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5-12-18黎彬如龙佳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年龄

黎彬如 龙佳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神经内科 南宁 530001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等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多数脑梗死患者经临床及时、有效治疗后多能度过危险期而进入康复期。而康复期,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则是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预防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成为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而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又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多机制参与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而导致了影响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众多。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导致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消除危险因素,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01—2013-12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标准[1]。男36例,女40例;年龄55~75岁,平均(64.6±5.2)岁。排除标准:(1)临床病历资料不完整者;(2)出血性脑卒中者;(3)严重昏迷者;(4)合并其他疾病因素致神经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分别对本组患者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将76例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48例和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组28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判断标准:神经功能恢复比率(NIHSS差/NIHSS入院)≥46%;反之则为恢复不良[2]。同时,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分别对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包括:(1)年龄: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年龄≤65岁组和>65岁组;(2)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史;(3)脑梗死程度:参照入院时NIHSS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和中重型;(4)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当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hs-CRP)及血清半胱氨酸(Hcy)进行检测,以hs-CRP>3mg/L、Hcy>15μmol/L为升高判断标准[3-4]。

1.3 统计学方法 以患者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史、脑梗死程度及hs-CRP、Hcy升高为自变量。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应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和房颤史、脑梗死程度为中重度及hs-CRP、Hcy升高均为影响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因素(P均<0.05)。

表1 影响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n(%)]

2.2 预防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脑梗死程度为中重度及hs-CRP、Hcy升高为影响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高危因素(P均<0.05)。

表2 影响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神经系统作为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活动,使人体成为统一整体的重要系统,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决定性作用。而脑梗死对患者脑组织所造成的不可逆性损伤是损伤机体神经系统、引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报道,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恶化程度及恢复情况对患者的短期功能、住院病死率及致残率有直接的影响。而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患者,多遗留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且易发生其他系统的并发症,成为脑梗死治疗体系中难以逾越的重点。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加强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预防对提高患者脑梗死后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虽尚未完全明确,但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与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过程,受多因素影响。

本研究中,在总结归纳可能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有关的影响因素基础上,以患者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史、脑梗死程度及hs-CRP、Hcy升高为自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来研究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高危因素。结果得出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脑梗死程度为中重度及hs-CRP、Hcy升高为影响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下:(1)年龄>65岁:高龄脑梗死患者,其自身神经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在受到脑梗死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后,要促使其在有限的代偿能力下尽快和尽可能恢复神经系统固有的功能更加困难。加之老年患者多伴其他循环系统障碍,如呼吸衰竭、心血管并发症等,均会引发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进而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5]。(2)有糖尿病史: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证实高血糖为脑梗死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王黎萍等[6]研究更明确强调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增高与临床神经功能恶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一方面,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其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造成脑血管出现弥散性改变,并损害血管壁,引发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大脑中动脉及周围组织的脑功能障碍,而损伤神经功能。另一方面,长期血糖超负荷状态下发生的微血管损伤是引发腔隙性梗死、脑缺血的重要因素。而脑缺血的发生,导致乳酸生成增多,破坏血脑屏障,最终引发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因此,有糖尿病史者为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3)脑梗死程度:本研究中以入院时NIHSS评分标准判断患者脑梗死程度的,即入院时NIHS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患者的病情越严重,而后期神经功能恢复越差。主要是因为神经系统的恢复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系统的反应过程。其损伤程度越严重,后期的功能结构重组越困难,神经功能恢复也相应越困难。(4)hs-CRP升高。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临床研究报道hs-CRP升高是脑梗死及血管疾病发生的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7]。洪雁等[8]研究证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与血清hs-CRP浓度呈正相关。血清hs-CRP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越严重,而其恢复不良的风险也越大。这可能与C反应蛋白可对神经元造成直接损伤,而破坏额叶皮质下神经环路,最终引起神经功能损伤有关。(5)Hcy升高。Hcy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因此,脑梗死后患者血清Hcy的高水平表达,提示其对神经所产生的毒性作用越强,神经损伤越严重,恢复也越困难[9]。

综上,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史、脑梗死程度为中重度及hs-CRP、Hcy升高为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高危因素。而脑梗死后,加强对患者尤其高龄和中重度脑梗死患者糖尿病史的筛查和基础治疗,加强对hs-CRP、Hcy的监测和干预可作为预防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措施。

[1]王洪敏.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70-473.

[2]曹红元,刘雨辉,李惠允,等.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51-54.

[3]章汝楠.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58-60.

[4]纪法敬.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3):1 423-1 425.

[5]倪琳琳,吴新民,樊兴娟.脑梗死58例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关系[J].交通医学,2013,27(6):646-647.

[6]王黎萍,吴承龙.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4):293-294.

[7]李建成,易星航.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70-71.

[8]洪雁,方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右江医学,2013,41(3):334-336.

[9]祁瑞刚,刘海花,钱迅,等.不同时间服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64-65.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年龄
变小的年龄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