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提问技巧的策略探究

2015-12-22任海洋

学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好奇心提问技巧系统化

任海洋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知识互动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这正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提问,才能发挥提问的功效,成就智慧与思维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提问艺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提问技巧 好奇心 思维 系统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50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只限于机械的教师问学生答,而并真正地发挥提问的功效。恰当时机的巧妙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有效的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提问艺术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悬念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正是推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是带领学生走进科学殿堂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想实现学生主动而积极的学习就必须要在导入阶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让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新知表现出极大的求知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否则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消极怠慢情绪占主导。教师可以在课堂初始提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为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热情,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1.有一根木棒,每天取其1/2,将木棒看作单位1,请列出所取的数量。

2.将一张纸对折,再对折,对折N次后,纸张的厚度是多少?

3.细胞的分裂问题,每个细胞都会分裂成2个,经过多次分裂后形成多少个细胞?

这样的三个问题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可以在心理上拉近学生与学科的距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产生极大的关注与热情,进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学生在教师控制下的被动参与与枯燥学习,而是在好奇心驱动下所展开的主动参与与快乐学习,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以问启思,激活学生的思维力

正所谓“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这正是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这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机械讲解的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所展开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而教师则是在必要的时机给学生以启发与诱导,以使迷茫困惑中的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完成自主探究。也就是说在学生困惑时,教师并不是直接指明怎么做,而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分析后自主地认识到如何展开,这样才能使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完成自主探究,成为探究的主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才能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技能、方法等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探究中的困惑,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如在学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后,有这样的一道题:在等差数列中a2=4,a6=12,求这个等差数列前7项的和S7。由于是刚刚学完这个知识点,学生并没有达到深刻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因此可能会没有什么思路。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解决。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并能够深入本质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师问: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生答:求等差数列前7项的和。师问:这与什么量有关系?生答:公式1 Sn=na1+n (n-1)d/2与首项、公差和项数有关;公式2 Sn=n(a1+an)/2与首项、末项和项数有关。师问: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选择公式,列出前7项的公式。生答:S7=7(a1+a7)/2。师问:公式中的这些量与题目中的已知量有什么关系?生答:a1+a7=a2+a6=4+12=16。这样在教师这一系列递进性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思路清晰,从结论出发到条件的追溯,再从追溯的条件出发解决问题,在独立的思考与分析之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提问是有效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力量。

三、总结提问,形成知识的系统化

完整的教学是由开场导入,教学过程与课堂小结这三部分有机组成的,但是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课中的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往往忽视课堂小结,一带而过或者直接省略。整个课堂教学虎头蛇尾。课堂小结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起着将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与新知相连的作用,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巩固新知,理清脉络,构建系统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而采用问题式小结,正是课堂小结的重要形式。以一系列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总结,可以将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突出重点、难点与疑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盲点与易错点,这样更能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让学生将这些看似孤立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如学习了“排列与组合”这一知识点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本质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可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来思考这二者之间的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二者联系起来,在对比与比较中加深对二者概念的本质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来加以巩固与提升,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

综上所述,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成为教学的推动力量,以问题为主线在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究的主人,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促进学生情感的提升,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科,爱上自主探究,学会探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季海霞.曲终奏雅 完美谢幕——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小结艺术[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3).

[2]袁海飞.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浅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4(12).

[3]张利亚,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J].新校园,2012(8).

[4]袁士军,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4(2).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好奇心提问技巧系统化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简析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