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善若水”是一种信仰

2015-12-20李宗新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5年8期
关键词:上善若水基本特征不争

文/李宗新 编辑/吴冠宇

“上善若水”是一种信仰

文/李宗新 编辑/吴冠宇

【主持人推介语】

“上善若水”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子名言,在家中、在办公室,甚至在服饰上,都会经常看到这四个字的书法作品,但当我们深入探讨时,却发现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对“上善若水”的解释,甚至相当数量的人对此一知半解。当前,我们国家正在迎来中华复兴的美好时代,而首先要“复兴”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和传承,“上善若水”的思想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文化专家李宗新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对“上善若水”的意义、特征、表现和效应均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其古往今来的发展予以了客观解释。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对当今人们精神世界的构建与洗涤,力图帮助人们找回迷失的信仰,相信这篇文章能予我们以启发,解决一些思想和知识上的困惑。

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的广西德天瀑布。 摄影/彭华/东方IC

“上善若水”是当今社会上最广泛运用的语言之一,是从文化的意义上讲述水特性最精辟的至理名言,是以水喻德、赞扬水美德的经典哲言,是一种尊重水、敬畏水的民族信仰。当今,继承和坚定这种信仰,不仅对了解中华水文化的精髓,繁荣和发展中华水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的意义。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极其精炼的50个字把水、善、道三者融为一体,诠释了“上善若水”的深刻含义。不仅颂扬了水的美德,其中还浓缩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伦理观念。因此说,“上善若水”是一种尊重水、敬畏水的民族信仰。

“上善若水”的“善”

“上善若水”,就是说善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为弄清什么是“上善”,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善”?“善”是伦理学中与“恶”相对立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华文化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善,有着丰富的含义,如善良、善心、善意、善举、友善、和善、善为等高尚的品德和品行。善,还包含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包容之心等良好的心态。

善良是人品高尚的关键要素,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即有善良之心的人一定有许多喜庆之事,有邪恶之心、敌交过多的人一定有许多遭殃之事。道教精典著作《太上感应篇》中的“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即指善良友善之人一定会有好的报应;又说“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就是说,心中起了善念,善事虽然还没有做,但吉神已经跟随着他;心中起了恶念,恶事虽然还没有做,但凶神也已经跟随着他。其实,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所以,要存善心,兴善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坦然安详做人的境界。而做了恶事或有恶念,心灵总是不得安宁。因此,“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被视为人的天性,对“善”的追求成为绝大多数人共同的信仰。而水若是“上善”,则理应是人们共同的更高信仰。

“上善若水”的基本特征

“上善若水”之所以是人们共同的更高信仰,是因为“上善若水”具有一些重要的基本特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些话就是讲“上善若水”的基本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善利”、“不争”、“处下”及“似道”这四个方面。

“善利”,即水善利万物,是讲“上善若水”的首要基本特征。对水的善利性我国的古代先哲有许多论述。如《管子·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这都是在说水是世界的本原,是万物的始组,是万物真正的依托,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文中还提到了水“集于诸生,故曰水神”,这个“水神”为历代人们所供奉和信仰。《淮南子·原道训》说无水“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也就是说,万物得不到水的滋养就不能生存,百事离开了水就不能成功;水包容众生而没有偏私,恩泽万物,不图回报;使天下富足而自身不枯竭,德泽遍及百姓而自身没有耗损。这些都高度评价了水哺育世间万物,周济天下,却不向万物索取,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

云南梯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美轮美奂,绝美曲线成就千年仙境,鬼斧神工好似大地雕刻画。 摄影/常旭/东方IC

“不争”,作为“上善若水”的又一个重要基本特征,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多次提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从这些言谈之中可以看出老子赞扬了水默默奉献却从不争功,也不张扬自己的品格;也提出正由于水从不去争名逐利,所以才没有怨咎、过失和罪过。老子将水的“不争”之美德引申为君子圣人之涵养,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曾说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费始”,第八十一章中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都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无为”与“不争”并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顺应自然,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发展,是无为而无不为。

“处下”,即“处众人之所恶”,是“上善若水”的第三个重要基本特征。这是讲水总是处于别人不愿去的低下的地方。《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把“处下”作为成为圣人和高尚之人的一条重要标准,认为圣人应该把众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这样人与人才能友好相处,人与自然才能融为一体;也就是教导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这样才能为自己留出更大的空间。

“似道”,即水“故几于道”,就是说水最接近于“道”。这是“上善若水”的最高基本特征。老子讲“上善若水”实质上是以“水”论“道”。老子是最早把“道”作为哲学主要范畴的思想家,并以“道”作为他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和中心观念,建立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老子将“水”与“道”并置,因此“似道”是“上善若水”的最高基本特征。为什么水“几于道”呢?

