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5-12-22喻洪流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3期
关键词:假肢康复工程

石 萍,喻洪流

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石 萍,喻洪流

介绍了实践教学在康复工程人才培养中的现状,以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专业开展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配置多种类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专业课程全覆盖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康复工程领域输送了优秀的专业人才。

康复工程;实践教学;探索

0 引言

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2亿,其中失能老人达到3 750万[1]。未来20 a平均每年将增加1 000万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高,对康复辅助器具和康复服务具有较高的需求。此外,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高达8 500万[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和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日益迫切,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康复辅助器具市场和康复服务业发展潜力最大且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社会对康复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4]。康复产业、康复服务、康复管理以及辅助器具研发领域对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优秀康复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专业是国内最早开展康复工程领域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根据康复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康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康复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培养医工结合、机电结合、兼容管理并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康复医学、康复器械及假肢矫形器的设计、制造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既能从事康复与医疗器械专业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又能适应现代康复技术一线生产的需要。

康复工程是工程技术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康复工程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解决多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平衡问题,而且更需要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6]。

1 实践教学在康复工程人才培养中的现状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7-9]。随着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10]。实践教学在各高校的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1]。与康复工程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改进措施。开展积极有效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实践教学的规划、建设、管理、协调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等,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不够,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必需的设备、场地及人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相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②学校、企业和社会相关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通过多赢的方式积极协调进行资源共享和利用。

(3)实践教学组织协调不力,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涉及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组织和协调工作,需要校内、外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固定完善的合作机制和管理制度。

(4)实践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考核办法。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化,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培养的作用及效果没有详细的评估和考核。

(5)实践教学活动安排不严密,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师选择等方面往往安排较随意,甚至不合理。

(6)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沿袭着理论教学的思维和习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针对以上实践教学的困境,我校康复工程专业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路子。

2 实践教学在康复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我校康复工程专业在开展本科生实践教学活动中,除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各种实验平台和资源外,还依托学校和学院的支持积极进行校外相关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配置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基于本科不同阶段专业课程的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基地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此外,还积极利用上海经常举办与本专业相关的国际会展优势,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2.1 实践教学基地类型选配

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其建设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升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康复工程是一个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学术领域,其实践教学具有特殊性。我校康复工程专业在基于校内现有的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通过与校外的医院、康复机构、企业等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形成以下几类主要的实践教学基地:

(1)康复医院或医院的康复科。康复医学与康复工程有着密切关系[12],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帮助功能障碍者消除功能障碍,回归社会和生活。康复医学为康复工程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指导。康复工程为康复医学提供了技术、工程方法和产品。康复医院或医院的康复科是康复工程产品及康复服务直接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估和观察的最佳场所。在临床过程中落实医工结合的理念是康复工程技术取得康复疗效的关键。

(2)康复机构。康复机构主要是指由政府创办的各种提供康复服务的事业单位,可为功能障碍者提供医治、训练与服务,比如: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

(3)假肢矫形器生产企业。假肢矫形器生产企业主要为截肢者设计、制造和装配假肢,为预防或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等制造和装配矫形装置。在此类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将观摩、了解假肢和矫形器的测量取型、石膏加工、抽真空成型、打磨修饰、钳工装配、对线调整、热塑成型等全套生产流程的技术,了解和熟悉各类假肢功能训练等专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4)康复器具适配企业和机构。在康复器具适配企业和机构,让学生着重了解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原则、服务资源、行为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等。

(5)康复器械生产企业。结合康复类专业课,在该类实践基地中着重使学生实地参观和了解各类康复器械从研发、生产流水线、组装、销售等的所有环节。

(6)残疾人事业团体和行业协会。残疾人事业团体主要是指残疾人联合会。学生在这里可以全面了解与残疾人相关的社会组织架构、政策法规、运作机制等,直接参与为残疾人服务的各项业务和活动。行业协会主要指康复器具协会,在这里主要让学生学习各种康复器具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管理规范,了解康复器具企、事业单位执业资格检验、评估等制度和流程,熟悉假肢与矫形器师职业资格注册制度等。

