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12-24牛秋霞

文教资料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农村小学现状

牛秋霞

摘    要: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目前农村小学普遍不重视口语交际,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落实口语交际教学,使得口语交际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口语交际教学    现状    对策

口语交际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具体交际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听说互动的教学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能力是与人沟通交流必备的能力,也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农村小学教育从一年级就开设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努力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研究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对当前农村教学问题有实践意义。

一、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环境问题。

我国农村较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因而农村小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农村,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大自然中的万物,偏远山区的学生没有见过电脑、电话、多媒体、高速公路、高楼等,书本上外面的世界就是他们心目中外面的世界,没有多余的课外书,没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农村学生所经历的事情较少,见识也较少。农村学校硬件设备落后,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几个破教室、破桌椅就组成了一个学校。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设备、教学环境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口语交际需要听话、说话交际的氛围、情境及道具都相当缺乏,加之农村学生交际圈狭窄、见识较少等都影响了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自身问题。

农村教师多数可以称得上是老龄教师,现今一些老师可以说教过一家两代人,工作时间较长,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缺少工作热情。时代在变,学生也在变,可这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未曾改变,对于口语交际这一新版块的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由于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匮乏,农村教师一般都是“全能型”,语、数、外、音、体、美都得上,繁重的教学课程使得农村教师无暇顾及口语交际教学。

(三)学生生活环境问题。

农村学生由于平常接触的人比较少,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胆怯、腼腆,面对陌生人时,却不敢于开口。比如一些农村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不利于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小学阶段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相比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也非常重要,儿童需要父母的关爱。农村小学生缺少应有的交流对象,加之不太爱说话,口语交际教学开展困难重重。

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教师提高口语交际素养。

口语交际素养是对传统的听说教学的深化,它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即时口语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交际双方一般是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教师不仅是一名指导者,而且是一名参与者,根据教育中的“心理同构律”,即在教育者寄希望于被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教育者都应先于被受教育者而具备。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口语交际素养,不仅要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而且要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课堂教学用语,教师要为学生口语交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例如,一些教师在评价学生优秀时,一般都是“好”“很好”“非常好”,慢慢的学生对好的概念就变得非常模糊。“好”与“不好”等简单的教师评价用语足以说明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提高教师口语交际素养,就需要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用语方面积累与丰富训练学习,自觉注意教学用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例如,某某教师正在讲生字“呆”,学生组词为“发呆”,这时教师发现一位学生目光呆滞,上课走神了,教师马上说:“同学们,我们请某某同学为我们表演发呆的神情。”该同学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站起来,老师为其再次重复题目,表演结束,同学们为这栩栩如生的表演报以掌声,老师接着说:“谢谢某某的表演,上课我们应该专心听讲,不要发呆。”该学生心领神会,接下来都在认真听课,教师巧妙的评价,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提高自身师德修养,规范教师用语,教师用语言魅力感染学生。

(二)教师精心准备,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对于每一堂口语交际课教师都必须认真做好准备,了解学生的特点,备好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练习中的口语交际“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春节给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过年,长辈可能会给你一些压岁钱,你打算怎样使用压岁钱,在班级里开一个小小讨论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交流。针对这一口语交际,教师首先应该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相应功课,设计好“压岁钱”口语训练。设计口语交际时,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平等和谐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勇于表达出来,如果出现描述不清,教师就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表达。鼓励学生有勇气表达,体会语言表达的趣味。

(三)丰富口语交际形式。

创设易于学生接受、乐于用语言表达的情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中可以联系生活、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教师利用教材中现有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模拟情景进行会话练习。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发挥进行相应的口语会话练习,懂得如何向别人介绍朋友,做到语言表达准确,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对口语交际训练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可将课文转化为课本剧,学生自己组织,自行写剧本,安排演员,进行简单的表演,既熟悉课文、学习知识,又锻炼组织能力,同时口语交际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种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也适合农村学生,并且丰富了农村学生的课间生活。比如教师可安排学生表演《守株待兔》一文,学生自编课本剧,组织语言,制作道具,把故事搬上舞台,小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在表演的过程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训练课堂中学生可模拟节目或对节目进行创新,学生扮演记者、被采访者、拍摄者等各个角色,扮演记者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情景对答。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表演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训练,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是听话者与说话者双方的互动过程。现代公民所要具备的其中一个重要素养就是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国家教育部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要求,注重口语交际教学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现今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农村小学最突出,看清现状,找到问题,探求教学策略,重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1.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教学农村小学现状
对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思考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