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力治疗痤疮经验

2015-12-18朱建龙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陈力脓疱甘草酸

朱建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力,从事皮肤科工作30余年,其对皮肤科疾病注重辨证论治,强调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擅长治疗痤疮、银屑病、黄褐斑、湿疹等皮肤病,尤其擅长治疗痤疮。现将其治疗痤疮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从阳有余阴不足论痤疮病机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陈力认为,痤疮不仅仅是皮肤病变,更与脏腑关系密切,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即使从现代医学来看,痤疮有时也仅是某种疾病或综合征的一个表现,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皮脂溢-痤疮-多毛-雄激素性脱发综合征。痤疮患者的发病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雌激素偏低或雄激素偏高均可导致发病。用中医阴阳学说阐释雄激素与雌激素,既易于理解痤疮的病机,也利于确立痤疮的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男为阳,女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由此推出雄激素属阳,雌激素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陈师从中医理论入手,将痤疮的病机归纳为阳有余(雄激素偏高)、阴不足(雌激素偏低)或二者兼而有之(雄激素偏高且雌激素偏低)。故其治疗痤疮,或清热,或滋阴,或滋阴清热同时进行。现代研究[1]表明,诸多养阴药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于雌二醇偏低的女性痤疮患者尤为重要。现代医学[2]认为,雄性激素在痤疮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雄性激素的水平、雄性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雄性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比例以及5-α还原酶的活性等因素发生改变时,则会影响雄性激素对皮脂腺的调控,从而影响皮脂的分泌。而雌激素可通过抑制脑垂体功能抑制皮脂的分泌,并可减少卵巢间质细胞和肾上腺皮质雄激素的分泌,刺激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此蛋白结合的睾酮就失去生物活性,这样雌激素就可以降低有生物活性的游离睾酮的浓度,从而减少皮脂的分泌。

2 以滋阴清热为治疗大法,女性患者配合月经周期序贯疗法

陈师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将痤疮患者分为脾胃湿热型、肺经风热型、肺胃血热型及肾阴不足型,分别以茵陈蒿汤、枇杷清肺饮、本院协定方皮肤一号方、知柏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用药[3]。四种证型中,前三型以清热为主,第四型以滋阴为主。陈师治疗时常滋阴与清热同用,只是二者的比例随证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女性患者皮疹变化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特殊情况,则在运用基础方的同时,配合月经周期序贯疗法。

2.1 月经周期序贯疗法的运用 行经期重阳转阴,运用活血化瘀药物使排经顺利,如川芎、五灵脂;经后期阴长阳消,采用滋阴养血药物,如女贞子、墨旱莲;经间期重阴转阳,采用补肾活血药物,如桑寄生、续断、赤芍;经前期,阳长阴消,运用补阳药,如鹿角霜、艾叶。

2.2 随证加减 经前乳房胀痛者,加制香附、玫瑰花等行气止痛;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决明子等润肠通便;纳谷不馨者,加炒麦芽、炒谷芽、砂仁等;经前稍甚者,加泽兰、五灵脂等活血化瘀;痛经者,陈师认为除“瘀”邪外,多夹“寒”邪,故稍佐艾叶等温经散寒止痛;结节囊肿难消者,加皂角刺、夏枯草等软坚散结;舌质红、脓疱为主者,重用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之药;皮损暗红者,佐凉血活血之品,如牡丹皮、红花;皮肤油腻者,加茵陈、泽泻等;不寐多梦者,予夜交藤、远志等;舌苔白腻者,加苍术、藿香等燥湿。

3 配合西药治疗

陈师在辨证同时,亦注重辨病,并配合西药治疗。如大量炎性丘疹及脓疱,配合口服米诺环素胶囊;如以结节或囊肿为主,配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如女性患者除痤疮外,尚有多毛症、月经不调、雄激素性脱发等典型高雄激素表现,建议其于月经第2~3天,上午空腹抽取静脉血查性激素水平。若患者性激素指标检查睾酮过高(>40ng/dL),则运用中药配合降雄激素药物安体舒通;若出现雌二醇偏低或过低(<40ng/L),则配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如出现硫酸脱氢表雄酮过高(>300μg/dL),则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或醋酸地塞米松片治疗。

4 配合外治疗法

①黑头粉刺,即开放性粉刺,配合皮肤挑治清理术。②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配合0.1%阿达帕林凝胶外用。③少量炎症型丘疹及脓疱,外用氧氟沙星凝胶。④结节明显者,配合外敷院内制剂青敷膏(由大黄、姜黄、黄柏、白及、白芷、赤芍、天花粉、青黛、甘草等药物组成,研末,用饴糖调成糊状,外用)。⑤油脂过多部位,特别是胸背部,配合外用院内制剂皮脂搽剂(由硫黄、枯矾、轻粉等药物组成,以10%大黄水浸泡)。⑥对于少数囊肿较大成脓者,采用囊肿冲洗术。方法:局部常规无菌操作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穿刺冲洗囊肿后,以棉签挤压使囊壁紧贴。术后注意避免浸水以防止感染[4]。

