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100例的疗效观察

2015-12-25杨小文梁启善肖立罡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指骨粉碎性手部

杨小文 梁启善 肖立罡

(广东省深圳市华侨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深圳市 518111)

手部掌指骨的粉碎性骨折以及关节内骨折等复杂性的骨折,治疗较困难,传统治疗手段采用克氏针将其进行内固定,往往出现内固定不稳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必须对其进行超关节固定,对手部功能的恢复造成影响[1]。我院采用微创固定手术治疗手部骨折100例,并评估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中近节指骨骨折83例;掌骨骨折56例;腕骨骨折61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5.4±3.1)岁。致伤原因:被重物压砸伤28例,车祸伤32例,机器绞伤24例,击打受伤1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46例,闭合性损伤54例。对照组100例,其中男83例,女17例,年龄19~59岁,平均(36.2±5.3)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27例,车祸伤33例,机器绞伤23例,击打受伤17例;开放性损伤48例,闭合性损伤5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利用克氏针及石膏对骨折进行固定。在消毒之后,将2枚克氏针打入骨折处,同时运用X线对其骨折的复合进行引导。复合之后,利用无菌的敷料进行覆盖,并在外部打上石膏[2]。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麻醉,清理开放性骨折的伤口,行骨复位,进行固定,以免出现错位与偏移;对于闭合性骨折,用手指触摸骨折部位,行牵引复位。对骨折部位使用微创技术进行切口,运用国产钛合金钢板螺钉对手骨进行固定;如果手部骨折部位是在掌指骨的基底或者头部,属于关节内骨折,小切口切开关节囊,将骨折复位,保证关节面的清洁以及光滑,固定骨折部位,可以选用的固定材料为螺钉或者T型钢板等[3]。若为粉碎性骨折,则对骨折块的供血进行保障,用螺钉将碎骨进行固定,用钢板定型,避免其骨折部位发生错位。

1.3 术后的康复训练 (1)心理康复: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增强患者心理接受度,培养其康复训练的自觉性;(2)功能康复:在肌腱愈合期,腕关节屈曲30°,利用石膏制动1 d,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运动。术后4~5周去除石膏,遵医嘱行患指轻度活动,5~6次/d,每次时间需持续在10 min左右。术后2个月将康复训练由被动转为主动,利用日常生活动作锻炼手指的灵活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锻炼强度。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率、手指屈伸范围及手部骨折愈合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短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15周内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短期骨折愈合率比较 [n(%)]

2.2 骨折愈合后患者屈伸范围对比 观察组手部屈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706,P <0.001)。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手部屈伸范围对比 (n)

2.3 随访结果 两组均随访1年,对照组14例(14.0%)出现手部旋转畸形,而观察组未出现畸形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54,P <0.05)。

3 讨论

使用微型钢板螺钉对手部骨折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固定骨折部位,对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手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显著的作用[5]。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开放性骨折缺损、掌指骨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等手部的复杂骨折。传统固定方法主要利用石膏或克氏针进行固定,一般关节的固定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常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手部握力下降、手部关节畸形与僵硬等。对于掌指骨粉碎性骨折的处理,传统方法难以做到对骨折部位的有效固定[6]。微型钢板螺钉则可以对掌指粉碎性骨折进行有效固定,有助于关节的复位,同时这种固定方法比较稳定,不需要再进行外部固定。对于合并骨质发生缺损的情况,使用微型钢板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可将指骨支撑起来,保持它的长度,达到完美复位[7]。对于关节部位的内粉碎性骨折,所选用的钢板螺钉应该是L型或者T型,长度不应该超过关节部位,同时固定破碎的骨块,避免发生骨折对合。

微型钢板螺钉属微创手术的一个典型用法,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然而,目前在手部骨折的治疗上应用比较少,应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的手术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手部的关节较多,对其进行骨折的复位时,必须要利用术中手术对复位运动进行牵引,运用软组织,通过挤压达到复位。尽量避免将软组织剥离,直接对折块固定的简单粗暴的方法,降低手指损伤的严重性[8]。②钢板的插入必须要结合切口的处理技术。在对骨折进行复位之后,运用两端小切口的切入方法,将钢板进行插入,从而降低骨组织的外露,减少骨折端的出血率。③骨折处的骨段有许多种形态,应该对准备插入的钢管进行充分的塑性,保证其对骨段形状的适应性。④在切口处,将螺钉固定在内部,应该保证其成功率,并避免发生松动的状况。

术后,患者应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微型钢板的薄弱以及缺失螺钉的锁定等情况,要求康复训练谨慎[9]。因此,患者必须在手术者指导下需进行康复训练,要始终坚持适当原则,根据恢复状况进行锻炼强度的调整,以期为手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

[1] 孙荣涛,任孝燕,李 萍,等.微型外固定架联合低温热塑支具治疗掌骨干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6):569-571.

[2] 胡宏伟,卓树涛,潘银华.弹性髓内针和微型钢板治疗A型掌骨骨折疗效的对比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8):759 -761.

[3] 张 斌,戴 闽,唐亚敏,等.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12):1453 -1456.

[4] 秦泗河.微创骨科的发展方向[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92 -93.

[5] 王昌俊,郑 欣,邱旭升,等.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物理学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0):898-901.

[6] 张海波,李 勇,蔡友芳.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跖骨基底部不稳定骨折合并跖跗关节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6):559 -562.

[7] 陈 丰,汪 阳.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轴向压缩的桡骨远端骨折[J].重庆医学,2012,41(34):3601 -3602.

[8] 张 波,阚世廉,韩 力.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35 例[J].天津医药,2012,40(3):295 -296.

[9] 张馨月,廖勇梅,杜 宇,等.骨折固定术后接触性皮炎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11):1195.

猜你喜欢

指骨粉碎性手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指骨基底髁角的临床意义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微型钢板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