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音会集》音系述略

2015-12-22周赛华

关键词:音系同音字平声

周赛华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字音会集》音系述略

周赛华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字音会集》原为“便查字韵、解发字义而设”,其声母、韵母、声调楚语特色明显。从《字音会集》音系的特点来看,它反映的应该是清代中期新洲、黄冈(今黄州市)一带的方音。

《字音会集》;音系;方音

《字音会集》①该书又名《识字书》,光绪以后的刊本开始有《同音字汇》之名。根据朱建颂先生(1987)的研究,该书成书时间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因为书中“琰、颙、弘、宁、旻、琬、历”诸字都注有“圣讳宜避”或“御讳宜避”字样。但在同治本前面有一篇《普安堂四次兴修记》,其后署“时在同治元年月日普安堂董事冈邑江润学海八旬谨记”,说明该书刊刻的确定时间是同治元年。普安堂是道光十年由王兴智首倡捐银而设,江学海是在甲午年(1834)应邀担任董事。的编撰者是清代黄冈县(大致辖区为今黄冈市区及团风县、鄂州市、武汉市黄陂区和新洲区一带)人江学海。江学海,名润,是普安堂善局董事。他编撰此书的目的是:“此书原为便查字韵、解发字义而设,以免误书之弊。”此书有几个版本,目前见到的最早的是同治元年(1862)刻本,另有光绪六年(1880)王同文藏版、光绪戊戌年(1900)经元堂版、光绪三十年(1904)慎诒堂刊本和民国石印本。石印本有四种:一种是上海锦章图书局《考正同音字汇》,后面附有草诀“百韵歌”;一种是鸿文《考正同音字汇》;一种是汉口崇文堂书局印行的《考正同音字汇》;一种是铸记书栈发兑的《考正同音字汇》。这些版本在版心中缝上头都有“字音会集”字样。总的说来,木刻本比民国石印本质量高,但都有一些错误或失误的地方,研究时最好几个版本相互参证一下。本文研究以光绪六年王同文藏版为底本。

《同音字汇》全书分为七十八个韵,列表如下:

(表1) 《同音字汇》七十八韵表

每韵下列有同音字组,字组第一字(小韵首字)紧贴版框,如果一组同音字过多,一行排不下的话,另起行时空一个字的位置。小韵中的字不注反切,每字有简短的释义。

一、声母及其特点

根据同音字组中中古声母的来源,可以得出声母的特点:

1.分尖团音②究竟精组细音或者见组细音是否腭化,不得而知。。在上平声八“焉”韵中,掀≠(先=仙);(牵=谦)≠(千=迁);(坚=艰=肩)≠(尖=煎)。

2.中古知组和章组的开口音字合并为一组(部分庄组字也归入),跟精组字(庄组部分字归入)对立。如在上平声七“诗”韵中,有“(知知开三=支章开三=之章开三)≠(孜=兹=姿)”;在去声五十七“幼”韵中,有“(昼纣咒)≠(奏做)”;在去声六十五“漾”韵中,有“(帐=胀=障=嶂=瘴)≠(将=酱)≠葬≠壮”;在去声六十八“耗”韵中,有“(照章开三=罩知开二)≠(燥=灶)”;在上平一“优”韵中,有“初初鱼合三=粗;疏生鱼合三=苏=酥=梳生鱼合三=蔬生鱼合三馊生尤开三溲生尤开三;邹庄尤开三=诹=租”;在上平十一“深”韵中,有“生=笙=僧=森;尊=争=峥=曾;村=撑”。

3.中古知章组合口三等字(通摄除外)跟见组合口三四等合并为一组。如上平声八“焉”韵中,有“专章合三=砖章合三=鹃见合四=涓见合四;川昌合三=穿昌合三=圈溪合四”;在去声六十一“富”韵中,有“句见合三=铸章合三=注章合三=著知合三=锯见合三;去溪合三=处昌合三”;在上声三十三“府”韵中,有“黍书合三=暑书合三=许晓合三=鼠书合三=栩晓合三;主章合三=煮章合三=举见合三=矩见合三=拄知合三”。

