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分析

2015-12-22吕文成

学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信息技术教学

吕文成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课程标准不完善、教材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存在的工具性倾向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现状分析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67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省自主编写教材。同时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导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进而导致部分地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百出。笔者就结合自己实际的工作经历来简要分析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通过资料分析及调查并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历,我认为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技术教育观念滞后

由于大部分地区信息技术未列入中考、会考科目中,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上级领导、学校、学生、家长各方面从意识上都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不愿意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完全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未曾认识到信息技术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突出点,因此造成信息技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处于一个尴尬地位。

(二)基础设施配置规划滞后,严重影响使用率

可以说,随着最近几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校校通”“农远项目”等工程的实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已不再是制约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因素,学校硬件设施也已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基础设施规划滞后、,盲目增加硬件,而与之对应的软件、使用规划都处于空白状态,严重制约了设备的有效使用率,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以我所在的县区为例,可以说其区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都处于本市的前列,再加之2011年“两基”国检,全区学校都重新配置机房及多媒体教师,实现了所有学校每间教室都配有至少一个机房及每间教室都实现了互动式电子白板的全覆盖。可以说,其硬件设施配套已处于全省的前列。但是,其配套规划却严重制约了设备的使用,由于前期网络规划失误,使机房无法直接连接互联;而机房计算机除操作系统外未配置任何软件,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使用。所以,基础设施配置规划的滞后,也已成为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之一。

(三)课程标准体系滞后

由于目前尚无统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各省只是依据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来各自编写本省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这就造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五花八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以我所在省为例,全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统一采用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其教材更新滞后、内容难度掌控不一、教材体系不完善(九年级无教材)等问题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边缘化的现状。

(四)学科整合水平低,未能凸显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研究应用已成为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提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但是,以我所在学校为例,目前,大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课件或者是多媒体系统的简单使用,忽视信息化下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下教学理论的改变,而信息化下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等都是学科整合关注的重要内容,进而造成课程整合水平低,使教育信息化未在教学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影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作用。

(五)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个地方、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在各个地区、学校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象,以笔者所在县区为例,同为区属的两所初中学校,其中一所由于学校特色建设较好,并且由于其学校机器人教育发展较快,并取得一定成绩,因此信息技术技术教育在其学校发展形势良好,而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所学校,可以说信息技术基本处于边缘位置。可见,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也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分析与建议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状况,我分析策略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念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观念与信息意识,教师才会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通过广泛宣传可使中小学管理者及教师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要求。

(二)统一规划,完善标准

不断加大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的投入,早日出台统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同时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科学合理规划,真正使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一环,使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良性、可持续发展,进而使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水平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三)加大培养力度,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学历提升、挂职锻炼等手段,加大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素质,进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提高中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比例,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使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体专业水平得到提高,还可以很好地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

(四)促进学科整合,提高信息技术课教育的受重视程度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凸显信息技术在在教育教学应用的核心地位。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实用性。同时,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课在升学考试中的分量,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教育的受重视程度。

(五)多元化教学形式,推动信息技术教育良性发展

结合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校园社团、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结合学校特色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元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信息素养与技能的融合,进而推动学校信息技术的良性发展。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通过加大投入,稳步推进,从各个环节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可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教技[2012]5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

201008/93785.html.

[3]教基[2000]3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Z].

(责编 张宇)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