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着去攀登高耸入云的顶峰
——散文集《北部湾那片海》的序

2015-12-19

湛江文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铁树顶峰北部湾

※ 林 非

追求着去攀登高耸入云的顶峰

——散文集《北部湾那片海》的序

※ 林 非

结识昆光先生,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在多次的晤面交谈、书信来往与电话联络中间,我深深地领会了他的性格、爱好和有关人生的追求。他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总是怀着一种坚强的奋斗精神,尽量想为整个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对于自己的亲人和所有的朋友,也总是怀着一种关心与钟爱的真挚情怀。他还是一个很善于思索和具有想象能力的人,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气质,就使得他爱上了文学艺术此种神采奕然的表达方式,先是通过兴致勃勃地阅读之后,接着又开始了尽情尽兴的挥洒。

正犹如苏轼所说的那样,“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书》)。在昆光先生曲折艰辛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中间,就产生出许多充满智慧与情趣的见解来,又加上他分外的喜爱读书,并且形成了随时随地都进行思考的习惯,这样就使得他在自己独特的感受之中,更升华出一种深邃和高旷的思想。浏览着昆光先生这样写成的不少散文作品,真是很完整地体验到了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像在《海角》这篇散文里面,昆光先生描摹得多么的形象和生动。蔚蓝色的天空底下,海滨的广场旁边,飒飒飘曳的树叶背后,他张望着高耸的灯塔前面,寻找那大海的分水线,正好碰见了一个热忱的老汉,邀请他踏进自己狭小的舢板,立即向着波涛滚滚的远处穿行,指点他张望一边是碧蓝的,另一边是淡黄色的分水线,还详尽地告诉他这座灯塔百年以来的历史,以及旁边那间相当简陋的筒子楼,原来竟是建国初期解放海南岛时候的作战指挥部。为了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曾经牺牲了多少英勇的烈士。瞧着美丽如画的风景时,作者变得心潮澎湃,思如泉涌,从而就抒写得情景交融,似乎在读者面前不停地盘旋,既增添了人世的见识,更升华出高旷的境界。

也是叙述海滨风景的《那远去的铁树》,抒写的手法和风格,却与《海角》迥然不同了,比较集中地描绘两棵被移植过来的铁树,虽然遭受过枪林弹雨的摧残,还被人们任意地折腾、搬迁和蹂躏,开始时却依旧坚定地活着,因此被感动得跪在树下哭泣的作者,感到沉默的铁树,似乎在跟自己诉说着心里的话语。不久之后,铁树终于枯萎而死了,作者默默地流着眼泪,思索着人类为什么要这样自私地破坏绿色的家园,像这样的话,会不会“在茫茫的太空消逝”?多么虔诚的情怀,多么深刻的哲思,多么负责的精神。

至于在抒写与自己有关的现实生活时,昆光先生又总是含情脉脉,娓娓道来。像《北部湾那片海》,从少年时代的家乡开始写起,写出了父亲这一家人的生活,以及左右邻居的故事,从而显示出了时代的变迁,抒发了自己对于故乡的热爱。

除了描摹平凡的社会人生之外,昆光先生也纵情讴歌着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人物。在《我们永远记住鲁迅》这篇散文中,他多么深情地回忆着自己踯躅于北京阜成门内鲁迅故居的情景。由于对鲁迅的热爱,他渴望着能够在这里居住一个夜晚,倾听鲁迅的声音,并且跟鲁迅细细地交谈。这是怎样一种炙热的心境,使得他似乎听到了鲁迅对于黑暗统治呐喊和抗议的呼声,因此他深深地憎恶当今某些攻击鲁迅的人。他还跟知心的朋友们诉说鲁迅的思想,正在多少充满着正义感的人们心中,滔滔不绝地流淌,因此他看到了鲁迅笑得十分的灿烂。这真是一幅融汇着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绚丽色彩的图画。

昆光先生的不少作品,都抒写得形象灵动,还蕴涵着真挚的情怀和深刻的哲思,并且通过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从而说出自己对于人世和宇宙的印象与体验,说出自己深情的回忆,说出自己衷心的向往,跟许多读者朋友们进行着亲切的对话与交流。

昆光先生的散文创作,确实已经获得了相当明显的成绩,这是很值得祝贺的。然而从整部人类文学史宏伟的进程而言,任何一位有志于继续向前冲刺的作家,必须终生都追求着去攀登高耸入云的顶峰,这是永远不会有穷尽的艰苦跋涉。我作为一个非常喜爱阅读散文的人,衷心地希望能够不断读到他写得更多更为出色的篇章,这样就必然会长久地留存在许多读者的心中,从而对于升华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道德情操和审美水准而言,都会产生重大的作用,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林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猜你喜欢

铁树顶峰北部湾
主动出击
江善明
铁树的种植技术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等待成功
鹭舞北部湾
铁树真的千年才开花吗
春天的铁树
铁树也会开花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