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2015-12-17谢家儒徐美贤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时外科教学效果

谢家儒,徐美贤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东从化510925)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谢家儒,徐美贤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东从化510925)

我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实验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开设外科综合训练课程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临床医学专业;综合实训;外科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是成为一名医生的必经阶段,是医生做到知行合一的必经阶段。但是,由于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个人隐私意识和维权意识等的增强,使得实习学生遇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能培养[1]。鉴于此,我校对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外科综合实训课程,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1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302人。以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实验组,共161人;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对照组,共141人。两组学生均为国家全日制统招生,入学时随机分班,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只完成前期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未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实验组完成前期课程的教学、考核后进行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具体过程如下。

1.2.1 编制教材由我校各教研室及附属医院相关人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编写相关教材。教材内容为临床基本外科技能及相关知识,包括外科无菌技术、复苏术、外科打结、常用手术器械、外科缝合、包扎和固定等。教材突出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及实训动手能力。本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均为实训学时,于第四学期的15~17周进行,每周6学时,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带教。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2.2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使用高仿真模拟设备将某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例如气管插管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等的应用,既有效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又解决了学生临床实践不足及临床技能教学受限的问题;(2)在充分发挥采用标准化病人(SP)教学优点的同时,开展综合设计性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模拟人体手术过程,训练学生各项基本技能,融会贯通麻醉、无菌术、切开、止血、结扎、缝合、拆线、包扎和固定等各项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应用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生经过一系列预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包含SP、高仿真设备实际操作、动物实验等多站式考试,由主考教师对学生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及落实治疗措施等进行综合评分。

1.2.3 教学效果评价实训课程结束,学生完成教学质量评估表,评估表包含3个模块,22个条目。评估表是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审核后编制、修订与完善的,采用Likert5级评分标准(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学生根据量表条目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1.2.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0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教学内容评估

85.20%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时能紧扣重点、强化实训技能,81.43%的学生认为此课程可有效帮助理解相关知识;90.34%的学生认为可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训特点;83.8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生动有趣;78.27%的学生认为病例典型、具有代表性;87.60%的学生认为病例中问题设置较为合理。

2.2 教学效果评价

认为提高了学习外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学生占84.33%;认为教师在综合实训教学中对分析与讨论的引导增加了师生互动的学生占77.38%;认为教师在综合实训教学中能遵循由浅入深教学的学生占80.12%;认为强化了医患沟通技巧的学生占78.16%;认为培养了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的学生占82.61%;认为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占72.42%;认为提高了科研能力的学生占80.00%;认为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占93.20%;只有7.56%的学生认为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一般。

2.3 两组学生实习前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实习前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n(%),人]

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优、良成绩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外科临床实践技能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也是发展其他方面临床能力的基础[2]。2011年12月,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医学教育要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着重指出“实践教学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严重短板”[3]。一直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在理念和方法上重知识灌输,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评估[4],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限制了他们对学术研究、技能锻炼的热情。病人过度的权益保护意识,使学生在真实病例身上直接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同时也存在着医患间伦理法律的隐患,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我校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的实验结果表明,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把当前医学科技前沿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载体,以实训教学为切入点,将本课程定为限选课或选修课。综上所述,系统地进行外科综合技能训练是保证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在医学院校开设外科综合实训课程,对提高外科技能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1]杨棉华,何萍,许杰州,等.构建全程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4):82-84.

[2]张琴,金桂兰,朱燕,等.外科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9(3):49.

[3]申虎威,魏武,王庸晋,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强化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67-69.

[4]张宏.引入医学模拟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中国医院,2008,12(3):78-80.

G40-03

A

1671-1246(2015)02-0137-02

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研究重点立项课题(2012001)

猜你喜欢

学时外科教学效果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