4.中古影①影、疑母开口洪音往往独立,有时合流。但究竟读零声母还是读后鼻音声母,无法通过考证的方式获知,不过从今新洲黄冈一带的方音来看,影、疑开口洪音字一般读后鼻音声母,故书中也应该有此声母。、疑(部分开口三等字除外)、喻、微、日(部分字)合流为一组零声母。如在下平声二十二“言”韵中,有“言=炎=延=盐”;在下平二十七“为”韵中,有“为=微=危=惟=违=维=围”;在上声四十一“委”韵中,有“委=尾=伟=纬=痿”;在下平二十五“辰”韵中,有“云=仍=任=营”。

5.全浊声母字已经清化。如在入声七十二“壹”韵中,有“急=极=吉=级=击=激”;在入声七十七“实”韵中,有“实=食=释=湿=失=识”。

6.非敷奉合流为一组。如在入声七十五“福”韵中,有“福=覆=幅=服=复=腹=伏=弗=蝠”;在去声六十一“富”韵中,有“富=付=傅=负=赴=副=赋=驸”。

7.中古泥来母字,今洪音前声母相同,而在今细音前声母则不同。如在上声四十“好”韵中,有“老=脑=恼=瑙;(鸟=袅)≠(了=蓼=撩=瞭)”;在上声三十六“眼”韵中,有“览=懒=卵=暖=赧;(敛=脸)≠(俨=辇=研=碾)”。

8.一部分中古疑母开口三等字与泥母细音字混并。如下平二十三“言”韵中,有“(年=严=俨=妍)≠(言=颜=延=炎=盐=阎=蜒)”;入声七十四“涉”韵中,有“(业=涅=捏=蘖=孽=啮=聂=蹑)≠(叶=谒=曳=拽=噎=页)”。

9.部分日母字跟疑母开口三等字合流。如入声七十六“合”韵中,有“(虐=疟=弱=谑=搦)≠(约=药=乐=岳=籥=禴=铄=钥)”。

10.部分日母还独立存在。如下平十五“由”韵中,有“(由=油=犹=尤=游=邮)≠牛≠(流=留)≠(楼=奴)≠(柔蹂揉耨)。

从上面可以归纳出书中声母的个数为:帮[p]、滂[p‘]、明[m]、非[f]、章[tʂ]、昌[tʂ‘]、书[ʂ]、日[ʐ]、端[t]、透[t‘]、泥细[ȵ]、来[l]、精[ts]、清[ts‘]、心[s]、见[k]、溪[k‘]、晓[x]、疑[ŋ]、影[Ø]。

二、韵母及其特点

根据同音字组的中古韵的来源,可以得出韵母的一些特点:

1.虞鱼模同韵。如在去声六十一“富”韵中,有“布库故铺富庶去句著恕”同韵。

2.端精组字跟山咸两摄合口洪音字相拼时,变为开口字。如在下平声二十二“言”韵中,有“南=栾=阑=銮=拦=难=峦=篮=娈;谈=坛=团=檀=糰”;在上平声八“焉”韵中,有“丹=端=单;三=酸;簪=钻”;在去声六十四“厌”韵中,有“算=散=蒜;灿=窜=篡=爨”。

3.中古曾梗摄跟臻深摄舒声合流为一韵,即前鼻韵尾[-n]跟后鼻韵尾[-ŋ]合流,即“[ən][əŋ]”不分。如在上平声十一“深”韵中,有“深=身=声=升=伸=呻;庚=羹=耕=庚=跟=根=更;金=今=襟=京=惊=经=巾=筋=斤=荆”。

4.端精组字与中古臻摄合口洪音字相拼时,变为开口字。如在上平声十一“深”韵中,有“生=笙=孙=牲=僧;尊=遵=争=筝=曾=蹲=罇;敦=灯=墩=登”;在下平二十五“辰”韵中,有“存=层=橙;能=伦=囵=轮=愣;屯=腾=謄=疼=臀=囤=豚”。

5.中古遇摄模韵的精端组和来母字以及鱼虞韵庄组字和个别精组字归入优韵系(见表2)。

6.中古遇摄鱼虞韵精组和来母字,止摄支脂韵合口精组和来母字以及並明母字,蟹摄灰泰韵合口端组精组帮组和祭韵合口的精组字,合并为“依”韵系字(详情见表3)。

7.东韵合口一等明母字(蒙矇濛朦)和梗摄开口二等韵(萌氓)读阴声韵。如在下平十九“浮”韵中,有“蒙=矇=濛=朦=萌=氓=摹=糢”。

8.蟹摄开口二等部分字仍读洪音。如在上平十四“哀”韵中,有“开=揩;皆=阶=街=垓=该=陔”。

9.果摄开合口不分。如在上平六“呵”韵中,有“戈=歌=哥=过;柯=科=苛=窠=珂=蝌”。

根据各韵中声韵配合情况及其今新洲黄冈一带的方音,可以得出各韵的韵母如下:

