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5-12-21张安平吕立孙建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教学质量

张安平 吕立 孙建强

摘要:“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是一种创新型的合作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培养青年教师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则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缺陷,诸如个别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课程,指导老师不熟悉授课内容等。这些问题可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入小组间竞争机制、完善考评机制、教师加强对所授内容的自学和学生互动来解决。

关键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合作性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48-03

一、合作性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社会理论学家奥尔波特、沃森在二战之前就对合作性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而在当代西方教育领域,合作性学习模式已被广泛运用[1]。

国外开展合作性教学的资源比较丰富,无论从人力和财力上都有保障。首先是师生比低,如普林斯顿大学为1∶5,哈佛大学为1∶8,耶鲁大学为1∶5;其次是班级规模小,一般小于20人的班级占70%,而大于50人的班级不到10%[2];而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教学资源缺乏的现象,学生过多,教室数量不足,设备落后等,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障碍,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教学模式则可以在尽量小的占用教学资源的前提下,达到合作性教学的效果。

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实践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分为两部分,先是以大班形式授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再是以小班形式进行研讨,在小班中一般以4~5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而这种教学模式需要组建一个多人的教师团队,一位为授课教师,主要负责大班教学,其他教师则负责带领小班进行研讨,对学生进行监管与指导。

1.大班授课。大班授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要有层次性,还要有针对性[3],不需要对每个知识点都详细讲解,而是讲知识的背景、讲重点、讲难点、讲热点,将大量的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工作交给学生课后去完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4]。而在教学方法上,大班教学应尽量避免使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知识,这样也有利于小班讨论的开展[5]。

2.小班研讨。通过大班授课,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研究相关课题的基础,小班研讨的课题在大班授课结束后由授课老师布置给学生,通常学生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用于查阅资料,准备研讨内容,构思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每个小班又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配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比较

1.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当前我国高校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形式,而授课教师通常是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了解。由于大班学生人数过多,教师每次授课只能保证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学生上课的方式就是听课和记笔记,很少有机会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见解,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极大的降低了教学效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产生疲劳感[6]。

此外,多媒体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中,其简便直观的特点受到许多教师喜爱。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课堂内容,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多媒体教学会使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增加,然而当教学速度提升后,学生会产生应接不暇的情况,没有时间记笔记,消化课堂内容,反而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7]。

2.“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方式的优势。“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合作性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一些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如下一些优势:(1)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大班授课结束后,授课老师都会布置相应的研讨题目,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发挥空间,比如要求对某一类污染提出治理方案,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该类污染的各种治理方案,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并给出理由。题目本身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也使得“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区分开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的教学模式则是促使学生主动寻求知识。在研讨课上,每个学生都会展示自己的方案,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新意的观点,展现出学生创新的一面,并起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2)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研讨课的前期准备阶段也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提炼资料中的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一份PPT或口头表达材料,这就起到了锻炼学生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而学生通过讲述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而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又可以培养学生一种交流、共享的意识,激发出每个组员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3)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诸如概论一类的课程,涵盖了该学科领域多方面内容,如果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仅仅由一位教师授课,很难保证授课质量,因为很少有教师精通各个领域的知识,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擅长领域。因此,通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让每一位老师能够主讲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优质。而在研讨课上,由于每个班学生的人数受到了控制,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与教师交流,提高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4)增加青年教师的经验与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与青年教师合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给予青年教师向合作教授学习的机会,青年教师先观察合作教授上课,然后和学生一起對上课内容、方式等进行研讨,进而和合作教授交流教学内容与方式,以丰富自己的师范技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课程的教学,集思广益,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8]。

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性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每位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分工来到达学习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会承担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发言讨论任务,而其他积极性较低的同学则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不会去主动查阅资料,准备研讨内容,到了研讨课上,也只能是作为一名旁观者,没有自己的观点,很难参与到讨论中来。几次研讨课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没有学到专业知识,反而养成了“搭便车”的不良习惯,这不但影响到这部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也会降低其他原本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

2.考核压力减小,造成部分学生不重视本课程。“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习过程。期末成绩中,平时表现的分数占的比重会增加,弱化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考试压力的减小使得部分学生不注重知识的学习,消极对待本课程,在研讨课的准备阶段,不会主动去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往往都是采取应付了事的消极态度。

3.指导老师不熟悉授课内容和研讨班具体情况。研讨课时,每个班都会有一名指导老师,但是每次研讨主题都是不同领域的问题,一位教师很难精通所有领域的问题,这就使得指导老师可能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此外,指导老师并不是每次参与理论授课,对实际教学内容和研讨班具体情况掌握不够,增加了在研讨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难度,有时研讨课的问题和结果难以及时、完整地反馈给主讲教师,不利于教学互动和提高教学效果[2]。

五、“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授课教师在选择研讨课主题时,应选择热点的议题,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热情,并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可以展示出自己个性的一面。其次,研讨课时指导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小组之间的竞争替代传统的个人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但可以引入到研讨课堂,还可以在理论授课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测验、论文等各个环节中进行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8]。

2.完善考核评定机制。丰富考核方式,完善考核制度以确保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评定机制也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考核方式要注重多样化,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目标,课程成绩可以由小考、抽测、期中考试、作业、论文(作品)等多种考评方式的成绩共同组成,从而减少“搭便车”现象,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学习[2]。

3.加强指导老师自身素质。指导老师在每次参与研讨课之前,同样也需要对将要研讨的主题进行深一步的了解,确保可以在课上为学生答疑解惑。此外,指导老师要增加与授课教授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这样才可以合理安排每次研讨的内容与深度。

六、展望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新型的合作教学模式既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现状又能取得小班教学的良好效果,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9],还可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是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缺乏,学生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不足的途径之一。虽然该教学模式当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通过不断地完善与改革,有望成为一种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教学模式,值得在高校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Gilles,R.M.,& Adrian,F.(2003).Cooperative Learning: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Outcomes of Learning in Groups. London:Farmer Press.

[2]朱艳敏,陈超.“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合作性教学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1,(23):62-63.

[3]贝洪俊.合作性教学的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财务会计学》教学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1),22:102-105.

[4]张振安.高校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教学模式探索[J].才智,2012,(21):258-258.

[5]娄勇华,郭承书,梁顺堂,等.谈实现高校环境教育目标的途径[J].环境教育,1998,(3):21-21.

[6]蒋士会.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的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4,(1):27-30.

[7]吴芳.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分析[J].信息技术,2013,(12):233-233.

[8]王学渊.“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在经济思想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8):43-46.

[9]蔣笃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想课堂的建构——论“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课堂教学改革[J].河南教育,2010,(8):23-24.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