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与路径

2015-12-23关菲菲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701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法制道德教育法治

关菲菲(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70100)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与路径

关菲菲(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570100)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认为只有实现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公民教育,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基础,结合具体校园实践,探讨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与途径。

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法制社会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加强法制教育也就成为现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法律是一种后发的惩罚行为,这就造成了法律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法律总是在不停地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讲,法制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社会呈现的更多是人的心理问题。面对突发的心理层面的非常规的社会问题,法律显然解决不了,这就需要道德自我约束机制,因此,探讨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结合就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开设以来,该课程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公共必修课之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培养的两项重要指标,因此,要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从授课方式角度来讲,可以分为两种:1.课程式授课方式;2.实践式授课方式。所谓课程式授课方式,就是指按照课本教材固式授课方式,以课本为中心,单纯地按照课程要求以完成课程任务为中心。这种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内化和内在需要。实践式授课方式是指以社会发生的案例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案例教学。这种授课方式,固然可以给学生揭示法制问题所在,宣传法制思想,但是忽略了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解释。

没有法制的社会是不能称之为现代社会的,但是没有道德的社会却是不能称之为社会的。法制范围内的事情,是可以做的事情,结果人就成套子里的人。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大学生淡化社会道德的事件。所以,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对大学生“公交车不让座位”“校园里做出亲密动作”等各种谴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法制教育,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针对大学生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的现象,有必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法制教育,注重思想品德人格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知法、懂法、守法是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法制究竟是给了大学生自由,还是给了道德败坏的温床,不得不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但是社会现实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现实和媒体给大学生展示了“因为做好事”而沾染官司的事件,比如,因为搀扶并送老人到医院而摆脱不了社会官司的尴尬事件。在突发事件超脱法制之外,人无法摆脱法制的限制的时候,道德就成为人类的漠视体。从这一程度来讲,没有法制的道德难以维持,没有道德的法制只能恶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未来的大学生,自然摆脱不了法制和道德目前的悖论。因此,如果不能解决法制和道德的和谐统一,大学生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都走上了绝境。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制和道德的结合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结合就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问题,更是社会发展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要明确法制的正确地位。法制社会并不是要让人的任何行为都限制在法治范围之内。法制是制度建设的过程,是要通过健全的法制体系来约束人的违法行为,遏制内心罪恶的冲动。但是法制和法治都是滞后于社会发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法制建设历史中明确地看出来。任何法律的出现,都是社会问题严重化、复杂化的结果。法制和法治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底线。法制和法治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只是规范人类社会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发展秩序化一个的手段。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使其明确法制和法治只是对大学生的最低要求,而不是终极目标。

其次,道德是人的高级选择,是人的自我约束,是人的任性的体现。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就要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但是这种道德并不单单是内心的感悟和认知,而是要在日常行为中付诸实践。

再次,在道德中找到法制的存在的。案例不是要学生为法制抛弃道德,也不是为了道德不顾法律的存在。我们推崇为了道德不顾法制的行为,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违背法制的道德明显是饱受争议的。同时因为道德而违背法制的行为,不仅会受到舆论的非议,还会给当事人带来伤害,进而触犯其道德心理,侵蚀社会道德底线。所以要教会大学生,在法制内找到道德的合理存在依据。

法制和道德是互为依存的,是相互存在的基础。没有法制的道德明显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存在,没有道德的法制根本不能称之为法制社会。让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法制和道德的契合点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发展的未来。只要我们在大学生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法制和道德关系,把握道德和法治的契合点,我们的大学生法制和道德教育就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1]占光胜.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骆小婷,何秋霞.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一体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2).

[3]吴秀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关菲菲,(1982—),女,汉族,海南省海口市,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基础教育。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法制道德教育法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