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构建探究

2015-12-23吴林

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Moodle平台

[摘要]从实践共同体理论出发,探讨了以Moodle平台为支撑的英语写作教与学。信息化教育时代,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实现了理论和技术的精巧结合,便于写作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并推动协作式、自主化的写作教与学。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Moodle平台;英语写作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60082031实践共同体理论和Moodle平台介绍

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是依据社会文化理论的新型学习理论,最早由认知人类学家Lave和Wenger于1991年提出。实践共同体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不是独立的个人认知行为,学习的过程即是实践参与和知识重构的社会过程。在这个社会过程中,某一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共享能力而组成一个实践社团,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分享信息,并自主发现、研究和解决团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个体和团体的共同发展。共同体成员的动态参与以及成员间的资源共享、合作协商是实践共同体理论的主要内涵要素。国际语言教育学界,Pierce、Toohey和Norton曾经分别就实践共同体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历时3年的跟踪调查。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共同体的实践中得到显著提升[1]。我国国内运用实践共同体的学习理念指导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还较欠缺,将其引入到英语写作教学的也仅限于清华大学的“体验英语写作团队”。该团队负责人杨永林教授把Community of Practice 翻译为“社团实践”,将其定位为开展写作教学的重要理论视角,并依据“社团实践”的三要素(相互的介入、共同的事业、共享的技艺库) [2]在清华大学“体验英语写作团队”中开展写作教学实践业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3]。实践共同体学习理论采用“为学习而设计”的理念,突出信任基础上的自主学习和协商合作,关注学习参与者之间的深层次交互和知识共享,并注重成员自主实践式的成长。将其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对缓解传统写作环节中教师单向灌输写作知识、学生盲目写作、师生和学生相互间鲜有互动交流的静态教学困境无疑有着十分直接的指导作用。

Moodle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含义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它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课程软件包,同时也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于2002年由澳大利亚 Martin博士首次发布。Moodle 平台具有完整的网络课程管理功能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支持,且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是目前国际网络教育平台的新宠。Moodle平台采用社会建构主义教学哲学为设计基础,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提倡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协作,并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4]。从教学应用层面来看,Moodle是一款采用了模块化结构设计的开源性免费学习平台,它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和多样性功能模块能为教学活动的革新提供可持续的保障,教学辅助功能非常强大。根据相关文献查阅,了解到Moodle 平台的共享资源、在线测试、专题讨论、协同写作和互动评价等交互模块对在线写作实践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帮助。并且,写作教师还可根据课程需要自由选择这些模块的界面及功能小插件,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便捷组合、灵活应用[5]。总之,运用Moodle课程管理平台的多功能模块辅助写作教与学,可以较好地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封闭沉闷的气氛,有效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知识传授的互动性,并最终提高写作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6]。

第6期吴林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构建探究——基于Moodle平台的尝试例

教学研究2015

2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由上述介绍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实践共同体学习理论和Moodle平台可分别从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两个层面为改进传统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弊端提供思路和启示。一方面,两者在理念上不约而同地注重学习各方在实践中的协商互助与资源共享;另一方面,Moodle在线平台为共同体成员的多方参与和合作提供了实践空间和功能模块支持。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是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精巧结合的一种尝试。

2.1基本架构和内容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是以实践共同体为组织形式,以公共资源平台为媒介,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商交流来达成“教学相长”、“提升学习者综合写作素质”的英语写作教与学。这种在线写作教与学的模式包括“教+学”和“评”两大版块。“教+学”版块以师生/生生在线动态参与、共享资源以及合作协商为主线,涉及在Moodle平台的5个不同模块上开展的写作实践,基本构架图如图1所示。在确定和发布某一期写作课程的主题后,教师会通过Resource模块提前上传可供下载共享的主题学习资源,并就主题的构思和写作在Forum模块上与学生展开在线或离线的答疑和互动协商活动。共同体的学生方则利用Resource模块上的丰富教学资源完成自主预习和知识储备,并结合参与Forum模块上的互动讨论和协商来扩展写作思路。在做好充足的写作准备后,学生会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模式(一般每组4~6人)在Wiki模块上协同完成作文初稿。在完成初稿的协同创作并收到初稿反馈后学生便各自独立完成作文修改稿,并将修改稿上传至Workshop模块供在线随机的一对一作文修改稿同伴互评活动。最后,教师在Assignment模块上发布作文终稿写作要求,学生通过该模块完成并提交作文终稿。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评”的版块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几次作文文稿的修改和评议。学生作文文稿的“三级评议”内容涵括初稿的在线自动批改、修改稿的学生间同伴互评、作文终稿的教师综合评议。“三级评议”的操作均需Moodle平台的模块技术支持。(1)学生们通过Wiki模块创作的小组作文初稿完成上传后,会由平台加载的作文自动评改系统立即对其进行批量处理,并即时就作文文稿的措辞、语句表达等微观层面提供修改意见;(2)学生相互间就基于初稿反馈创作完成的作文修改稿在Workshop模块上展开一对一的同伴互评。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和评议同伴的作文,进一步加深对写作主题的认识;(3)经过几轮修改的学生作文终稿完成上传后,写作教师利用Moodle平台的插件工具对其提供或文字或语音的综合反馈。教师的综合反馈是采用“教师定标准+软件完成”的生成方式,反馈内容主要集中于作文中句义表达清晰度、语句主题相关性以及篇章结构等宏观层面。