优[əu][iəu][Чəu];依[i];巴[a][ia][ua][Чa];赊[iε][ε][uε][Чε];夫[u][Ч];呵[o][io];诗[ʅ][ɿ];焉[ian][an][uan][Чan];央[aŋ][uaŋ][iaŋ][Чaŋ];风[oŋ][ioŋ];深[iən][ən][uən][Чən];蒿[au][iau][Чau];威[ei][uei][Чei];哀:[ai][uai][Чai]。

(表2) 优韵系例字表

(表3) 依韵系例字表

三、声调及其特点

1.从上面的韵表可以看出,平声分上平和下平,而上平里的字来自中古清声母字,下平来自中古浊声母字。以上平一“优”韵和下平十五“由”韵为例:(1)优韵——优收秋抽周初疏都丢邹偷沟休抠鸠(清音)。(2)由韵——由求囚酬轴愁侯留楼牛(浊音)。因此,平声分上平和下平,其实就是分阴平和阳平。

2.平声二十八韵,分上平和下平,上声十四韵,而去声却有二十八韵,根据平上去相承和去声韵中古来源看,去声其实也分阴阳,浊音字归阳去,清音字归阴去。以去声四十三“右”韵和五十七“幼”韵为例:(1)右韵——又右旧袖就助受后路豆谬(浊音)。(2)幼韵——幼嗅救秀兽昼素凑奏扣构吐斗(清音)。

3.全浊上声归阳去声。如去声四十七“父”韵中收有全浊上声字“妇步”;去声五十四“号”韵中收有全浊上声字“稻道”;去声四十九“是”韵中收有全浊上声字“似士”,等等。

4.入声独立存在,中古几个塞音韵尾合并为一个喉塞韵尾或只单独成调。如入声七十四“涉”韵中,收有咸两摄入声字“叶摄”,臻山摄入声字“咽物勿血”;入声七十二“壹”韵中,收有臻山摄入声字“一乙逸乞七”,深咸两摄入声字“揖泣吸”,曾梗摄入声字“夕昔媳析”,等等。

5.一部分中古全浊入声字变成了阴声韵字,归入阳平和阳去。极少数中古次浊入声归入阴去。如:

在下平十六“移”韵中,有中古入声昔韵邪母字“席”=脐。

在下平十七“牙”韵中,有中古入声黠韵匣母字“滑猾”(在入声七十三“八”韵中有又读),中古入声合韵从母字“杂”。

在下平十八“蛇”韵中,有中古入声薛韵从母字“绝”,中古入声屑韵从母字“截”(在入声七十四涉韵中有又读),中古入声德韵从母字“贼”(在入声七十四涉韵中有又读),中古入声陌韵澄母字“择”,中古入声麦韵匣母字“核”,中古入声帖韵定母字“牒碟蝶”(在入声七十四涉韵中有又读),中古入声陌韵並母字“白”,中古入声薛韵船母字“舌”(在入声七十四涉韵中有又读)。

在下平二十“何”韵中,有中古入声药韵奉母字“缚”,有中古入声药韵从母字“嚼”(在入声七十六合韵中有又读),有中古入声觉韵澄母字“镯浊”,有中古入声铎韵並母字“薄”(在入声七十六合韵中有又读),中古入声觉韵匣母字“学”。

在下平二十一“时”韵中,有中古入声缉韵禅母字“十拾”,中古入声昔韵禅母字“石”。

在去声四十五“罢”韵中,有中古入声月韵奉母字“伐筏罚”,中古入声乏韵奉母字“乏”。

在去声四十六“射”韵中,有中古入声屑韵匣母字“穴”。

在去声四十七“父”韵中,有中古入声屋韵匣母字“觳斛”。

在去声四十八“贺”韵中,有中古入声末韵匣母字“活”(在入声七十六合韵中有又读)。

在去声五十八“意”韵中,有中古入声职韵以母字“翌翼肄”。

根据以上的研究,可以得出《同音字汇》中有六个声调:阴平[22]、阳平[53]、上声[44]、阳去[33]、阴去[35]、入声[213]。下面把六个声调跟中古声调的关系概括列表如下:

