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训任务教学法实施难点与分析

2015-12-21冯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分析教学

冯娜

摘要:实训任务教学法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大突破,该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了教学方式方法中所必备的教学性,而且实现了其他教学方式方法所不具备的实训性。通过贴近社会超前于社会的实训,学生们的毕业之际即是其进入职场大显身手之时,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们适应社会的时间与适应职场的时间完全在校园之中消化掉了。本文即从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广泛应用与实施进行阐述,并对实施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难点加以详述,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为盼。

关键词:实训任务教学法;实施难点;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60-02

一、引言

实训任务教学法是一种目前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融入于任务之中突出的实训性而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之中一骑当先、独树一帜。实训任务教学法独创性地将实训这一通常只能在毕业以后进入社会才能接触到的过程完全融入到任务过程当中,让学生们在完成一项项任务的过程当中提前进入工作岗位。经过实训任务教学的学生们可以完全摆脱既往的“尚未毕业,即已失业”的尴尬境地,“尚未毕业,即已就业”不再是奢侈的梦想,在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帮助之下,这一切即将成为现实。然而,在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当中,却存在着诸多难点,这些难点使得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广泛应用与实施遭遇了重重阻碍,解决这些难点问题首先就要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

二、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广泛应用难点探析

(一)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广泛应用

实训任务教学法以其实务性、实操性、实训性而广受高校师生的喜爱,正在成为一种标准化教学方法而被应用到越来越广阔的教学领域之中。尤其是我国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院校对于实训任务教学法更是情有独钟,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训性将学生们与社会之间的“鸿沟”一下子拉近了,并且其超前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理念使得学生们完全可以在校园中提前至少一至三年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并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习到更多高阶的社会技能与工作技巧。我国的部分学院与大学也正在引进与应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实训任务教学法应用过程中的难点与误区

1.实训与任务不可偏废的难点。与通常认知意义不同的是,实训任务教学法是融实训与任务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训与任务一个都不能少,二者不可偏废,必须有机结合,这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是最大的难点。因为,一旦任务脱离了实训,就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任务,任务必须带有极强的实训性才能带给学生们更强的实务性与实操性;同时,实训也不能脱离任务而单独存在,否则也就不是真正的实训。实训必须与任务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训任务教学法。

2.实训任务教学法认识上的误区。首先,实训任务教学法中认识上的误区在于对于其实训性的认识误区。传统认识上将实训等同于操练与练习,其实,实训任务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完全超越了传统操练与练习的,完整与系统的教学方法。其次,实训教学方法在认识上的另一误区在于未能站在整体的高度对实训任务教学法进行诠释。实训任务教学法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的实训性,那些缺乏整体实训的简单的教学方法与真正的实训教学方法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再次,实训教学方法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片面性的认识误区。

三、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实施透析

(一)实训任务的准备阶段

实训任务确定之后,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实训活动的内容与意义,并且要在实训活动之前的实训动员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动、合作。将整个学期的实训教学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尽可能每一节课变换不同的实训形式,以达到强化学生们实训任务教学过程中人性化学习的目的,实训任务的进展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状况。虽然实训场地与场景的准备原则上应尽可能贴近工作实际,但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可以将场地与场景布置得尽可能地前卫与时尚一些,并且可以在每一节实训之后对场地与场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们的求新求变的心理。

(二)实训任务的代入与提出

每一次实训教学课程都要在开课之初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代入,一方面对既往实训可以做一个简短而又生动的总结,另一方面可以对本次实训提出新的希望与期冀。可以选择性地对参与上次实训的部分同学进行提问,以幽默、风趣的对话调节课堂的气氛,同时还可以激发起同学们对于接下来的实训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为每一节实训设定口号,并进行实训前的动员,由全体学生们高呼口号以达到激励与刺激的作用。

