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2015-12-23杨争光文芳张景南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2340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宿州市全体学生测验

杨争光 文芳 张景南(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234000)

重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杨争光 文芳 张景南(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234000)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要点

1.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及生理方面。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的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而分层教学正是实现他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有效手段。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根据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生分层。我们根据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兴趣、成绩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大致把学生分三层:a层是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自觉,学有余力的学生,约占15%—20%左右;b层主要是大多数中等生,这一部分学生占60%左右,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尚能自觉;c层是指占20%左右的学习能力较差或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分层教学对于分层并不作绝对的划分,而是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能以高一层次的要求来约束、衡量自己,促进自己的学习。

2.备课分层。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对a、b、c组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要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教学分层。教学中,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同,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做法:(1)同一内容,同一要求。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在这一部分内容中,要求全体学生都要掌握好;(2)同一内容,不同要求;(3)不同内容,不同要求,各取所需。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节教学中,在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让学生做的练习分别是:求点(3,4)到直线2x+y-10=0的距离(c层);求点(3,4)到直线2x=9的距离(b层);求点(3,4)到直线xcosα+ysinα+8=0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层)。

4.考试分层。对学生的测验采用a、b、c三套不同的试卷,或一套试卷对题目提出a、b、c种不同的要求,以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测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不同的试卷,即a组的学生可以选择b组的试卷,同样,b组的同学也可以选择c组的试卷。每次测验后各个组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上升一个小组,而退步的学生则降到下一个小组,这样激发了学生考试的热情和信心,进一步促进了学习。

5.辅导分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进行了分层辅导,我课外直接对c组的学生进行辅导,b组的学生由a组的学生进行辅导,并对部分环节进行点拨。这样,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三、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我们年级有近2000名学生,30个教学班,其中18个理科班12个文科班,我担任高中两个理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高中三年我采用分层教学,教得极为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教学成绩在全年级的18个班级中名列前茅。以高三的几次大型考试为例(江南重点中学联考、皖北联考、宿州市统考),我所带的高三⑵、⑶成绩如下:

表(一)江南重点中学联考

表(二)皖北联考

表(三)宿州市统考

通过以上的统计不难看出,采用分层教学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总结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得失,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他教学方面的工作。

4.使用分层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学生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分组的情况将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a组的学生不愿降到b、c组去,同时b、c组的学生又希望能升到a组来,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因而学习的提高也较快。

5.给每个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全方位的评价,这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进步,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期望,会出现令人吃惊的良好效果。

四﹑问题与反思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创新。教师应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洪流,终身不断充电,接受继续教育。当然,笔者对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仍在探索之中,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加入到分层教学的实验中来。

1.教学过程从目的与内容的确定到评价反馈,从本质上说都是实践过程,因此,重视实践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情感激励、双基导学和智能培养,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塑造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完整人格。

2.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是以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要改变过去那种一份教案、一张试卷,一种训练方式,一个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的做法,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层次的学生只要按相应的要求去做,努力完成各自的练习,都能在“各自的发展区”中拿A,多些实施“成功”教育,把学习的欢快愉悦还给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教学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3.不断完善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使之更趋科学化、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尝试把“分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开发一些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个平台,使教育教学更灵活,从而使教师和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宿州市全体学生测验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拼 搏
揽 月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宿州市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