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的中道伦理观分析途径

2015-12-18秦如亮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道中心主义美丽

秦如亮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文化,尤其是处于其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因为人类长期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价值观,片面夸大了人的主体地位,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造成了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美丽中国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之美,还包括社会环境之美,人文环境之美和制度环境之美。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美丽中国建设必须致力于维护整个系统的平衡,理应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目标。中道伦理观是一个拥有个人意志自由的主体充分利用理性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它强调人的行为和感情的适度和适中,突出理性和道德的作用,寻求社会公正。中道伦理观与美丽中国建设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对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尤其是“美丽中国”的提出,不仅寄托了人民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期盼,也彰显了党和国家改善人民生存环境的决心和毅力。美丽中国具有丰富的内涵,她不仅包括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之美,还包括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之美,追求至善的人文环境之美和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之美。

(一)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之美

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是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前提。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主导下肆无忌惮地对自然资源进行粗放性和掠夺性的开发,使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已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再生产的能力和人类补偿自然资源消耗的能力。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了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2]。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优美宜居”的美丽家园。

(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之美

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之美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是一方主宰或凌驾于另一方,而是共同发展、互利共生;人与人和谐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不仅体现在同代之间,还体现在代与代之间,不仅要尊重整体利益,还要尊重社会未来利益;人与社会的和谐,表现在人在社会中得到全面发展,整个社会的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并且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第二,社会包容。社会包容指社会系统对不同社会特征(民族、性别、社会地位、信仰等)的社会成员由于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表现出多元的社会行为的宽容和认同。包容性也意味着“机会平等、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消除社会上下层之间的排斥、达到社会团结与公民自由”[3]。第三,社会利益共享。社会利益共享是指在政府在公平、正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协商与合作的方式,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共同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从而保证不同社会共同利益的创造者平等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利益共享是减缓和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长期奉行“GDP主义”,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不均等地分享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等现象,这已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必须消除各种社会排斥因素,让不同的社会群体公平、平等地分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追求至善的人文环境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营造一个充满正义、信赖,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充分彰显人性美的人文环境。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社会信任危机、冷酷无情等现象,使人性之美的光环日益暗淡。近年来,“苏丹红”、“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三聚氰胺”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一些不法厂商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置人民的生命财产于不顾的丑恶。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无视生命、袖手旁观、人性冷漠的强烈谴责,“拒绝冷漠”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期,网络频繁出现扶老人反遭讹诈的报道,一些热心人士在伸出援助之手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受助人的感激,反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甚至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唤醒人们的心灵纯洁之美和博爱情怀,倡导和追求真善美,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让整个社会充满人性之美和人文关怀之美。

(四)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民主政治氛围。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首先,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使公共权力,使公共权力真正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服务;“寻求信任的首要条件不是缺乏权力而是缺乏完整的信息”[4],政府要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政府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切实发挥政府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其次,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责任,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快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效率,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立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生态经济体系。再次,社会公众既是美丽中国的直接受惠者,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培养社会公众的现代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搭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社会公众要寻求制度化的参与途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参与美丽中国建设。最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综合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加大对违反生态保护法律法规,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的曝光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杜绝各种寻租、假公济私,官商勾结等贪污腐败现象。

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根本保障。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其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执法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执法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第二,建立生态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和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效应在短时间内难以评估,因而会导致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模糊不清、互相脱节,因此必须建立明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和系统的监控预警与评估体系,这样才能建立更加科学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第三,完善科学的政绩考评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绿色GDP评价指标体系,促使地方官员痴迷于GDP增长的传统政绩观,并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第四,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中央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对因生态环境保护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方政府进行补偿。

二、中道伦理观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适切性

(一)中道伦理观的思想渊源

“中道”意为“适度”、“适中”、“中和”,是古希腊传统的伦理思想。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石碑上就刻着“万事切忌极端”的神谕。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也曾经说过:“你要把握好尺度,在诸事中适当是最佳原则。”[5]公元前六世纪诗人潘季里特在《祈祷诗》中写道:“无过不及,庸言致祥,生息斯邦,乐此中行”。古典时期原子论的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认为美德既不是过度,也不是不及,而是适度的节制,“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上的宁静淡泊,才得到愉快……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动摇不定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愉快的,当人过度时,最适意的东西也变成了最不适意的东西”,“恰当的比例是对一切事物都好的”[6]。古希腊七贤之一、雅典城邦执政官梭伦更是以中道为指导来推动改革,他认为中道就是防止极端,主张“自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分”。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对数的和谐和音乐的和谐的研究中得出了“现存事物都是对立之间恰如其分的均衡”,并主张“在一切事情,中道是最好的”[7]。柏拉图深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把中道思想视为生命和行动中的适度和标准以及最大的幸福。“如何在整个的今生和所有的来世永远选择中庸之道而避免两种极端……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所在”[8]。

