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以“绿色”论英雄—从首个“绿色发展报告”看中国石油在调结构谋求绿色发展中的贡献

2015-12-24牟雪江

中国石油企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油品天然气升级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当以“绿色”论英雄—从首个“绿色发展报告”看中国石油在调结构谋求绿色发展中的贡献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6月,北京出现了多个阳光明媚,上空蓝天如洗,朵朵白云荡漾的好天气。一张张随手一拍便是美景的照片在网络上传播……在“APEC蓝”之后,北京的蓝天再次成为网络热点话题。据新浪网统计,截至11日21时,新浪微博上关于“北京蓝”话题的阅读量累计达到423.2万人次;在微信“朋友圈”中,各种“晒蓝天”的照片,也呈现“刷屏”之势。

北京,蓝天如洗,朵朵白云荡漾。莫北/图

谁给北京带来了这么美的“蓝天”?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方力说,近期出现“北京蓝”得益于三方面:首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气环境治理是重要内容,前两年的一些减排工程,效果初显;其次,得益于“邻居”河北与天津的治理;第三,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像北边的内蒙古草原,周边地区空气质量都比较好,排放源也少,偏北的气流一边带来了这些‘上游’地区的清洁空气,一边促进北京本地的污染物扩散稀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徐晓斌说。

记得去年媒体在总结“APEC蓝”经验时,有媒体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北京的天气,如今很有可能成为相关行业甚至整体工业运行情况的影响因子。”

环保部门表示,北京市各项减排措施正在大力推进。城6区基本无燃煤锅炉,规模最大的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80蒸吨燃煤锅炉已拆除,远郊区县2700项燃煤锅炉改造任务已有273台、2397蒸吨进入施工改造阶段;老旧机动车淘汰数量累计达14.46万辆,已完成年度任务的72%;全市共退出119家工业污染企业;新能源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首批由车企主导建设的8处61个公共充电设施投入运营。

事实上,6月的“北京蓝”正是去年“APEC蓝”的实践。人们对湛蓝天空和良好空气质量的向往已经转为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治理污染的行动。这一点,我们在第4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前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的绿色发展报告中也看到了,作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中国石油正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专家指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能源的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求能源行业成为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这成为能源企业面临的更严格和更迫切的现实挑战。

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课题。从主要能源来看,前几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开发了煤炭、石油等“黑色能源”,并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绿色工业革命则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将从根本上促使能源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因此,“大力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大力提高能效,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减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源头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能源公司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绿色发展报告”揭示企业发展理念

首份“绿色发展报告”,展现了中国石油作为以生产化石能源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绿色发展转型的思考与努力。中国石油新闻发言人曲广学表示,中国石油将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低碳技术和制度创新,追求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更清洁和更优质的绿色能源。

正如6月2日在《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人所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份报告是中国石油首次对近年来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一份工作小结。中国石油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带动相关产业进步、为百姓生活提供能源保障和优质服务的同时,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来,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任务,也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主选择。

中国石油是较早提出“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的企业。2004年,又把“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确定为企业宗旨。其中,与环境和谐是题中应有之意。

众所周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严峻形势甚至成为人类安危生存的一大挑战。改善环境是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源”。让“绿色转型”为发展添动力,理念转变、改革创新、制度保障都是关键。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长宣/图

一直以来,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能源供应企业,中国石油始终在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全力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国石油,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在《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报告》中我们看到, 近年来,中国石油始终坚持“以绿色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理念。“以绿色的方式”,在生产的全流程中突出节能、环保、减排,用最低的消耗最少的排放,实现最小的环境扰动,实现环境友好型企业;以“清洁能源的追求”,大力发展包括天然气在内的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油品质量升级,积极探索生物燃料等新能源。

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石油把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作为提升公司价值和形象的战略性工程。坚持“以绿色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制定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完善了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HSE管理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同时,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石油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形成安全环保长效机制,推动中国石油绿色发展上水平、上档次。

