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我们该报道什么?
——从灾难新闻报道看受众需求变化

2015-12-21

科技传播 2015年19期
关键词:氰化钠灾难性科技日报

刘 垠

科技日报报社,北京 100038

面对灾难性突发事件,我们该报道什么?
——从灾难新闻报道看受众需求变化

刘 垠

科技日报报社,北京 100038

灾难性突发事件有着与生俱来的新闻价值,灾难的突发性、严肃性、重要性,不仅考验着媒体人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报道,以满足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拷问着媒体的社会责任,如何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找到自由与伦理的平衡。在直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公众经历了从震惊到猜测,从种种质疑到权威回应,从愤慨到理性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媒体报道的重点。成功的灾难性报道,对于正确抢险救灾、克服公众恐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灾难性突发事件;灾难新闻;受众需求变化

1 疑云重重 谣言止于信息通畅

灾难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公正、客观、及时的报道,不仅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灾情、政府获取相关信息、社会组织启动应急预案,也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荆州市监利县大马洲水域翻沉,造成442人遇难;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数据显示,165人遇难,8人失联……

粗略梳理2015年这三起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新闻报道无一例外地循着公众心理变化的曲线深入推进,直面猜测、回应质疑、呼唤理性。

以天津港爆炸事故为例,什么原因导致爆炸,伤亡情况如何;海瑞国际仓库中,有什么样的危险化学品,存量多少、品种几何、危害多大……在重大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第一个阶段——信息(事实)传播阶段,是读者最需解渴的时刻,谣言也最容易在这个阶段产生。而这时往往也是采访最困难的时刻,不管是从现场突围还是后方突击。

笔者大致对几家纸媒进行简单梳理,从8月13日-15日,媒体基本对公众关注的话题以采访专家结合现场的情况发问,这意味着事故刚发生的一两天内,大家都是依据现有事实推断爆炸源、污染物等焦点问题。

8月14日,《科技日报》刊发《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 三大谜团待解》的文章,从爆炸源、污染物和仓库选址角度,请化工领域专家和安全专家从现有报道进行解读并推测成因;同日,《中国科学报》的报道为《吾人问“津”:灾从何来》;而《中国青年报》在15日的报道中,面对公众关注的焦点再次发问——《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四大疑团仍待解》,什么原因造成消防员重大伤亡,事故现场到底有哪些危化品,涉事企业的安评报告何时公开,到底是什么引发爆炸?

随着现场信息的不断更新,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疑问在不断出现又在不断被解答,谣言在不断被转发又不断被击破。

8月15日,微信圈疯传一条“在塘沽爆炸核心区域附近方圆两公里内人员全部撤离”的消息。当天下午,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局长周天在发布会上回应为不实信息,政府没有组织撤离。

另一个蛊惑人心的谣言是,“700吨氰化钠泄漏毒死全中国人”,据称瑞海公司在现场存放了700吨氰化钠,而且它们已在爆炸中全部失踪。《科技日报》第一时间在网站上抢先发布独家消息进行回击,经爆炸事故现场消防专家确认,700吨氰化钠已找到,且尚未发生大范围泄漏,专业人员正对氰化钠以及可能含有氰化钠的土壤进行回收处理。

显而易见,在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政府及时公布现场调查进展,再加上权威媒体的发声确实起到了“安神定心”的作用。这种上情下达、互通有无的信息公开,产生了无可替代的公信力。

2 回应质疑 该递真相时别递纸巾

随着信息的公开,人们期待能知晓更多真相。如同网民所言,该递上真相时,别忙于递纸巾。面对灾难,媒体不仅是沟通民众和政府的媒介,针对公众疑惑和专家疑问,要能提供公正、客观、权威的信息,履行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于是,灾难性新闻报道来到第二个阶段——知识传播普及,包括灾难事件的问答、解释,以及对事件的反思和观点交锋。如今,衡量一个报道的标准可能不是它有多少信息转变成了观点,而是看它的信息中知识含量有多少,往往知识含量越高,信息的说服力就越强。

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既是一个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也是一个危机事件。这赋予新闻报道更集中的知识传播色彩,比如沉船报道中有关逃生和船舶应急的相关知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及时跟进事件报道,不仅有新闻集纳、回答问题,还有事件过程梳理和漫画故事,较好地兼顾了救援报道和人文关怀。

同样在知识传播阶段,信息的不确定性减少,知识的疑问分量增加。天津港爆炸事故中,仓库的环评和安评是怎么波澜不惊的被通过?我国危险品存放是否存在问题?相应的监控和管理是否缺位?

