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的疗效评价

2015-12-19张康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根管选择性神经

张康鑫

河南鹤壁市人民医院骨科 鹤壁 458000

腰骶神经根病是一系列由腰骶神经根受损而造成的疾病总称,致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黄韧带肥厚、小关节肥大等压迫腰骶神经根,最常见的病因为椎间盘突出[1]。本研究采用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将患者的神经根管进行分区,并根据各区狭窄进行选择性减压,以分析该手术方法治疗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1—2014-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骶神经根病患者56例,纳入标准:(1)表现出腰骶神经病的临床症状;(2)经常规保守治疗6~8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3)经MRI或CT 检查发现神经根管内出现压迫,影像学检查结果狭窄节段同临床表现基本相符[2]。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3~75岁,平均(48.73±8.56)岁;病程1~57个月,平均(18.52±6.27)个月;首发病症:腰 痛8 例(14.29%),臀部疼痛7 例(12.50%),肢体乏力12 例(21.43%),肢体麻木15 例(26.78%),下肢疼痛14例(25.00%)。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与麻醉:患者术前均行MRI或CT 检查,与其他辅助以明确病变节段。术中患者取侧卧位,使脊柱与膝、髋关节弯曲,增大椎板间隙的宽度,使腹部悬空,以利于手术操作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采用硬膜腔麻醉方式。手术入路:根据术前确定的病变节段作长约3cm 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与筋膜,剥离骶棘肌,暴露椎板与小关节,切开黄韧带。手术操作:使用骨刀去除上关节突的1/6~1/4以及下关节突的1/5~1/4,形成一小骨窗,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椎板与肥大的关节突,尽量保留关节突的外侧部分,以保持稳定性。对侧隐窝狭窄的患者,注意同时切除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及后纵韧带骨化、突出间盘,接触其对硬膜囊与神经根的压迫[3]。减压后,使神经根移动0.5~1cm 为宜,放置引流管,关闭伤口。减压范围的选择与方法:根据患者神经根管的不同狭窄部位选择合适的减压范围与方法。对于入口区狭窄者,可使用咬骨钳或骨刀切除关节突的内侧面,上关节突的1/7与下关节突的1/3,注意保持稳定性;对于中间区狭窄者,要注意其中的骨根神经节,使用骨刀切除上关节突以及峡部前半部,以获得减压;对于出口区狭窄者,可选择性切除内侧关节突与峡部后再摘除椎间盘。术后处理:术后应用常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给予镇痛药物以进行早期的抬腿及腰背肌训练,提高近期与远期疗效。患者要严格卧床休息,24h后拔除引流管,之后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床上训练,术后7d在腰部支具保护下可下床活动,3~4周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与正常行走,4~6 周去除腰部支具。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切口长度。所有患者术后进行为期1a的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术前及术后2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评定ODI与VAS评分,术后2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评定Macnab优良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阶段的ODI、VA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后各阶段Macnab评价优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56例腰骶神经根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达100%。手术时间35~68 min,平均(45.74±6.32)min;术中出血量25~140 mL,平均(60.58±12.37)mL;手术切口长度3~5.5cm,平均(3.85±0.42)cm。

2.2 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ODI、VAS评分比较 术后OD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ODI、VAS 评分比较 (±s)

表1 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期ODI、VAS 评分比较 (±s)

时间 ODI/% VAS 评分术前61.73±8.25 7.15±1.08术后2周 27.24±6.47 1.37±0.64术后2个月 24.85±6.17 1.21±0.73术后6个月 25.62±7.08 1.16±0.78术后12个月26.33±6.52 1.25±0.69

2.3 治疗后各时期Macnab评价优良率比较 术后2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Macnab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56例患者中5例出现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92%。其中一过性感觉减退3例(5.36%),一过性肌力降低1例(1.79%),经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后恢复;切口表面感染1例(1.79%),经抗生素治疗后恢复。未出现椎间隙感染、椎间盘炎、血管损伤、硬脊膜破裂、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表2 治疗后各时期Macnab评价优良率比较 (n)

3 讨论

腰骶神经根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引起的腰骶神经根病较为常见。腰骶神经根病多发于25~55岁人群,临床症状有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困难等。腰骶神经根病患者的共同症状是神经通道狭窄,刺激神经根引起各种疼痛,因此对神经通道解剖结构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4]。

由于神经组织的耐受压迫和变形能力较强,同时还具有代偿功能,保守治疗对于治愈腰骶神经根病往往效果不佳,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解除神经根压迫。全椎板、半椎板切除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段,同时结合融合固定技术维持正常功能,由于减压范围较大,往往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破坏脊柱的生理功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为尽可能缩小减压范围,需要更加针对性地实施手术,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中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是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选择神经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操作,分为入口区、中间区和出口区三部分,选择性操作的关键是根据神经根管的不同分区选择性手术,对于保护患者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不仅能有效减轻神经管压迫,且最大程度缩小减压范围和减少创伤,保护脊柱功能不受影响,值得推广使用。

[1]焦劲松,严莉,汪仁斌,等.腰骶神经根病的神经传导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6):323-326.

[2]周恒星,冯世庆,宁广智,等.直视下选择性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骶神经根病的疗效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7):689-694.

[3]赵成毅,刘少喻,李青,等.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1):1-3.

[4]孔梅,夏好成,许蕾,等.SPACE 在诊断腰骶神经根病变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4,29(10):1 217-1 210.

[5]刘军,张晔,许向东.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60-61.

猜你喜欢

根管选择性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选择性听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神经”病友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Design Method of Equipment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ndardizatio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