(三)实训任务的学生研究阶段

实训任务交代清楚以后就可以进入到学生们主宰课堂的学生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们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入事先布置的实景之中,以社会工作过程中所要求的实务进入实际的工作角色,并在工作过程中将“领导”交办的任务,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状况运用所学的知识或本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加以解决。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处理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还要拿出不止一套解决方案,择其优者而行之。在实训任务教学法的执行过程中,各组的同学可以进行组内交流,既可以实施集群式的头脑风暴,也可以各抒己见。实训任务教学法要求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分组交流、成果展示、评价、总结阶段

教师可以不限定各组之间的组间交流,各组在完成实训任务之后,可以将其成果进行录像展示,由学生们与教师共同进行评价,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可以参与学校与校际的评选。教师可以对各组进行评价,对于不足之处一定要以鼓励性的语言说出来,鼓励学生们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实训任务教学法难点分析

(一)以教材为原型,难以按照实训任务教学法加以改编

既要以教材要求为原型,又要按照实训任务教学法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编与整合,而且改编与整合的原则不仅要求贴近工作状况,还要贴近本课的知识点,同时还要求可以对以往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如果再能有点趣味性就更好。改编与整合对于任何一位传统教师而言一开始都将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对于趣味性、幽默性的要求较高,如果能融入时尚的元素与青年人喜欢的流行元素就更完美了。

(二)实训任务教学法应以“学”为主,难在人人皆可参与

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既要以实训为形式,更要把握住以“学”为主这一特征,以免将实训任务教学变成了一台舞台式的闹剧。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打造一个人人可以参与其中,人人可以学在其中,人人可以乐在其中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以“习”为基本点,“学”与“习”相互结合,“习”与“学”相互配合。

(三)既要有趣又要饱含意义,难在把握适度

实训任务教学法的难度把握看似十分容易,但是实训操作起来则会是非常有难点的部分。难度把握的意义在于,实训任务让学生们一眼看穿就令学生们彻底失去了学习与挑战的兴趣,而难度过大则使学生们自信心受挫,使他们将实训任务视为畏途,认为实训任务等同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而悲观失望,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实训积极性都将是沉重的打击。

(四)认清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难在发挥指导作用

由于传統的教学方式方法中教师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三尺讲台统治整个教室,教师在实训任务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攫取主导权,这样就会使实训任务教学法变得不伦不类。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克服惯性力量的左右,认清在课堂中只有学生才是起主导起位的主角,课堂就应该是学生们的主场,而教师所应起的作用就是引导、指导与辅助作用。转换角色在应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初期将会成为教师们的一个较难克服的难关。

(五)以新目标教授新理念,难在还给学生们一个新课堂

实训任务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实训任务教学法首先起点较高。起点高是因为实训任务教学法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较高,通过实训教学法的学生应该是入职立即可以胜任高级管理工作、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所需的人才。为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实训任务教学的课堂中以实训教学的方式教授学生们更多的知识,还给学生们一个崭新的实训任务教学式的课堂。

(六)以实训任务教学法为核心,难在将课堂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训任务教学法比以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更加注重社会实践的功能,实训任务教学法的教学几乎就是社会实践的完全复制,但是在某些方面又超前于社会实践。教学中虽然不会过分突出社会功能,但是,所有的教师都心知肚明,社会功能将是实训任务教学法中的一大亮点,交际功能虽不能作为实训任务教学法的核心,但是却是实训任务教学法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因为学生们结束校园的学习生活以后会立即与社会进行对接,社会交际功能的熟练自如与否将决定学生们未来在社会上与职场上的发展。实训任务教学法也正因此更加注重社会功能,而较其他任何教学方法来得更加实用也更加真实。

五、结语

为应对21世纪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实训任务教学法以其“针对实训,面向社会”为领先其他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旗帜鲜明地将学习性、社会性、实训性、任务性、实操性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21世纪职场的进阶之门,21世纪的实训任务教学法将引领学生们走向人生未来的辉煌!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刘增厚.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

[3]张孝忠,周慧兰.强化实训教学,优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J].职教论坛,2004,(02).

[4]吉晋兰.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环境教育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5]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

[6]赵晶.任务教学法在雅思阅读中的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分析教学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