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子实体多糖得率的差异性研究

2015-12-22张建军谢丽源彭卫红吴志鹏龚燕川吴振亚王耀辉龚加路钟正丹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四川成都60066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50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菌柄香菇实体

张建军,谢丽源,彭卫红,邓 静 ,段 丹,吴志鹏,3,龚燕川,吴振亚,3,王耀辉,3,张 言,3,龚加路,钟正丹(.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川自贡 643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四川成都 60066;3.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 65000)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为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香菇属(Lentinus)真菌[1]。香菇是食药两用的菌类物质,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香菇多糖(lentinan,LNT)是香菇子实体提取物中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抗氧化、降血糖、消炎等生理活性,同时还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增强剂),它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功能,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并且其硫酸酯化多糖还具有抗HIV病毒作用[3]。

由于香菇多糖有如此多的功效,近年来,人们对香菇多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主要集中在香菇多糖的提取与纯化、多糖的测定以及多糖的构效分析等[4],且由此开发了包括香菇多糖片、香菇多糖胶囊和口服液等香菇多糖产品[5]。但上述研究忽略了栽培环节对香菇多糖含量的影响,而栽培环节对稳定多糖品质至关重要,其中不同潮次、不同产地的香菇多糖得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6-7],可造成香菇多糖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稳定的香菇多糖来源对于香菇多糖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笔者在稳定的栽培条件下培养并获得香菇子实体,对不同潮次、部位、成熟度的香菇多糖得率进行研究,明确它们之间香菇多糖得率的差异,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香菇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栽培场采集6份香菇子实体样本,分别编号为 L1、L2、L3、L4、L5 和 L6,其中每份样本都包括不同潮次、不同部位和不同成熟度的香菇子实体。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紫外分光光度计UV1240:日本岛津仪器公司;双重蒸馏水蒸馏器:四川优普超纯科技有限公司;GLI66-Ⅱ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100 g手提式高速万能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HH.S11-6-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ALC-Z10.3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R-201旋转蒸发器:巩义市英峪高科技仪器厂;SHB-Ⅲ循环水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试管及三角瓶等常用玻璃仪器。

1.3 试验试剂 葡萄糖对照品:sigma公司;苯酚、浓硫酸、盐酸、无水乙醇、95%乙醇(均为分析纯):成都长征生物试剂公司。

1.4 样本的预处理 香菇子实体样本采摘回来后,将3个潮次的子实体分开,分别取2份6个样本的第3潮次香菇子实体,其中1份将菌盖和菌柄2个部位分开,另1份按菌盖直径(d)大小分为3个等级(其中d>6.0 cm的为1级品,6.0 cm >d>4.0 cm 的为2 级品,4.0 cm >d >2.5 cm 的为3极品),分别烘干,备用。

1.5 香菇多糖提取测定

1.5.1 多糖标准曲线绘制。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0.008 9X-0.003 2,R2=0.999 8,线性关系良好。

1.5.2 香菇多糖的提取测定。采用水提醇沉法[8],得到粗多糖,然后加适量水将粗多糖重新完全溶解,定容后稀释适当倍数,用苯酚-硫酸法[9]测定49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在标准曲线上对应吸光度的多糖浓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公式:多糖得率其中,香菇水分按10%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潮次香菇多糖得率比较 由表1可知,6个香菇样本第1潮与第2潮香菇多糖得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第1潮香菇多糖得率低于第2潮香菇多糖得率,第1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第1潮香菇多糖得率低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除菌株L2外,其余菌株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均差异不显著;6个香菇样本第1潮与第2潮香菇多糖得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菌株L1、L2外,其余菌株第1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差异均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菌株L2外,其余菌株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差异也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高于第1潮香菇,因此,将第2潮或第3潮香菇子实体作为采收用香菇较适宜。

表1 不同潮次香菇多糖得率比较 %

由表2可知,第2、3潮香菇多糖得率与第1潮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177 7和0.075 9,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即第1潮香菇多糖得率与第2、3潮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相关性不大;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5 0,表明第2潮与第3潮菇多糖得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与上述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无显著差异相一致。

2.2 不同部位香菇多糖得率比较 由表3可知,6个香菇样本菌盖多糖得率与菌柄多糖得率之间均差异不显著,即香菇菌盖与菌柄多糖得率一致。因此,在香菇多糖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将菌盖与菌柄分别提取香菇多糖没有实际意义。

