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实证研究

2015-12-21黄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去行政化教学管理

黄亮

摘要:行政化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本文主要从与人才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角度,探讨了高校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现象,以及行政化对教学、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高校内部教学;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21-02

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校中,行政化问题不仅是普遍现象,而且也一直是制约我国高校持续发展的瓶颈。在高校内部教学管理中,以行政权力为核心、行政主管单位掌控着教学资源、老师跟学生的话语权几乎没有、在教学管理方面太死板、缺乏以老师跟学生为主导的理念。这样的教学行政化的情况跟当前高等院校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相冲突,容易导致高校学术创新能力不足、学术成果匮乏,不利于高校的个性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要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进行去行政化改革。

一、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是当务之急

当前,高校内部教学管理中的行政化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不管是在教学的开展中、教学质量的管理当中,还是对人才培养方面差不多都存在行政化的问题。首先,从高等院校内部组织机构来看,其运转有关的模式是行政化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是高校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是由于过度行政化,导致行政化的权力高于学术权利,行政机构成为高校的核心部门,主导着学校的教学与学术研究,这无疑是制约了现代高校学术自由、开放的发展理念,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其次,高校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学术性的文化活动,要求体现创新和人文传承,有一定的等级制度、协调一致、约束力比较强的行政化的管理办法,使得高等院校的老师跟学生的思想被禁锢了起来,从而让老师在学术方面的创造力受到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没抹杀掉,使得高校的教与学,都失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动力和源泉,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再次,行政化管理方式不仅束缚了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专业的主动性。调查显示,高校师生更期许可以介入学校的内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然而,原有的行政化教学管理的方法一般把老师跟学生看成是被管理人员,漠视了师生们的诉求。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行政化造成的一些负面作用,使得师生们的思想以及行为都出现了很强的功利性,举个例子来说,对于老师来说一般都比较看重可以快速见成果的那些科研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一般都想当学生干部或者是做些有回报的兼职工作。如果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老师的在大的学术创新以及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效是很难实现的,学生一味地追求利益也是很难把心放在学习上的,以上这些行为都不利于高校对创新人才进行有效培养。

二、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的原因

(一)管理模式导致管理重心错位

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管理中,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相对较高。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由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教育体制决定的。我国高校一直处于中央统一集中管理模式下,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一直开展垂直化统一管理,参与到高等院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重视高等院校内部的行政方面的权利,对于高等院校来说,科层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权利不断被挤压,学术权力也因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干扰而失去了自主性和创新性。更为重要的是,趋同的管理模式令高校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办学特色,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质量缺少有效提升。

(二)科层制管理机构造成官本位观念很强

我国大部分的高等学府,其在内部管理方面的相关机构设置的都非常多,学校有校级的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办公室等,下面的各个院系又有院系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办公室等,其权利在各个部门机构分散开来。这些机构和权力的设置,都是参照我国行政机构的建制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层层管理的便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这种科层制进一步强化了官本位的观念。在官本位的思想文化环境中,教授们不再潜心研究学术和教学,而使更多地去追求行政职务的高低,这种现象会严重阻碍高校的长远发展。

三、对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的斟酌与意见

高等院校在内部实行教学管理具有行政官的情况,早就成了影响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要想使我国的高等院校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高等院校所具有的行政化的色彩有效地祛除掉。

(一)明确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改革传统的直接管理模式

高校去行政化的首要任务是将高校的自主权还给高校,实行高校自主办学、自治管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减少对高校直接的管理与控制,扩大高校自主自治的范围和领域,放松对高校各项经费的控制和项目建设的审批,根据高校性质和规模来科学、合理地确定财政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学生和社会团体组织对高校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此来突出高校的主体地位。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角色,从高校的直接的管理者转变为高校的服务者,为高校健康、平稳和创新发展提供各项服务和保障。

