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县域万村蝶变《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解读

2015-12-26车文斌

当代县域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行政村新村民居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四川县域万村蝶变《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解读

本刊记者 车文斌

数读

2013年以来,四川累计完成各类新村建设8317个,其中新建新村聚居点3822个,旧村落改造提升4495个;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971个。

路径

●聚散相宜,大分散、小集中

以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为基本形式,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突出完善基础设施、民居功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整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使农民群众受益面快速扩大。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农村文化传承融入了新村建设全过程,加强对农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加强对传统村落、老宅旧院、古树名木的甄别鉴定和保护修缮,加强对农村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天下寒士俱欢颜

统筹推进巴山新居、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三大板块”新村建设和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让农村贫困户、无房户、住房困难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确保全覆盖,不落下一户。

2015年,四川县域基石作用将进一步夯实,作为实现“两个跨越”的重点之一,农村的小康进程已进入攻坚阶段。2015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川建成3万个幸福美丽新村,占行政村80%以上,全省农村基本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县域的小康,县域作为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基石的作用便无从发挥。因而,从2013年开始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事关四川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方案的提出并实施,四川将掀起万村建设的热潮,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也将加速推进。

马边县城新貌 图/本石巫果

大红灯笼高高挂 图//侯承志

四个阶段目标

到2014年年底,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500个,覆盖25%左右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

到2015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个,覆盖40%左右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县。

到2017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5万个,覆盖60%左右的行政村,基本覆盖平原、丘陵和盆周山区的乡镇。

到2020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万个,力争突破3.5万个,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

建筑风格多样的乡村民居

新村综合体一角 图//尧培林

六大核心指标

《方案》以行政村为单位,制定出评价幸福美丽新村的六大核心指标。而最基本的建设目标就是:“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四大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1万元;

产业:有1至2个优势特色产业,农民主导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住房: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住房建设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实现人人住有所居、住得安全;

服务: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达到300平方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达100%;

环境:农村院落整治面达到100%,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活动:每年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4次以上,群众参与面达到80%。

实施五大行动

扶贫解困行动。把扶贫解困作为首要任务,把解决贫困群众住房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新村建设。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分期分批解决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基本住房问题。

产业提升行动。调整产业结构,创新生产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地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推动现代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等成为重点。

环境整治行动。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全面开展农村院落整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庄、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文明乡村。

文化传承行动。将开展传统村庄院落民居甄别鉴定,按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保护修缮,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打造一批传统文化村落。

猜你喜欢

行政村新村民居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