(7)国内、国际展(博)览会。各种康复技术展览会和博览会是展示最新的或主流的各类康复辅助产品的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各类博览会上几乎集聚了康复界的知名企业,学生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直接沟通,了解企业对康复工程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和发展方向,使学生把握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将来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2.2 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我校康复工程专业综合考虑了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进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时提出了4个主要原则:专业课程全覆盖原则、基地落实原则、带教老师负责原则、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原则。通过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将康复工程本科生的专业课内容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实践基地;有专门的专业老师负责整个实践过程;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估;不断对实践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康复工程专业本科生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每学期在教学基地进行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周,共5个学期(其中包含1个暑期短学期)。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由1~2名专业老师带队并负责管理,教学实践完成后每个学生要根据教学实践主题提交总结报告。

实践教学的安排充分配合该学期专业课程教学,如:大三上学期有专业课《康复医学》,组织学生进医院实践;大三下学期有《康复工程概论》,组织学生去上海市残联资源配置中心、上海市康复器具协会等;大四上学期有专业课程《康复治疗与训练器械》、《假肢与矫形器学》,组织学生走进康复机构进行实践和调研。通过熟悉各类康复器械的应用,调研不同人群对康复器械的需求,熟悉假肢制作和装配流程。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安排见表1。

表1 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

3 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校康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对本科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4年上半年间,获得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7项,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10项,校级创新活动计划项目5项,学院励志创新基金17项,指导创新实践活动学生超过100余人次。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包括:重残患者居家及医疗环境无障碍系统、多自由度语音/肌电混合控制假手、智能比例动态控制假手、智能电子膝关节、语音控制电动轮椅、多功能护理床等。3名学生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10余人获3D创新设计大赛优秀设计奖、“科教杯”挑战赛三等奖、第十八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创杯”三等奖、“张江高科杯”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上汽杯”三等奖等各类奖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近40项。同时,学生利用实践教学的机会获得了直接进入康复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康复相关知名企事业单位就业率逐年提升,专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另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实践基地逐渐开展项目交流,加强产学研医合作,促进了康复工程科研成果的临床运用和产业化,在提升高校的康复辅助器具研究和企业的产品开发水平方面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4 结语

我校康复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模式还处在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阶段,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改进和补充:(1)实践教学除了“走出去”,还要加强“请进来”。以假肢与矫形器教学为例,通过请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假肢制作指导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模式需要进一步持续和推广进行。(2)除了开展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还要逐步增加研究生和科研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对接。通过项目合作和科研课题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联系,巩固和发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达到双赢的效果。(3)积极利用国际交流机会和海归人员的资源开展康复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和理念,创造学生进行海外实践学习的机会。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张金明.青年肢体残疾人全面康复需求现状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2):140-142

[3]罗椅民,师昉,邹华.建立国家康复辅具服务体系的构想[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162-163.

[4]张晓玉.中国康复工程与辅具发展现状与趋势[J].世界康复工程与器械,2011,6(1):2-6.

[5]张济川.康复工程和辅助技术的发展历程、内涵和理论基础[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6):581-582.

[6]王珏.康复工程基础——辅助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7]赵喜艳,李敬,高峰.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8(4):81-83.

[8]宋晓峰,钱志余,李韪韬.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13-15.

[9]刘锐岗,杨滨,付峰,等.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3):145-147.

[10]孙振忠,陈盛贵,钟守炎.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工程实践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285-288.

[1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12]喻洪流,胡秀枋,沈力行,等.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教育发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182-184.

(收稿:2014-05-27 修回:2014-08-28)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n discipline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SHI Ping,YU Hong-liu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Medical Instrument and Foo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s introduced in the discipline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A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ith multi types of bases is put forward with Discipline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3):145-147]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practical teaching;exploration

R318;C961

A

1003-8868(2015)03-0145-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5.03.145

石 萍(1981—),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康复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togethershi@163.com。

200093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石 萍,喻洪流)

猜你喜欢

假肢康复工程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装上假肢的动物们
一个给动物做假肢的专家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子午工程
工程
假肢适配重心对线技术的研究
工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