图1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

写作实践共同体架构图2.2教学实践的反馈

笔者曾在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二4个班级的基础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作为常规课堂教学补充的尝试和实践。教学实践为期16周,学期末分别对学生和教师展开了集中访谈。学生们对这样的一种在线自主写作学习方式普遍呈接受和赞扬的态度,所表述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点:(1)写作前Resource模块上教师提供的共享主题资源、Forum模块主题讨论、Wiki模块上的协同初稿很好地帮助他们开拓了写作思路,并有效化解了“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对写作话题无话可写”的烦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写作信心;(2)整个写作实践过程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同伴,都通过在线平台参与到写作的构思、成稿、修改、反馈等全套环节里。同学们明显感觉到写作文“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整个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来自共同体内其他成员足够的认知帮助和情感支持,写作兴趣大增;(3)在线交流方式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还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轻松自在的思考空间,便于他们开拓思路、独立思考;(4)来自平台批改软件、同伴互评、教师综合评语的轮番反馈以及与之对应的反复作文修改活动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到自己写作的不足,并在“有错必改”式的不断训练中收获进步;(5)阅读和修改同伴作文的行为使得学生在欣赏借鉴别人优点的同时,也能从别人的写作失误中警戒自己不要犯同样错误;(6)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IPad随时随地登录平台参与到写作共同体中,逐渐形成“英语写作已渗透至日常生活”、“动手写英语作文开始成为一种习惯”的局面,在线自主写作已然成为一种学习新时尚。

教师们的访谈反馈则主要集中于这样一种共同体式的实践模式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写作能力提高的影响。根据访谈结果,教师们普遍认为:(1)公共数字化Moodle平台在写作实践中的引入,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可帮助师生们将写作实践拓展至课外的自主学习环节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后协作商讨,有机衔接课堂讲授和课外自主实践,实现了技艺学习和操练的系统性延续。只要条件许可,教师和学生们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登录平台展开实时交流或跟踪学习,学习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2)在线写作实践共同体“教+学”版块里的知识共享、问题协商和协同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够规避“教师一言堂”、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写作训练”脱节的教学窠臼。写作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逻辑思辨能力的形成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孤立式的学习方式往往会禁锢学生们的写作思路和创新思维。在线写作实践共同体内,具有不同英语语言基础和知识结构的参与者,通过Forum模块的发帖、跟帖,Wiki模块上的小组合作协同创作作文初稿,以及Workshop模块上的同伴间相互评阅作文修改稿等等学习环节开展“镜像学习”和“反思学习”,知识量得以叠加、知识面得以拓展,思辨能力在互助协商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3)“三级评议”丰富了作文反馈的方式和内容,提高了写作评改实效,有效解决了写作课教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作文批改“费事低效”的困境。学生作文初稿由Moodle平台链接的自动批改软件在线即时批量完成并自动生成评语。批改软件提供的语法、词汇反馈是基于标准英语语料库的,内容上较传统的教师批阅更具体、详实,不仅将老师从琐碎的语法纠错中解放出来,还提升了初稿反馈的质量。而修改稿的同伴互评则为学生文稿提供了范围更宽泛的读者反馈。有了前两级的作文反馈基础,写作教师的终稿评议便能集中关注于论证逻辑性、篇章连贯性、文体欣赏性等较高级别的修改建议。这种软件批量处理、同伴镜像反馈、教师精细批改相结合的分阶段式作文反馈方式既高效又全面。

3结语

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了将教育的视野投放到学校和课堂之外的新主张。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通过课后在线教与学的方式在时空双向维度上延伸了写作实践空间,实现了共同体成员间平等协商、镜像学习的自主写作实践模式,已被初步的教学实验证明能有效提升学习者写作能力和促进他们自主写作学习习惯的形成。虽然目前我国国内对于实践共同体在语言教学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是可以预见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运用实践共同体理论结合网络平台来指导英语写作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增进师生和学生相互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动手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然,基于Moodle平台的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的教与学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高校教务系统对在线自主学习和教学的认可度、教师和学生对在线自主学习的适应性、教师对在线平台的管理和监控能力等等。本文针对该写作构架及其初步的教学实践所做论述,旨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期待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英语写作实践共同体的写作学习模式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在更宽泛教育范围里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中逐渐释放其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Moodle平台
Moodle平台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平台和平板电脑的初中语文课程资源设计研究
基于Moodle的医学成人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浅谈MOODLE平台语文教学的艺术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效果分析
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