(二)中道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中道即德性,是最高的善,是理性与欲望的契合。人的意志有三种精神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道。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而中道,就是“适度”、“适中”、“执中”,才是一种善,才符合德性的特征。“过度和不及产生失误而中间就会得到成功并受到称赞,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道才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是对中间的命中,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9]。中道也意味着理性与欲望的契合。“一个有德性的灵魂是一个很有条理的灵魂,其中的理性、感情和欲望保持正当的关系”[10],中道德性能够使理性成功驾驭欲望,对人的合理欲望加以满足,对不合理的欲望则加以疏导和节制。

中道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拥有个人意志自由的主体充分利用理性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道实现的关键在于在选择,而选择是主体在个人意志自由的前提下进行的高度自主的活动。“目的是我们愿望的对象,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乃是我们的审量及选择的对象,所以,凡是关于手段的行为,必是由于选择、并且必定是自愿的”[11]。另外,中道追求的是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的适度状态,必须有理性的指导才能实现这种适度的状态,“德性作为对于我们的中道,它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受到理性的规定。”[12]理性是人的独特品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们只有依靠理性审慎地选择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才能使人的情感和欲望得到合理满足,只有这样才符合中道的要求。

中道寻求公正,而为了实现公正,必须以法律为标准,实行众人之治,建立中等阶级执政的政体。公正是一种使人们的行为公正和想做公正事情的品质,是中道的根本。“公正自身是一种完满的德性……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主要的……公正集一切德性之大成。”[11]此外,要想实现社会公正,首先必须以法律为标准,实行法治。“当然一切合法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公正的。因为法是由立法者规定,所以我们应该说每一合法行为都是公正的。所以,法律表现了全体的共同利益。”[11]其次,实现社会公正,必须实行众人之治。在人很少是神圣的情况下,人性的弱点就有可能爆发,如出现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腐败等,这都会威胁社会公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以众人之治代替一人之治。多数人的意见比少数人的意见更可取,而且“单单一个人必定容易为愤怒或其他这类激情所左右,以致破坏了自己的判断。但是很难设想,所有的人会在同一时间发怒并且犯错误。”[12]最后,实现社会公正,必须避免两极分化,建立中产阶级执政的政体。富人建立的寡头政体会压迫穷人,而穷人建立的平民政体会压制富人,这两种政体都会造成富人和平民两极对立,使社会失去平衡。“中产阶级比任何阶层都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财产也不像富人那样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12],中产阶级执政的政体才符合中道原则,它能够兼顾各个阶级的利益,调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避免两极分化,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三)中道伦理观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中道伦理观对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当今美丽中国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美丽中国是集自然环境之美、社会环境之美、人文环境之美和制度环境之美为一体,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必须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人、自然和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系统,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生态环境危机还是人类生存危机或社会危机,归根结底都根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衡,并且由于人与自然的矛盾而引发了人与人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矛盾。

中道伦理观与美丽中国建设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首先,从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来看,中道是一个拥有个人意志自由的主体充分利用理性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它强调人的行为和感情的适度和适中以及人的理性与欲望的契合,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过程中要保持行为适度,节制无限膨胀的欲望和不合理的需求,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以环境承载力为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包含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之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前提。其次,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中道伦理观强调德性是最高的善,突出理性和道德规范的作用,期待德性的圆满实现,这对于抑制人欲横流、避免陷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窠臼、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包含追求至善的人文环境之美,倡导和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致力于实现充满正义、信赖,人与人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最后,从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中道伦理观追求社会公正,兼顾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主张构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从而避免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美丽中国包括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之美,同样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美丽中国追求社会包容和社会利益共享,注重缓解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致力于解决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让不同的社会群体公平、平等地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中道伦理观对于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三、基于中道伦理观的美丽中国建设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制度、行为、心理等层面。文化尤其处于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生态危机本质上是文化的危机,是占据主导和主流地位的反生态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非绿色意识形态导致的片面助长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控制性和征服性的结果”[13],正是因为人类长期坚持“人类中心主义”错误的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而形成的追求物质享乐、过度消费的消费观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高污染、高消耗的发展观,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中道伦理观为指导,树立中道的价值观、消费观和发展观。

