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当学习型教师

2015-12-22薛红

学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造性

薛红

摘要:提高教师的素养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朋友,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

关键词:学习型教师 不断学习 创造性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61

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教师的单项作用,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作用。学生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评价观,才能适应时代对于新教师的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型教师”。

一、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拓宽知识面

在师生的交互作用中,教育情景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就应该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备课不只是对教材的复述,而应该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加工教材。

要想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地讲授教材,教师就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只有知识面广了,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如果认为只要弄懂教材就足以应付了,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例如,讲《木兰诗》时,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朗读时,感情十分投入,课文讲解完后,大家还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正感满足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文章写得很好,可就是让人感觉是假的,‘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根本不可能。”学生这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十二年的时间,天天在一起生活打仗,怎么可能认不出木兰是女的?”有的说:“古代的妇女不都裹小脚吗?只要一看见她的小脚,不就露馅了?”在一片议论声中,我说了一句:“南北朝时女子还不裹小脚,所以,木兰不是小脚。”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中国妇女是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其他学生也都跟着问我:“是啊,木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啊?”我顿时傻眼了,我也说不清楚,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备课怎么会备到裹小脚呢?课堂显得更安静了,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知道得太少了,为不能解决学生的译文而感到惭愧。

课后,我查阅了很多书籍,在《陔余丛考》中查到“李后主令宫嫔窅娘以帛绕脚,令纤小作新月状,由是人皆效之。”才知道一般来说,妇女裹小脚是从五代开始的。因为妇女缠过的小脚变成弓开,所以又称为“弓足”,她们穿的小鞋叫“弓鞋”。与“缠足”相对,妇女没有缠足的脚,称为“天足”,甚至被讥称为“大脚”“大脚板”。如果我的知识面比较广,早就知道这个知识点,就不会在课堂上哑口无言,弄得如此尴尬。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二、 要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做懂教育、懂学生的教师

素质教育非常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敢于超越的个性品质。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教师引起学生学习的智力、激情和内在动机的自我投入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首要因素。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借鉴前人的经验,学习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积淀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投入,做懂教育、懂学生的教师。

三、要学习语文学科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经验,做懂教学的教师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向名师学习。 另外,教师也要记录教学感悟,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积累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有关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不能采纳“填鸭式”的方法,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四、要善于自省和自我教育,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是教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带着无限的爱心和责任感做好育人的工作。对于优秀的教师来说,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是最大的职业追求。

五、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过程,因而,我们应该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发掘海量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多媒体自身具有形象性,能通过声音、图画、动画等先进的方式给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造成直观、生动的感受。这一特点如能准确把握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更好地作用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

因此我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再不能像以前说的那样,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是应该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要像一条小溪,细水长流。在教学中,自己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只有深入了,才能浅出,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就得懂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赵翼.陔余丛考[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3]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创造性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构建自主创造性的教学文化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论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判断中公知常识的适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