(表4) 六声与中古声调关系表

四、音系的性质

罗常培先生(1993)说:“有一种从前人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而我们现在必得另眼看待的东西,这就是流行于民间的方音韵书。这种书流传于各地的很多,然而搜集起来也颇不易。”罗先生提到的这些书中,其中一本是“湖北武昌的《字音汇集》”。魏建功先生(1935)说:“《字音会集》(不具卷数)清光绪乙巳武省江学海。书中例言有‘武省普安堂善局董事江学海谨识’语,未必江氏之作,体制与前一种相同。计平声二十八音,上声、去声各十四音,入声七音。武省当是湖北武昌省城之俗称,则此书是湖北一带通俗韵书可知。”朱建颂先生(1987)说:“(《字音会集》音系)跟当代方言比较,接近鄂州(鄂城)的方音,而与武汉市武昌区和武昌县(纸坊)的方音相差很远。据史籍记载,秦置鄂县,三国吴改武昌县,1913年改寿昌县,1914年改鄂城县,1984年与黄冈县并为鄂州市,从成书时间可以推断‘武昌’即今鄂州。”罗魏二位先生只根据“武省”推断书中音系为湖北某地方的方音,朱先生根据当代方言的情况,推测为鄂州(鄂城)的方音,但他们都没有详细的论证。下面就略略讨论一下该书音系的性质。

首先可以排除是武汉一带的方音。1899年美国人英格尔在汉口编录了一本汉口方言同音字表———《汉音集字》。该书音系中,如去声不分阴阳,中古章组合口三等字也未跟见组合口三四等合并为一组,知庄章组字归入精组字。很明显跟《同音字汇》音系的特点不符。其次可以排除是鄂北一带的方音。咸丰六年京山汪熉编有一部《千字文辨韵类解》,以千字文为经,再在千字文每字下聚集同音字,形成同音字组。该书音系中,如去声不分阴阳,不分尖团音,中古章组合口三等字也未跟见组合口三四等合并为一组,知庄章组字归入精组字。很明显跟《同音字汇》音系的特点不符。再次可以排除是鄂南一带的方音,如咸宁方言(黄群建,2002),效摄一二等跟三四等不同韵,山咸两摄舒声开口一等端系字跟见系字不同韵,开口二等见系字跟三四等见系字不同韵,等等。很明显也跟《同音字汇》音系的特点不符。

从书中音系的特点来看,《同音字汇》跟鄂东一带的方音比较接近,大概反映的是这一带某些地方的语音。下面把《同音字汇》音系特点跟鄂东一带几个方言点的音系特点(赵元任,1948)作一个大致的比较,列表如下:(表中数字为上文的声、韵、调特点的序号)

(表5) 声母特点比较表

(表6) 韵母特点比较表

(表7) 声调特点比较表

从同治本知道,江学海是黄冈县(清代)人,把书中音系与今鄂州、黄冈、黄陂和新洲的语音进行比较,有几个特点跟黄冈、新洲一带的语音更加接近些:(1)知章组字与精组字有别。(但黄冈知章组开口字跟精组字无别)(2)见组合口三四等字跟见组开口三四等字声母有别。(3)全浊入声部分字已经舒声化。(归入阳平或阳去)

根据以上情况,《字音会集》音系反映的应该是清代中期新洲、黄冈(今黄州市)一带的方音。

[1]黄群建.湖北方言文献疏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黄群建.鄂东南方言音汇[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

[5]魏建功.古音系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6]吴峤,王志芳,等.武汉郊区方言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7]赵元任.湖北方言调查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8]朱建颂.古方音韵书——《字音会集》[J].辞书研究,1987,(1).

[责任编辑:熊显长]

H11

A

1001-4799(2015)01-0089-05

2013-10-08

周赛华(1969-),男,湖南祁东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音韵和方音史研究。

猜你喜欢

音系同音字平声
面向语音合成的藏语同音字研究*
同音字 我会分
同音字
让同音字辨析不再困难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英语元音/e/的语音特征及其音系功能
奇台方言音系及其演变规律
再談梵漢對音與“借詞音系學”的幾個問題
南朝宋齊譯經對音的漢語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