上面所说“上善若水”中的“善利”、“不争”、“处下”,不仅仅是水德的基本特性,也是老子“道”的重要表现和基本特征。水是“道”的具象和实体。那么“道”是什么呢?《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是指在形体之上的、抽象的、不可感观的,又是可感世界存在的根据。《道德经》多次论道,“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者,万物之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难看出,“道”是万物的本源,是客观存在而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语言来表述的;是惟恍惟惚、难于捉摸的。后者则与水的特性非常相似,这样就用水把“惟恍惟惚”,玄而又玄的“道”具体化,形象化了。

老子便借着与“道”最为相似的水,来直接论“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道”是不可见的虚体,但它的作用却无穷尽,好似汪洋大海永远装不满。它又像深渊那样的沉邃,是万物的宗室。这里的汪洋大海和深渊,无不指水而言。而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流都要流归于它。

中国道教胜地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楼观台。 摄影/彭华/东方IC

“上善若水”的主要表现

老子论“上善若水”,曰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主要表现。

“居善地”,即水善于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地方,引申为圣人君子之道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水不是向高处走,而是向低处流,大海是它的归宿。它启示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自身的位置,否则就会为自己带来灾乱。《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官名利禄荣华富贵,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而这些人往往会因为自身德行的缺失,让名利富贵成为一枕黄粱。

“心善渊”,即水的心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包容大度。做人要像水一样清澈平静,才能心若磐石不易受外界诱惑和影响,提升心灵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做人要像水一样包容大度,才能拥有广阔的胸怀,做到有容乃大、包容多样,不狭隘封闭、小肚鸡肠。

“与善仁”,即与人交往要有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与人交往,要像水一样,真诚、友爱、无私、厚道,有爱人之心,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对强者,还是对弱者都能待之以仁爱之心,就可得众之力,无所不成。

“言善信”,即说话要恪守信用,要讲诚信;要像水一样,说到做到,流到声到,不虚伪,不欺世盗名。“一诚天下动”,诚信是人立身之本,“轻诺必寡信”,一个失去诚信的人在世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

“正善治”,即以正、善之道治理国家。“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就是说用“几于道”的水原理治理国家,就像烹小鱼一样,不用费力,这样鬼神也不会伤害人民。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政治清明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这样民众就不会受到伤害,就会民富国强。

“事善能”,即做事要善于发挥自身的能力,能办事、会办事。水有多方的能力和能量,如饮用、灌溉、发电、洗涤、观赏、调节等,它从不失职。人的能力有大小,对人民大众有利的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努力去做,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才符合“事善能”的法则。

“动善时”,即做事要善于把握时机。任何事业要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天时”。水就能很好地把握时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机,总是厚爱那些有梦想、有目标、有理想的人。因为他们懂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道理。

信仰的效应

综上所述,“上善若水”具备“善利”、“不争”、“处下”、“似道”的基本特征,又有多种“上善”的表现。这些在人们的心理上都是神圣的,因而“上善若水”应成为一种自然和社会的法则,人们的一种崇高信仰。

信仰,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以及某种自然现象的极度敬畏、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的对象也是崇拜的对象,是人们精神寄托和道德选择的坐标。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动力,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是人生路上的“灯塔”。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仰,就会失去心灵的约束,在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会放弃道德和良心,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做出一些违背自然和社会法则,甚至丧尽天良的事情。

老子借“上善若水”论述圣人君子之道,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治国。几千年间,中国古人始终将“上善若水”的奉为德行之规矩。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上善若水”在阐释传统道德的范畴之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今社会,“上善若水”要求人们爱水、敬水、畏水,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功利面前要经得住诱惑,不能为一时发展,放弃了整个生态的长久可持续性。如果违背了“上善若水”法则,许多地方就会出现乱砍滥伐、乱采滥挖,导致山洪、泥石流频发等情况,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一条河流在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九曲十回、河岔港湾。而人为过度的“渠化”,则使河流失去了天然的调节功能,加重了干旱洪涝危害。更有甚者,由于私欲的恶性膨胀,或贪污挪用巨额工程款项,或偷工减料,造成祸国殃民的严重恶果。这些都是对“上善若水”法则丧失信仰付出的惨重代价。

总之,只要我们坚守“上善若水”的信仰,就能引导人们有水一样的美德,人与人友好相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山青水绿、海晏河清、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愿景就会实现。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就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猜你喜欢

上善若水基本特征不争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涉核项目邻避风险的基本特征、演化逻辑及防范策略
张之洞的“三不争”
上善若水
艾草
上善若水(之三)
不争与争
上善若水
杨三明:上善若水,求变者通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