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使用中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

2015-12-19董文琴史浩锐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输液器滴管重力

余 海,王 苓,董文琴,史浩锐,刘 敏

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使用中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

余海,王苓,董文琴,史浩锐,刘敏

目的:推进一次性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在临床中的优化应用。方法: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滴数欠准确、脉冲信号压迫橡胶管、墨菲氏滴管液面不断下降、输液机误报警、电压不足、流速控制元件未完全压入压液传动槽等问题进行汇总,并针对这些问题对该装置进行设计优化。结果:优化后的野战智能输液装置操作简单、性能更稳定、可靠性好。结论:经过野战和平时急救验证,该装置能实现预期目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智能输液机;改造;升级

0 引言

作为一种既能适用于野战条件下的救治输液,又适用于各类医疗条件,如液体放置低位、水平位、手提、肩背、行走均免吊挂的可调控的便携式智能输液装置——一次性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1]配套研发,前期通过临床验证、伦理论证,已小范围投入临床使用,经过使用单位调研、专家咨询、总结分析等手段,该装置已基本满足临床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我们针对这些不足在设计上予以优化升级,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现报道如下。

1 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装置及使用现状

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在投入临床使用5a以来,不论在平时还是在野战条件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也并非完美无缺,所暴露出的问题不是人为操作失误,而是产品设计存在死角,虽然只是个案,但也须引起重视。经过统计,产品主要在滴数存在误差、偶有空气误报警等方面存在较明显问题,需要进行优化改进设计。

1.2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与智能输液机存在的具体问题

(1)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滴数欠准确。经过现场测量,误差在±4滴,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尤其对需精确用药量的患者。

(2)偶尔出现脉冲触发电动机挤压橡胶管的情况。此情况会导致控制元件的橡胶管无液体输出或橡胶管未能及时恢复原状,影响输液滴数的准确性。

(3)墨菲氏滴管问题。临床工作人员反映,当连续输液换瓶时,墨菲氏滴管液面不断下降,以致无法连续输液。

(4)输液机存在误报警问题。临床输液中>4%瓶次出现空气报警,但经检查并未发现输液导管中有空气的存在,增加了临床的工作量。

(5)电压不足时,电动机产生的动力不足,也会造成滴速欠准确。

(6)流速控制元件未完全压入液体传动槽时也会影响输液滴数的准确性。

2 优化对策

(1)经分析,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滴数欠准确的主要原因与流速控制元件上下单向阀活塞的口径大小有关[2](如图1所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又进行了反复测试改造,其口径的精确度达到±0.1mm(如图2所示)。改造后已在临床正常使用(如图3所示),现滴数准确率达99.95%,滴数欠准确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图1 流速控制元件结构图

图2 优化后的流速控制元件实物图

图3 优化后消毒包装待用的一次性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实物图

(2)针对偶有脉冲信号触发电动机挤压橡胶管造成的控制元件的橡胶管无液体输出或未能恢复原状的问题,我们经检查分析排除了脉冲信号和机械压力的问题。后又仔细检查,发现滴数控制元件中橡胶弹性等质量出现问题。将原有单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材料改为弹性PVC混合少许硅橡胶制作而成的特殊塑料管,上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3)墨菲氏滴管问题的解决方法:因原来流速控制元件单向阀活塞只允许液体单向流入或流出,当连续输液换瓶时,必使墨菲氏滴管液面不断下降,以致最后无法连续输液。我们在墨菲氏滴管顶端开设一侧孔(如图4所示),借以调节液体单向流入或流出时墨菲氏滴管液面的调整,也有利于临时加药,效果良好。

图4 墨菲氏滴管顶端开设一侧孔示意图

(4)空气传感器遮光板安装存在误差或是个别遮光板安装的稳定性不够造成临床出现错误的空气报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机壳上的2个空气传感器重新设计遮光板,用于防止太阳光线造成的探测失误。一个空气传感器用于探测输液瓶和弹性压缩管之间的输液导管中是否有空气通过,另一个用于探测墨菲氏滴管和手调器之间的输液导管中是否进入空气,双重报警通道防止空气进入,提高安全性。

(5)电压不足,使电动机产生的动力不足,造成偏心同步皮带轮传动乏力,同样也会造成滴速欠准确(误差为±4滴)。我们在电动机上设计同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安装在机架上的偏心同步皮带轮连接传动。该偏心轮位于压力滑块的通心开口内,其一端伸出有凸状顶杆,使一端的凸状顶杆根据设定的分钟滴数不停地每隔一定的时间对泵式输液器弹性压缩管的外管壁施加压力,弹性压缩管内的药液就不停地被连续挤压出一滴的量,实现点滴效果(偏心轮旋转360°完成一滴出一滴进的做功循环)。

(6)在安装手法上要注意将流速控制元件完全压入液体传动槽,以免因人为操作手法影响输液滴数。

3 优化改进设计后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紧密结合野战智能规范化设计的指导思想,针对相关的问题展开优化设计,所研究成果不但优化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护理人员观察输液效果的劳动强度,也方便了患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野外急救、野战急救中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实现了机、瓶一体,真正起到了便携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战时有限环境的空间利用。

4 结语

我们最初的设想是只要求任一体位或输液瓶放在任一位置均能实现正常输液[3]。经过不断创新换代,形成现在这种比较先进的,集声、光、电于一体科技含量较高的输液机,而且实用性强、造价低,经过临床的初步验证,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比较满意,又经过野战和平时急救验证,均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该输液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其性价比高,是平战结合实用性较强的输液装置,已获得2014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临床上是否可以逐步替代传统重力输液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总结。该输液装置作为现代护理比较先进的工具之一,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1]黄昭穗,刘敏,魏培德,等.实用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7):14-16.

[2]刘敏,魏培德,黄昭穗,等.一次性便携式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9):86-87.

[3]刘敏,钱印榕,董正林,等.介绍一种便携式自动恒压输液机[J].医疗卫生装备,2003,24(3):48.

(收稿:2015-01-20修回:2015-04-2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vity-and-pressure type of infusion and intelligent transfusion device

YU Hai,WANG Ling,DONG Wen-qin,SHI Hao-rui,LIU Min
(The 92nd Hospital of the PLA,Nanping 353000,Fujian Province,China)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gravity-and-pressure type of disposable infusion and intelligent transfusion devi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The problems dur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inaccurate droplet number,false alarm,undervoltage and etc.Then the optimiza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Results The optimization gifted the device with easy operation,stable performances and high reliability.Conclusion The device can meet the desired requirements,and thus is worthy popularizing clinicall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10):120-121]

gravity-and-pressure infusion device;intelligent transfusion device;modification;upgrade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6;TH777A

1003-8868(2015)10-0120-02

10.7687/J.ISSN1003-8868.2015.10.120

南京军区2012年度后勤科研项目课题(CNJ12C010)

余海(1972—),男,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yiwuchu@163.com。

353000福建南平,解放军92医院(余海,王苓,董文琴,史浩锐,刘敏)

刘敏,E-mail:lm18950009388@sina.com

猜你喜欢

输液器滴管重力
重力消失计划
滴灌浇花器
输液器的秘密
重力性喂养方式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重力之谜
牙签变星星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门诊输液室精密输液器的临床使用体会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