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迁移理论 提高历史材料解析能力

2015-12-26陈益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1期
关键词:知识迁移

陈益珍

【内容摘要】针对历史教学中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不高的现象,将迁移理论运用于历史教学;通过“构建历史知识结构、转化历史问题情境、多样化历史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迁移 历史材料 解析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要求体现在学业考试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能力立意和综合立意”命题的“材料解析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常能听到学生发出“材料解析题最难”的感慨;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解析史料时遗憾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解题效果。针对这种现象,在历史教学中我尝试着将“知识迁移理论”运用于历史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生活中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迁移的典型的表现形式。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通过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解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一、构建认知结构——让迁移获得“源头活水”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提出著名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强调: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这一观点,在新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前提在于学生是否拥有与该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认知结构。

1.建立网络知识结构是提高解析能力的前提

研究表明,孤立、零散的知识点不利于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课的知识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树状、图示等灵活多样的创新方式,把历史知识加以简化,建立系统完整、又提纲挈领的认知结构图,为知识的迁移,为材料的解析提供“源头活水”。

例如:在世界近代史中的“俄、日改革专题”,是材料解析常涉及的知识点,出题的方式灵活而多变。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以“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为横向联系;“改革背景、目的、领导者、内容、性质、影响”为纵向联系,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将本课所有的基础知识囊括其中。在实践中,不论学生遇到怎样的问题情境,都可以将新问题纳入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顺利进行解析。

2.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解析能力的基础

奥苏泊尔的研究实践证明,学生拥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熟练,越有利于新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提高学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还要根据记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学生通过巧用课前、课后两分钟复习时间、课堂知识竞赛、自主梳理等方式,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灵活而牢固地掌握它们,才能在分析“纷繁复杂”的史料时“抽丝剥茧”,提炼出核心信息。在解答问题时“切中关键点”将答案“信手拈来”。

二、转化问题的情境——为迁移“搭建桥梁”

建立认知结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知结构,在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新的历史问题情境之间架起桥梁,建立联系,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1.转化问题的情境,纳入原知识结构

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提出的方式与原有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变换问题的表达方式,使新问题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材料:过去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提问:“这则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问,无法直接在教科书中找到答案,但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本题的问题情境,如“日本什么历史事件后开始推行‘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通过转换,就将这一新问题链接到原认知结构“明治维新”的内容中,从而顺利解题。

2.寻找“新问、旧知”的共同点,链接原知识结构

美国桑代克曾提出著名的“相同要素迁移理论”,即只要两种学习材料具有相同的要素,就能产生知识的迁移,如“触类旁通”的现象。根据这一理论,学生在解析历史材料时,遇到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经验无法直接解析新的历史问题时,就要引导学生寻找“新问”与“旧知”的共同要素,将新问题类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三、多样化的“解析”训练——使迁移“熟能生巧”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构建知识结构。“旧知”与“新问”之间也具有相似性,但解析史料的能力仍旧不理想。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迁移的意识和方法。知识迁移作为一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习得的一种经验与能力。因此,多样化的“解析”训练,是提高史料解析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

因此,我在新课教学时,引入相关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析历史史料的能力。在复习课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分析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材料解析题时“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知识迁移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初中化学图形分析题型解题思路研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
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迁移策略
把握考试真实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