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22李霞

学周刊 2016年2期

李霞

摘要:鼓励教学法是现在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也需要鼓励教学法,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鼓励教学法

作用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38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鼓励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合理的鼓励会增强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鼓励教学的运用需要技巧,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场合进行合适的鼓励,这样才能发挥鼓励的真正作用。语文教学自古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学好语文能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中华民族宝贵资源的弘扬。

但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实质性问题,比如小学生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待语文课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忘记语文教师布置的练习和作业,语文作文存在不知道写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阻碍了小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在面对种种教学困境时,语文教师应先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备课,在课堂上营造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运用激励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鼓励教学法。

一、语文课堂上注重鼓励性语言的应用,多肯定少批评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运用的合理恰当能够促进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重视程度。相反,如果语言选择的不合理就会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有时候,语文教师的一句鼓励性话语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积极配合教学讲课,积极完成语文作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鼓励学生,还要实实在在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小学生刚刚踏入校园,许多习惯还需要慢慢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眼中只看到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看到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才能够将小学语文教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学习,少批评学生的错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有的小学生爱调皮,上课不注意听讲,还打扰其他同学,这时我不会马上批评这个学生,因为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一个学生,会伤害小学生的自尊,这样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会在课后找到这名学生与他谈心,从他的口中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还会联系学生的家长,通过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争取改变学生上课不爱听讲的习惯。语文教学需要讲究方法,少批评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换一种方式来管理学生。

二、课堂提问时运用鼓励教学法,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问是对语文知识的巩固和提升,也是提高小学生注意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课堂提问时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文,无论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都是值得鼓励的。小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还能够强化新旧知识的衔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次数较少,即使提问也只是应付教学安排,没有真正起到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作用。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具有重要意义。

当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时,我会进行课堂提问,且提问中贯穿着历年考试题,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成绩水平,让小学生能够在提问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讲王维的古诗《山居秋暝》时,当学生已经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以后,我会问学生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回答的离谱的时候,我也不会批评他们,我会用鼓励的语言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下次再学习古诗的时候会注意听讲。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我适当给予鼓励,告诉他们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语言激励其实是一种艺术,小学生需要激励。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三、批改语文作业时多用鼓励性评语,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每天都离不开批改作业。作业是检查每个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在工作中会给予每个小学生恰当合理的作业评价,多用亲切和鼓励的语言,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对于写作业字迹不工整、书写潦草的小学生,我会在批改作业时给他写上:“你是一个有魅力的孩子,能否字如其人呢?”对于那些作业比较粗心大意,经常写错别字的小学生,我会给他评语:“再细心一些,你就是最棒的!”对于那些头脑聪明,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会在他的作业中批上:“天才+勤奋=成功,你有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但缺少一份勤奋,所以你要加油。”

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多用一些这样具有鼓励性话语,既能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学风格,纠正缺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的评语是学生和教师沟通的纽带。因此,语文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用激励性的评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关心、信心和帮助,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我在语文作业的批改时非常注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评语。为了不让差等生对语文课堂作业失去兴趣,我会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鼓励学生,开发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听说读写。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都离不听说读写。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让小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语文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开展有意义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天性,还能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课外活动中,我会让学生自己制作剪报,或者编写手抄报,鼓励小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阔视野,关心时事;组织学生多听一些古诗词的配乐朗诵,让学生体验古诗中特有的意境,鼓励小学生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扩充文化底蕴;让学生自己创作剧本,通过话剧或小品等方式表演出来,活跃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和电影,通过语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间的互相讨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此外,我还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进行劳动、郊游、参观等活动,鼓励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鼓励教学法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会在教学中不断钻研,不断提升自己,努力为小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山运.浅谈鼓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化,2010(20).

[2]周志华.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激励法[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7).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