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联合院内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5-12-19严邱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1期
关键词:脑出血病情高血压

易 瑜 严邱英

四川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1)急诊科 2)妇产科 攀枝花 617067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脑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1]。脑出血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助,其预后与救治是否及时关系密切。因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尤为重要。适当的院前急救不仅能为院内救助争取更多的时间,也能够降低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2]。同时,在院内急救中通过设立脑出血患者的绿色通道,尽量缩短脑血管患者的就诊时间,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本次研究则通过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相结合的方式,争取短时间给予患者最全面的治疗,以观察其救助模式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4-2014-04 于我院诊治的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 例。观察组83例,男40例,女43例;年龄36~75岁,平均(62.17士7.26)岁,平均体质量(64.23±7.89)kg,基底节出血48例,脑室35例。对照组81例,男39例,女42例;年龄34~77岁,平均(62.56士7.71)岁,平均体质量(65.02±7.67)kg,基底节出血48例,脑室35例。入组患者均经头颅CT 检查后确诊,具有头晕、头痛、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典型临床表现。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国际急救法标准对患者进行救治[3]。观察组采取院前及院内急救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院内急救治疗。

1.2.1 院前急救措施:医务人员达到现场后观察患者的意识、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情况等,询问家属以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等,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患者的通气量,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伴呕吐患者头偏向一侧以清理口腔异物并吸痰,并取出义齿等可能阻塞呼吸道的物体。条件允许时可对部分有需求患者行机械通气,情况严重者可在转运途中行气管插管,并注意气管插管的操作规范。确保周围环境安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恰当的教育指导和心理干预,避免患者因情绪激动引起的颅内压及血压升高,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院前急救过程中,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据“三查七对”原则对药品进行核对,保证用药的安全。在救护车转运医院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护理,建立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并对患者瞳孔、意识等进行密切观察。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须定时培训,以充分利用救护车内资源进行急救和供氧治疗。转运途中应当及时与急诊科及相关科室联系,缩短入院治疗时间,并做好术前准备。

1.2.2 院内急救措施: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与院前急救大多相同,其中包括呼吸道清理、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使用急救药品等。院内急救其他措施如下:①ICU 快速通道的建立,脑血管病患者突发病情一般较严重和复杂,术后患者多需要转入ICU 作进一步病情观察,因此须提前通知,简要介绍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基本信息,让病房做好转入准备[4],ICU 内工作人员据患者的病情准备药物及急救器械,必要时通知应急小组(由急诊中心、胸心内外科、神经内外科专家及影像科等专家组成)于病房守候,确保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4]。②CT 室与病房的转运护理及安全评估,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转运过程中的细小失误均可病情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护理的专业,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并具备能够正确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转运前,护士应与主治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并评估转运过程的安全性。此外,护理人员需主动向家属告知并解释相关工作的必要性,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对于转运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稳的生命体征,须做好应对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5]。③转运前的预处理,脑血管病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须做好必要的预处理措施,保证患者运输过程中呼吸道畅通,备足氧气,必要时准备简易呼吸机,失血量较大者须准备静脉留置回路,需微量泵维持少量药液输入者应备有蓄电池微量泵。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增进护理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6]。④心理状态干预,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安抚,缓解其内心焦躁及恐慌状态,并针对性地解释院内转运的必要性及相关操作规范,以争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包括患者发病到达急诊科时间(t1)、急诊科室初步处理时间(t2)、相关科室做特殊检查时间(t3)、专科进行确切治疗的时间(t4)、发病后送达科室并得到确切治疗的总时间(t5)。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 疗效标准 生活质量评分参照王文等[7]主编的相关手册。治疗效果:基本痊愈,患者无肢体及神经功能障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好转,患者存在一定肢体及神经功能障碍,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但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顾;无效,存在明显肢体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死亡,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有效=基本痊愈+好转。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独立样本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观察组t1、t2、t5 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s,min)

表1 2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s,min)

组别 n t1 t2 t3 t4 t5观察组 83 20.49±3.28 16.31±2.14 17.25±4.63 8.57±2.68 52.25±3.41对照组 81 36.09±3.34 27.18±3.37 17.69±5.62 9.26±2.77 83.84±5.72 t值30.178 24.720 0.548 1.621 43.080 P 值0.000 0.000 0.585 0.107 0.000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1.56%,高于对照组7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78,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n(%)]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坠积性肺炎、中枢性高热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观察组 83 70.47±4.19 80.18±5.67 68.53±3.64 78.17±4.62 78.13±6.85 77.61±6.54对照组 81 60.23±7.48 64.40±7.31 51.79±5.32 61.35±3.76 62.66±8.03 70.28±5.36 t 值10.805 15.469 23.567 25.536 13.284 7.840 P 值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脑出血属脑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其多种原发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动脉硬化等均会增加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临床上认为,高血压患者多伴脑内动脉变性,脑内小动脉存在纤维素样坏死或脂质透明变性等病理改变,因情绪波动等使血压突然升高易造成动脉瘤的破裂或血液的渗出,继而在脑组织内聚集产生血肿。高血压脑出血一般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迅速,病情变化较快,剧烈头痛,并且多伴躁动、嗜睡或昏迷,症状严重者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甚至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及死亡等严重后果[8]。故及时有效地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十分必要。

临床上对脑血管病患者的紧急救治有较高的风险,转运过程中易发生意外情况,且急救不及时或操作不当等均可引起其他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影响[9]。而通过院外及早实施抢救并结合院内急救的模式能够使患者入院及转运过程的安全得到保证。转运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应做充分了解,并对即将转运的CT 室、检验科等科室做好衔接工作,及时准备患者所需的各种医疗设备。转运过程中,须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保证其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同时,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以保证能够应对突发情况,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绿色通道的开展能够保证心脑血管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确保患者快速安全入院,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在挽救患者生命及提高抢救效果上作用显著[10]。因此,为提高院前联合院内急救的救治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1)提高急救人员技能水平,在急救过程中,应做到提前备置呼吸机、除颤仪、气管切开包等仪器设备,并可熟练操作。(2)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主动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及时了解病情需要,并耐心讲解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和必要性,安抚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情绪,争取患方的积极配合,提高救治效率。(3)提高与政府及通信部门的交流,争取市区交通规划中的专线专用,通话内容自动录音,专线24h接听,并加大恶意骚扰电话的处罚力度。(4)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定期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增强责任心,保证其科室的急救护理水平,同时也应保证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外及院内联合急救模式能够为患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戈兆蕊[11]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十分必要,现场抢救的情况往往决定了救治的效果,而通过院前急救联合院内急救模式能够及时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1]爱钟,张建明,杨光绪.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3,19(23):52-53.

[2]王赣江.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26):58-59.

[3]张磊,郭兴,刘亚青.高血压性脑出血107例的院前急救体会[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5):223-224.

[4]李海波.院内医疗急救的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8):948-950.

[5]范玉华,虞琼.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和防范对策[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5):643-644.

[6]张阳春,吴敏,季学丽,等.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2):9-13.

[7]王文,陈伟伟.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6.

[8]李志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34-35.

[9]吴有志,罗良生,张健,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诊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 328-3 329.

[10]严景陵.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近期预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6):67-69.

[11]戈兆蕊.院前与院内急救模式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437-438.

猜你喜欢

脑出血病情高血压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