经过“十二五”的发展,中国石油的天然气、油品等清洁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有了较快增长,安全环保整体实现从严格监管向自主管理的跨越,达到了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先进水平,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其中,《中国石油2014年环境保护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石油2014年在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全面加强环保责任体系建设,学习贯彻国家新《环境保护法》,积极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稳步推进生产全过程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加大环境敏感区生态修复力度,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中国石油油品质量升级报告》公布了中国石油油品质量升级路线图,指出,为满足2016年东部地区11个省市供应国Ⅴ车用汽柴油要求,中国石油将在现有国Ⅴ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在9个企业实施10项国Ⅴ质量升级项目,到2015年年底以前,13家企业具备生产国Ⅴ车用汽柴油的能力;为满足国家提前于2017年在全国实施国Ⅴ车用油品和国Ⅳ普柴、2018年国Ⅴ普柴升级的要求,2016年中国石油将继续实施升级改造项目22项,到2016年年底,汽、柴油将全部达到国Ⅴ标准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发展与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报告》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业务在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完善供应体系、促进结构优化和支撑绿色发展的业务发展目标和愿景,以及相关具体措施。

大力发展天然气致力清洁能源开发

据了解,在当今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化石能源依然是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的低碳清洁能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注生态问题和追求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行动。特别是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清洁的天然气被认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能源保证。

国际天然气联盟主席杰罗姆·费里埃说:我们深信,天然气是唯一能和可再生能源并肩携手、实现能源由高碳向低碳过渡的燃料。

有数据显示,去年就在国际油价腰斩的时候,IEA发布中期报告依旧看好天然气,预测到2040年天然气的份额将超越煤炭、仅次于石油。在此期间,天然气将是化石能源中唯一份额不断扩大的能源,世界天然气消费将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并且主要由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拉动。

据国际天然气联盟的预测,2020年后,中国将成为能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政府寻求以天然气替代煤炭能源,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超过现有水平的3倍。到 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水平将超过欧盟。中国推进煤改气进程治理雾霾等问题的实践,如同一个窗口,向世界很好地展示了天然气清洁高效的优势。

快速增加的天然气消费量背后,是国内清洁发展的强烈需求。尽管目前国内新能源异军突起,但因为自身瓶颈及产业成长周期等问题,远水难解近渴。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较煤低43%、比石油低28%,PM2.5可减少90%以上,是能源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

俗话说,善观大势谋大事。作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加快发展天然气,观的就是国内能源安全的大势。

中国石油把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作为一项战略性和成长性工程,持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天然气骨干管网和设施建设,拓展天然气进口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体系。2014年,中国石油国内生产天然气954.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加上通过管道、LNG等形式进口的天然气,中国石油全年供应社会天然气总量达到1195亿立方米,增长8.1%。

特别是在天然气管网建设方面,中国石油建立了资源多元、运行高效的天然气立体化供应体系,大大提升资源调配效率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随着西气东输三线西段、陕京三线良乡—西沙屯段天然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的建成投产,截至2014年底,中国石油运营天然气管道长度达到5.1万千米,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建成10座储气库(群)以及3个沿海LNG接收站。

差别化模式是指根据购房面积提供全额住房公积金贷款和组合贷款,目的是解决职工基本住房需求。以湖南益阳为例,该市自2014年1月起开始实施差别化贷款政策,如购房者为解决基本需求购买面积在120 m2(非中心城区130 m2)以下住房的,由公积金中心提供全额贷款。如超出该面积,由公积金中心联合指定商业银行为购房者提供组合贷款,双方出资比例为1∶1,总额度不超过70万元,贷款利率分别执行公积金和商业银行各自标准。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渐减少,中国石油加大了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目前中国石油致密气产量已占到公司天然气产量的28%;2014年组建了国家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建立了四川长宁—威远和云南昭通两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中国石油中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取得大的突破,2014年在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山西保德北部5亿立方米煤层气开发产能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保德北部示范区已具备年产3.6亿立方米生产能力,成为中国首个中低煤阶煤层气开发示范基地。

可以说,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造就今天中国石油的大“气”初成。

加大投入致力油品质量升级

在雾霾的压力下,油品升级的脚步需要不断加快。

成品油检验。莫北/图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确定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和企业技术升级。会议明确,2016年1月起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全境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将全国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提前至2017年1月;同时增加高标准普通柴油供应。