5 注重饮食生活调摄

①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少食辛辣油腻肥甘发物,保持大便通畅。②保证睡眠,嘱咐患者于晚上11点前入睡。陈师认为,从现代医学角度,熬夜会导致人体内分泌水平紊乱,而中医学亦认为睡眠不足会造成机体阴阳失衡。③注意面部皮肤清洁,避免使用易堵塞毛囊口的化妆品。

6 病案举例

案1 程某,女,32岁,2013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面部痤疮,皮疹以两颊、下颏部为主,炎症性丘疹,伴有散在小脓疱,皮肤油腻,大便日行一次。月经刚净,经前自觉乳房胀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月经第3天于江苏省中医院查性激素7项:脱氢表雄酮404.4μg/dL,睾酮28.64ng/dL,雌二醇26ng/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64.7nmol/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催乳素皆在正常范围内。陈师首先强调饮食生活调摄的重要性。辨证其为脾胃湿热,治以清热燥湿,佐以利湿解毒。根据月经周期序贯疗法,按经后期用药:鱼腥草30g,紫丹参、半边莲、紫花地丁各20g,茵陈、黄芩、黄柏、葛根、女贞子、墨旱莲各10g,生甘草5g。同时口服米诺环素50mg,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每日3次。服用7剂后复诊,患者皮疹好转,脓疱基本消失,停服米诺环素,继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按经间期用药:紫丹参、紫花地丁、半边莲各20g,茵陈、黄芩、黄柏、葛根、桑寄生、续断、赤芍各10g,生甘草5g。继服7剂后,患者皮疹进一步减轻,按经前期调整方药:紫丹参、紫花地丁各20g,茵陈、黄芩、黄柏、葛根、制香附、鹿角霜各10g,生甘草5g。继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再服7剂后,方药调整为:紫丹参、紫花地丁各20g,茵陈、黄芩、黄柏、葛根、川芎、五灵脂各10g,生甘草5g。7剂,继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如此循环用药,未满2个月,患者面部皮疹基本消退,仅留有少量色素沉着,已达临床治愈,遂停药。

按 初诊时患者面部炎症性丘疹,伴有小脓疱,故配合口服米诺环素胶囊;查性激素硫酸脱氢表雄酮过高,故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辨为脾胃湿热证,以茵陈蒿汤清热燥湿解毒,并根据月经周期序贯疗法,经后期加女贞子、墨旱莲滋阴养血;经间期加桑寄生、续断、赤芍补肾活血;经前期,加鹿角霜促进阳长;因经前乳房胀痛,加制香附行气止痛;行经期,加川芎、五灵脂活血化瘀。

案2 李某,男,23岁,2013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面部两颊及背部丘疹,伴少量结节、脓疱,皮肤油腻,大便二日一行,质偏干。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数。陈师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和生活调摄。辨证属于肺经风热,治以清肺泄热,佐以燥湿解毒。处方:蒲公英30g,紫丹参20g,白花蛇舌草、生山楂各15g,桑白皮、枇杷叶、黄芩、黄柏、葛根、皂角刺、决明子各10g,生甘草5g。辅以院内制剂皮脂搽剂外用。服药14剂后,丘疹、结节减少,脓疱基本消失,大便正常。二诊时患者出现失眠,前方去决明子、蒲公英,加夜交藤15g。再服用14剂后,皮疹基本消失,寐可,仅留下散在色素沉着,已达临床治愈,遂停药。

按 初诊时根据患者皮疹部位,四诊合参,辨为肺经风热证,予以枇杷清肺饮加减,皮疹伴有结节,故配伍皂角刺;大便干且二日一行,故配伍决明子润肠通便;皮肤油腻,故配伍生山楂消食除积并外用皮脂搽剂。二诊时,患者皮损好转,大便正常,但出现失眠,故去决明子、蒲公英,加夜交藤养心安神。

7 结语

陈师治疗痤疮经验丰富,疗效确切。其基于男女生理病理特点的差异,分性别诊治痤疮;以滋阴清热为治疗大法,女性患者配合月经周期序贯疗法;配合西药、外治疗法,强调患者应注重饮食的生活调摄。

[1]郝庆秀,王继峰,牛建昭,等.熟地等4味中药的植物雌激素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620-623.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5.

[3]朱萍萍,陈力.陈力配合周期序贯疗法治疗女性痤疮临床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226-1227.

[4]刘丽涛.陈力治疗痤疮经验[J].中医杂志,2007,48(12):1071-1072.

猜你喜欢

陈力脓疱甘草酸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Discovery of Extended Structure Around Open Cluster COIN-Gaia 13 Based on Gaia EDR3
助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二 胎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青蒿白矾煎洗治脓疱疮
African American Vernacular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