表2 不同潮次香菇多糖得率的相关性分析

表3 不同部位香菇多糖得率 %

由表4可知,香菇菌盖和菌柄2个不同部位的多糖得率相关系数高达0.986 6,表明菌柄和菌盖多糖得率之间相关性明显,且不同部位的香菇多糖得率差异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香菇生长过程中菌棒中营养成分在香菇不同部位被均衡地吸收,转化成香菇多糖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

表4 不同部位香菇多糖得率的相关性分析

2.3 不同成熟度香菇多糖得率比较 由表5可知,6个香菇样本除菌株L3、L4外,其余菌株1级品与2级品香菇多糖得率均差异不显著,除菌株L4,其余菌株2级品与3级品香菇多糖得率均差异不显著;除菌株L3外,其余菌株1级品与2级品香菇多糖得率差异均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菌株L3、L5外,其余菌株1级品与3级品多糖得率差异均未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菌株L4外,其余菌株2级品与3级品香菇多糖得率差异均未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不同成熟期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个别例外),但考虑到生产成本,最好采摘成熟期的香菇子实体作为生产用原材料。

表5 不同成熟度香菇多糖得率比较 %

由表6可知,不同成熟度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均大于0.900 0),其中,1级品与2级品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6 9,1级品与3级品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4 3,2级香菇与3级香菇子实体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3 9。表明香菇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香菇子实体多糖的积累过程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即香菇多糖的积累伴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合成。

表6 不同潮次香菇多糖得率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不同潮次香菇多糖得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1潮与第2、3潮香菇多糖得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差异不显著(个别菌株例外)。第1潮香菇的多糖得率最低,分析认为第1潮香菇菌棒中菌丝生长代谢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含量较少,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包括酶和其他生长因子[10]可供出菇的营养需求,因而造成第1潮香菇部分畸形,多糖含量偏低;由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得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相对较高且相差不大,这与文献[6]不同潮期香菇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的结论相符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与第1潮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表明第1潮香菇多糖得率的多少与第2、3潮香菇多糖得率没有明显关联;第2潮与第3潮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75 0,表明第2潮与第3潮菇多糖得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见,在营养条件充分且香菇生长所需的各种生长因子都具备的情况下,不同潮次的香菇多糖得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2)不同部位(菌柄和菌盖)香菇多糖得率的研究结果表明,6个香菇样本菌盖多糖得率和菌柄的多糖得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部位的香菇多糖得率相关系数高达0.986 6,表明菌柄和菌盖多糖得率之间相关性明显,多糖在香菇不同部位的含量具有一致性,可能是因为香菇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在不同部位被均衡地吸收,且多糖的积累过程也具有一致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将菌盖和菌柄分开提取香菇多糖没有实际意义。

(3)不同成熟度香菇多糖得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之间香菇多糖得率差异不显著(个别菌株例外),即采收不同成熟期的香菇子实体对香菇多糖的含量影响不大,但考虑到生产成本,建议采收成熟期的香菇子实体作为生产原材料。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香菇多糖得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均大于0.900 0),表明香菇子实体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多糖的积累过程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即香菇多糖的积累伴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合成,该结论与谢玉策等[11]在香菇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中的研究相符合。

[1]白玉静,佟丽华.香菇多糖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黑龙江医学和药物,2006,29(1):55 -56.

[2]郭志军.香菇多糖抗肿瘤应用研究概况[J].中医药导报,2007,13(1):78-80.

[3]尹向前.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22(3):337 -338.

[4]李珺,钟耀广,刘长江,等.香菇多糖生物活性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28(23):116 -117.

[5]吴锦文.灵芝多糖和香菇多糖保健食品的研究[J].加工技艺,1997,4(7):30 -31.

[6]张小爽,徐晓飞,张丙青,等.不同潮期香菇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2,28(6):691 -694.

[7]徐晓飞,张丙青,罗珍,等.不同产地香菇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食用菌,2012(2):57-59.

[8]于村,丁钢强,俞莎,等.香菇多糖测定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3):245 -246.

[9]李宝良,李书剑.香菇多糖苯酚试剂测定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329 -1330.

[10]潘迎捷,冯志勇.香菇生长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J].食用菌学报,1995,2(4):22 -27.

[11]谢玉策,柯乐芹,张松成.香菇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J].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32-1633,1641.

猜你喜欢

菌柄香菇实体
Modeling and Verification of a Sentiment Analysis System Using Aspect-Oriented Petri Nets
羊肚菌菌柄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香菇接种三招
灵芝新品种南GL11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n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Brazilian Mushroom(Agaricus blazei)in Funan,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