(一)中道价值观

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个问题上,先后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在自然界处于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主客体二元绝对分离和对立;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万物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实现人类的价值而存在的,极力倡导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片面夸大了人的主体地位,严重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只关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无视自然的价值,人类可以为了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肆无忌惮的破坏,这使人与自然关系陷入绝境,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危机。“生态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猛烈的批判,但是“生态中心主义”过分强调自然的先在性,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特殊性,把人降格为附属于自然的一般物种,忽视了人与自然中其他存在物的区别。而且它主张从根本上抛弃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认为为了解决生态危机,人类必须限制经济的增长或者提倡经济的零增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存在固有的缺陷,二者都陷入了极端对立的思维。

中道价值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极端的平衡。首先,中道价值观以辩证的整体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自然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14]人不可能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者”或者“统治者”,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关系。其次,中道价值观坚持双向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承认自然对人类的效用价值,也重视自然具有能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将对人的道德同情和关怀扩展到自然领域,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将人类的需要与自然的内在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履行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责任。因此,为了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平衡性。

(二)中道消费观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类形成了崇尚奢侈消费、狂热追求物质享乐、过度和无节制的消费观。首先,奢侈消费造成了消费目的的异化。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的真正需要,而是为了满足欲望、炫耀财富和建构身份地位,从而导致人的消费价值目标偏离,并最终会使人在扭曲的消费观念和错位的价值取向中迷失自我。其次,对物质享乐的狂热追求,造成了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冷漠。对物质享乐的无止境的追求,使人成为商品的拜物教,走向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躁动中,从而导致人的精神世界荒漠化,心灵空虚、信仰缺失、道德冷漠,人的主体性随之丧失,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过度、无节制的消费造成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畸形的过度的‘消费社会’必然驱使资本无休止吸收资源和消耗环境,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15]人类为了满足无限增长、永无止境的欲望,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无情攫取和疯狂掠夺,人类过度、无节制的消费需求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

中道消费观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绿色消费,崇尚文化、满足心灵的精神消费以及追求适度、理性消费。首先,绿色消费在承认自然界对人的先在性和自然规律对人的制约性的前提下,主张人的消费需求应以环境承载力为限度;人的消费行为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把满足人的消费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其次,中道消费观倡导物质与精神平衡的人生,树立新的幸福观。中道消费观反对以追求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个人幸福快乐的源泉,主张把幸福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以及人的心灵、信仰和道德等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满足之上,从而摆脱物性的困扰,真正确立人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后,中道消费观认为无论奢侈还是吝啬都不符合德性的要求,人应该节制欲望,确立适度、理性的消费观。“节制人的欲望部分应该与理性相一致。两者都以高尚为目标。一个节制的人欲求他所应该欲求的东西,以应该的方式,在应该的时间,这也正是理性的安排。”[9]适度、理性的消费观既反对过分剥夺和限制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的落后的、保守的消费观念,又反对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和肆意浪费的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主张人的消费需求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中道发展观

以“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为主导的传统的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盲目自信,形成了线性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首先,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价值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造成了严峻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的生存危机。传统的发展观把单纯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把满足人类及社会的物质需求建立在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和破坏的基础上,不惜牺牲生态价值和生态平衡。而且传统的发展观只关注当代人的发展需求,而无视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永续发展。其次,传统的发展观盲目崇拜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史无前例的破坏,也造成了人的异化。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人类逐渐对科学技术产生盲目自信,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社会发展问题,从而滥用科学技术,无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对技术的过度崇拜,造成了人类存在感的丧失和人的全面异化,“发达工业社会技术至上的现实,造就了一种奴役人的力量,人们的需要表面上被满足了,但是本来是全面的、多维度的人的本质,在现实中却被异化为单向度的、一维的、片面的人。”[16]最后,传统的发展观形成了资源、能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高开采、高能耗、高排放、低利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疯狂吞噬着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导致全球能源枯竭。而且在资源、能源的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严重扰乱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中道发展观倡导生态公正,开发和使用生态科技,形成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首先,中道发展观主张人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的价值和生存权利,必须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并且生态公正还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和发展需要,又要对后代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其次,中道发展观提倡开发和使用生态科技。主张在开发和使用科学技术的同时,注重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快生态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从而化解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最后,以中道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要求尽可能少的使用自然资源,注重资源在生产链中的分层次利用和循环利用,这既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41.

[3]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7.

[4]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9.

[5] 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M].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4.

[6]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6.

[7] 罗国杰,宋希人.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60.

[8]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23.

[9]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35,118.

[10] 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94.

[11]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7,108,103-104.

[1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7,238.

[13] 方世南.以三个“五位一体”的合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苏州大学学报,2013,36(5):47-51.

[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

[15] 鲁品越.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到科学发展观[J].南京社会科学,2012,24(3):1-7.

[16]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9.

猜你喜欢

中道中心主义美丽
环境哲学视域下的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禅活
静淡
观茶
人生棒喝
西方中心主义遮蔽西方之乱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