油品升级关乎整个油品市场的运行脉络,该消息的落地顿时引起了能源行业的轩然大波。专家表示,油品质量的提高将大大减少汽车尾气对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对大气治理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舆论普遍承认,加快我国油品清洁化步伐,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紧迫要求,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巨头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我国的油品升级路程经历了13年。13年来,消费者看到的是从I到V一个符号的改变,看不到的是在这背后,炼油企业装置、配套设施改造、脱硫环保新技术的研发、不同区域升级油品供应协调的庞杂系统工程。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千方百计解决资金、技术及成本上涨等难题,坚定地在我国油品质量升级之路上跑步前进。

为进一步节省升级时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打破常规项目建设程序,优化组织运行方式,依靠自主创新提高炼化业务核心竞争力,一方面由石化院牵头研发清洁油品生产技术,一方面在新建加氢等装置推广自主技术,既加快了中国石油生产清洁油品的进度,又保障了国内低成本、高质量油品的供应。

油品升级也是企业科技水平的较量。值得一说的是,为提供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中国石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通过自主研发形成的以DSO、GDS、PHF技术为代表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体系,不仅缩短了装置建设周期、减少了项目投资,实现了可灵活切换生产国Ⅳ和国Ⅴ车用汽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支出,而且以其先进高效的脱硫性能,为国Ⅳ汽柴油质量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自主开发国Ⅴ标准清洁柴油生产系列技术,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本轮柴油质量升级的首选主体技术。

从去年10月开始,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逐步切换为国Ⅳ柴油生产方案,成品油管道和销售企业“顺序置换”,历时3个月,于去年年底前完成管网柴油置换,涉及管网里程近6800公里,管存油品逾130万立方米,沿线油库总库容超过200万立方米。

2014年,中国石油国Ⅳ汽油生产技术重大推广应用专项通过验收,中国石油采用自有技术的汽油质量升级装置总处理能力为每年1100万吨,占同类装置能力的54.4%,为汽油升级“国产化、自主化、替代化”做出新贡献。

中国石油的汽柴油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6亿吨。其中,汽油加工能力为5000万吨/年,全部达到国Ⅳ标准,15%达到国Ⅴ标准。柴油加工能力为9000万吨/年,车用柴油全部具备国Ⅳ、部分具备国Ⅴ标准的生产能力,普通柴油已基本达到硫含量50mg/kg标准。

在《中国石油绿色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宣布计划实施升级改造项目32项,以实现所有汽柴油都达到国Ⅴ标准要求。按照国家油品质量升级的新要求,作为国内清洁油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中国石油集团将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步伐。为满足2016年东部地区11个省市供应国Ⅴ汽柴油的要求,中国石油将在现有国Ⅴ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华北石化、广西石化、锦州石化等9个企业的10项国Ⅴ质量升级项目,到2015年底以前,所属大部分企业具备生产国Ⅴ汽柴油的能力。为满足国家提前于2017年全国实施国Ⅴ车用油品和国Ⅳ普柴、2018年国Ⅴ普柴升级的要求,2016年中国石油将继续实施升级改造项目22项。到2016年底,中国石油集团的汽、柴油将全部达到国Ⅴ标准要求。

不能不说,正是在国企的全力担当下,我国油品质量升级速度逐步加快,用10年左右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近20年走过的升级道路。而标准每升一级,污染减少30%。油品升级在环保方面的成效,北京的例子最明显不过。6月的“北京蓝”让人们看到“蓝天梦”正离北京越来越近,环保部门介绍,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其中,PM2.5累计浓度为8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累计浓度分别为20.5、52.1和116.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2.7%、14.7%和14.0%。空气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10天。

也不能不说,中国当前正面临着的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针,也要求能源行业成为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这为能源企业提出了更高远、更严格、更迫切的要求。我们在中国石油首次发布的“绿色发展报告”看到,中国石油对近年来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工作小结,绿色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石油的业务格局上,中国石油已经把“绿色”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猜你喜欢

油品天然气升级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SP/GF-6规格分析及油品性能要求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智能化油品分析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