另外一个质疑是, 消防员的专业化,以及反思科技能否为消防助力?

无数惨痛事故告诉我们,消防员的专业化是成功处置灾难的重要保障。《科技日报》早在8月14 日就刊发《浴火奋战,除了血肉之躯能否依靠“钢筋铁骨”》的报道,从科技角度探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能否在消防救灾中发挥作用,并剖析了“钢铁侠”为何不能大展拳脚的现实原因。

巧合的是,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一天后,距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约40英里的一个化工厂也遭遇连环爆炸。后者未导致人员伤亡,“防御性灭火”的原则引人深思。

据当地新闻网站khou.com报道,蒙哥马利县消防局长吉米·威廉姆斯事后表示,该消防团队有可能先等火势减弱才开始正式灭火,以防燃烧物中涉及危险化学品。“有时候最好的进攻策略就是不进攻”,威廉姆斯说,“他们不想让消防人员置身危险境地。”

3 回归理性 细微处显人文关怀

随着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发酵到逐渐平息,人们的关注情绪不再那么焦躁,更多的是恢复理性后的思考;媒体的视线也转向更细微、更具人文关怀的角度。比如,天津港爆炸事故后,降水是否会对爆炸事故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爆炸核心区形成的水坑含有氰化物如何处理,受灾民众如何救治、善后,乃至家园和心理重建,也是舆论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受损小区的理赔修缮成立专门的服务中心,过渡期间的租金开始发放;根据市场购买服务的原则,聘请第三方由业主自选进行评估鉴定,评估后依法依规给予理赔……在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问题面前,一个个对应之策不慌不忙地予以应对,人们多日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

剖析这三起灾难新闻报道,我们看到了媒体报道的变化和进步,从抢新闻、拿头条,到尊重生命的理性回归。也许有人说,媒体对“东方之星”沉船背后的故事挖掘不够,或者说是报道的情感表达不到位。但是,尊重受访者意愿、不消费家属苦难,让我们避免了更多的煽情和对受灾者的二次伤害。

灾难面前不仅有新闻伦理,更要有人文关怀,美国和日本媒体的做法值得借鉴。

针对2013年波士顿爆炸案,美国NBC《晚间新闻》尽量淡化伤亡惨状。尽管爆炸画面反复播放,但总采用远景镜头,不去刻意放大血肉模糊的场面。在采访中,也尽量避免让伤者回忆爆炸现场。大量的新闻特写,表现了灾难之中人们坚强、乐观、互助的精神,传播了受害者的力量和这座城市的温暖。

而日媒关于地震报道,NHK以稳重、沉着、冷静,追求准确、客观的“绅士般”报道风格为人称道,“NHK的报道会让人收敛焦躁情绪,去学习思考和判断”。翻阅日媒关于频发的地震报道,有着平衡客观、关注细节,保护隐私、稳定民心,尊重生命、关心人类的特点,其报道的重点是“一切为了受灾者”,并根据地震灾害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受灾者提供不同的实用报道。

显然,在突发灾难事件中,紧盯受众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回应社会聚焦的每项关切,是媒体既能妙手著文,也能肩挑道义的关键。

G2

A

1674-6708(2015)148-0006-02

刘垠,科技日报新闻中心记者

猜你喜欢

氰化钠灾难性科技日报
氰化钠片剂冷却系统分析
科学家说地球变暖速度比以前认为的要快,而避免灾难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将结束
如何从人文主义视角报道国际科技新闻
《科技日报》:地下水变“能量水”卖出天价警惕披上科技马甲的新式骗局
高氰耗金矿矿浆浓度条件试验氰化钠浓度控制方法探讨
韩揭示食欲调节生物学机理
氰化钠及其处置的十问十答
《科技日报》报道长江科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
令人谈之色变的氰化钠
综合发力 化解灾难性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