg/群增加到现在15 kg/群,产浆量增加30多倍。事实证明:喂得越多,产的更多,而且每千克浆的耗糖量下降。

五、凭经验为什么也能高产

在上世纪50~70年代,绝大多数养蜂人只有小学文化,但他们当中也出了很多养蜂能手,他们确实是凭经验获得高产的。为什么只凭经验能获得高产?

蜜蜂生物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我们没有发现它,它也存在。虽然我们没有完全了解蜜蜂的生物学规律,但会不自觉地遵守规律,他们就是高产能手。洪德兴师傅是典型例子,他给养蜂人做蜂箱,从而走上养蜂道路。大家都说他蜂养得好,他的经验是富养蜂,要舍得喂,穷养蜂养不好蜂。

六、从追花夺蜜看蜜源植物流蜜的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南京郊县江浦定地养蜂8年,浙江兰溪张氏兄弟二人蜂场距我蜂场2~4 km,闲暇时常相聚,聊天、交流。兄弟二人都与我聊到同一件事:70年代末,同村一人拜他们为师,购蜂20群,与他们拼车同行转地放蜂,5个场地收成都不错,大家蜜足蜂壮,强群高产。收完蜜,这徒弟就帮众师傅收蜜,吸烟、喝酒、吹牛,从不认真管理自己的蜂群。有钱了,第二年再购20群,共40群外出。结果呢,第二年的第一个场地就绝收,他不肯喂,蜂一下子就垮了。这一年,他几乎是空箱转了一圈回来,养蜂生涯也就此结束。

这个追花夺蜜的普通实例说明,养好蜂收入高,根本无需养蜂人有多高的文化及掌握什么高深的养蜂技术。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家都认为转地放蜂收入高低决定于放蜂人的运气,即路线是否跑对、花期是否流蜜。大家在不断寻找运气,却鲜有人去探索,寻找为什么“蜜(包括粉)足必蜂壮”的原因和实现“蜜足蜂壮”的措施,不去把虚无飘渺的运气变成一份踏实。

措施很简单:当巢内蜜粉不足时,喂。但传统观念与习惯,“养蜂产蜜,有蜜靠天”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包括本人在内。喂,是大家无奈的选择,只有改被动为积极主动,你的养蜂技术才会更上一层楼。

七、为什么无人提出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提倡追花夺蜜,蜜粉源是养好蜂的基础。蜜粉源条件差,再有经验的养蜂人也难养好蜂;蜜粉源丰富,新手也常常高产。

《蜂群生物学》“泌蜡与造脾”一章第二节中“泌蜡与流蜜的关系”,塔兰诺夫介绍了1936年做的进蜜与泌蜡实验(表1)。但“泌蜡与流蜜的关系”是其实验重点,而流蜜量与育虫量只是“副产品”,根本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从现在看,进蜜与育虫的规律被无意“遗弃”。可以说,当年塔兰诺夫对流蜜量与育虫量的生物学规律的认识,同现在大部分人一样熟视无睹。国内学者引用他的资料多,“进蜜量与育虫量的关系”也都没有列入“蜂群的生长”相关章节。只有把“进蜜量与育虫量的关系”作为蜜蜂生物学规律,正确列入到“蜂群的生长”,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我引用70多年前的资料来说明蜜与蜂的生物学规律,实属无奈。真诚希望有人深入研究蜜蜂饲养管理的基础——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得出最新资料去指导生产。

八、蜜粉与蜂的生物规律是蜂花协同进化的结果

2000年,龚一飞先生赠送著述《蜜蜂分类与进化》及蜂学教材,我看后眼界开阔。逐渐认识到只有追根溯源,从蜜蜂千万年的进化入手,才能做到疏而不漏,把蜜蜂生物学规律及基础搞清楚,还蜜蜂生物学规律本来面目——蜜粉与蜂生物学规律。

《蜜饲养管理学》80页写道:通过长期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不断地进化,蜂群一年中的消长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蜜粉源和气候等变化规律协调一致。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温暖时,蜂王大量产卵,工蜂积极哺育,群势快速增长;而当外界蜜粉枯竭,天气寒冷或酷热时,工蜂减少对蜂王的饲喂,群势开始下降。

2006年,我总结出养好蜂的基础是掌握好蜂与蜜粉、蜂与温度关系,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九、从蜜蜂生存条件看蜜粉是养好蜂的基础

从蜜蜂的生存条件看,蜂巢、蜜粉源、温湿度、光照、水、空气等缺一不可。但对养蜂人来说,蜜粉是最重要的。蜜为蜂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粉为蜂提供蛋白质与维生素等不必可少的物质。大家都说:无蜜则无蜂,无粉则无虫。

我地7~8月平均气温28~29℃,最高气温常在38℃,也有40℃以上的天气。从70年代末代开始,通过夏季喂糖,到90年代初夏季喂粉开始普及,使蜂群全年保持强群,蜂场收入也大幅提高。利益使养蜂人从过去高温(伤热)导致夏衰,彻底转变为夏季缺乏蜜粉导致夏衰,认识到蜜粉比温度更重要。

十、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应用于生产

1999年,我应邀去山东参加养蜂培训班,在交流如何常年保持强群时,大家都说很不容易。不少山东蜂友让我介绍王浆高产经验,我说很简单:一是蜂种,二是常年保持强群。常年保持强群的法宝就是,当巢内蜜粉不足时一定要舍得喂。生产群内所有贮粉加起来在1/2脾时就应开喂花粉,不足1/4脾则非喂不可了;浆条台口颜色加深,应增加饲喂糖量,让台口一直保持发白;蜜型王也一样,巢内应保持有赘蜡。那时我只知蜜粉充足是常年保持强群、王浆高产的法宝。我虽天天与蜂打交道,主要靠喂蜜粉获连年高产,总结出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是蜜蜂饲养管理的基础这一养蜂理念却整整用了40年。

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弄月嘲蜂”孙先生,为人谦虚、好客,大家很快成为网友。2012年4月,孙先生开始庭院业余养蜂,把“蜜足蜂壮”见诸实践。因只能周末来蜂场,他干脆在保持蜂群蜜足的同时,全年(除越冬期外)巢内饲喂人工代用花粉。2013年春,他开繁群势达到7~8脾,通过饲喂代用花粉,荆条花期前20天时间,双王繁殖采集蜂,三箱体单王采荆条,16群蜂年取蜜2吨多,群均收成熟蜜130 kg(其中柳树、苹果、剌槐等收成熟蜜46 kg/群,荆条84kg/群),实现强群夺高产,而附近定地、转地蜂场群均取蜜30 kg。2013年冬,孙先生强群双箱体越冬,2014年2月底双箱体10脾开繁,4月上旬加第2个继箱成三箱体。从2013年秋繁开始,北京延庆蜂友刘先生、内蒙赤峰蜂友刘先生完全照搬孙先生的方法,2014年他们均维持超强群势。这些都是应用蜜粉与蜂的生物学规律是蜜蜂饲养管理的基础的典型北方实例。

猜你喜欢

继箱蜜粉养蜂人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养蜂人的故事
养蜂有感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人和他的蜂
谈全场换蜂王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续)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养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