(二)完善高等教育立法,使学术自治跟自由得到有效保障

高等院校所具有的自主权进行有效落实,终归还得要得到国家在立法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通过立法的角度对高校进行保障,高等院校才可以充分享受到自主办学的权利,才可以对大学自治进行有效的保证。既要把高等教育的立法进行有效完善,也要制定相应的大学章程,使得高等院校的学术自由得到切实的保障。对于国内大学章程的制定来说,其要遵循的原则是不但要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对高等院校教育的各项规定,还得使高等院校的内部管理方面规范化。首先,所指定的那些大学章程所包含的内容应该以师生为主体,更条规章制度在实行上必须民主化,且要维护好老师跟学生的切身利益。其次,所指定的大学章程,其在内容上要全面的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像评定教师的职称、学生学位的授予等,同时还要使高等院校内部所具有的内部行政权力所行使的有效范围得以明确。再次,所制定的大学章程必须得到相应的教育机构的认可并通过,这样的大学章程才具有其应该有的权威性跟可实施性等方面的特点。

(三)树立大学精神,创新高校内部管理理念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其最关键的作用是进行教学以及科研,在此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服务。高校内部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学术规律和教育规律来进行,对于高等院校的行政部门来说,其实都是为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服务的。要把高校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与管理意识进行有效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重构学术自主、培养人才、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高等院校内部进行有效的治理离不开内部教学管理,要把内部教学管理所具有的行政化给祛除掉,需要归到高等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体系,通过把行政化色彩给祛除掉,来把教授治学的方式实现,使得行政以及学术所具有的权利均回到其应有的位置,真正地根据教育所具有的规律去创办学校,构建可以培养多样化相关的人才的高等院校内部治理方式。这种严重的行政化的统一管理模式下,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级、特色人才的培养。

(四)改革高校组织管理体系,使官本位思想进一步减弱

进行有效的组织创新其也可以使得高等院校在内部管理方面所具有的行政化色彩得到有效祛除,进行组织创新其实就是把行政权力进行重新建立。首先,要实施院校两级的有效管理。学习其他国家高等院校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方面的经验,采用院校两级的有效管理,可以使老师跟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调动起来,院系属于教学科研的一线,相关权利的有效下放,可以使基层的活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其次,把原有的行政机构进行有效地重新组合。明确各个行政部门应有的职责,使得各个行政部门进行有效地协作,从而使相异部门各负其责。需要合并进行有效的合并,该精简的就得精简。所设立的行政机构必须把服务教学以及学术当做其目的,使得办事的各项流程简化。再次,建立健全学术机构。从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把学术机构建立健全起来,使学术机构应有职责的得以明确,使学术机构应该有的工作目标以及方向确立出来,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发扬学术民主。

(五)扩大师生参与度,发挥师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对于教学管理来说,需要在规范以及弹性之间来确立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使得行政化的色彩得以祛除,减掉那些没必要的规范,让老师跟学生有比较大的自由空间,让老师在教学上更加自主,让学生学习也有比较多的选择权力,得把学生当做主体,把老师当做主导的服务类型的教学管理思想得以树立起来。通过研究发现,认可老师介入到学校政策的有关制定,可以有效的提升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自己的士气。老师介入到教学管理后,使得老师有了主人翁的感受,经由他们介入的那些决策能够得到有效地执行。让在校学生介入到管理决策当中,既能够使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得以提升,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方式的认同,便于决策的顺利执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及发展。所以说,让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更加透明,让老师跟学生都对其了解并参与进来,可以满足学生和老师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愿望,使其应有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祛除行政化色彩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非高校凭借一己之力就可实现的。它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尽管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的任务非常艰巨,但仍需要大刀阔斧地去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依法保障学校的学术自由权,重构高校健康积极的人文环境,抵制高校学术不端,从源头上提升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推动高校朝着现代化、国家化道路健康发展,也为医疗卫生、农林水利等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衰的行业提供有益的探索经验。

猜你喜欢

去行政化教学管理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