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17赵君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心理学教学法

赵君英

(绍兴护士学校,浙江诸暨311800)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君英

(绍兴护士学校,浙江诸暨311800)

目的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3+2”五年制高职护生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学习兴趣、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的护生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护理心理学教学,能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满意度。

情境教学法;护理心理学;护生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既要护生掌握抽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又要解决临床护理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传统教学法已无法很好地满足护理心理学教学的需求。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场景,以引起护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护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使护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为更好地使护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和各种技能,我校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校护理专业2012级“3+2”五年制高职1班、2班学生共120名,均为女生,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6.87±0.72)岁。1班为实验组,共60名;2班为对照组,共60名。两组护生年龄、学制、第一学年期末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生均使用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医药卫生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心理学基础》第一版。

1.2 教学方法

两组均于第二学年开设护理心理学基础课程,由相同的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两组教学课时相同。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以讲授法为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逐一讲解新课,然后回顾重点和布置作业。

1.2.2 实验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班级和护生特点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具体方法如下:(1)语言描述想像情境: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护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描述,引起护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讲解情绪的作用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引起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然后请护生思考分析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情绪有何作用,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2)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直观再现模拟情境。例如在讲解知觉的特性时,通过一系列图片直观地呈现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在讲解心理干预方法中的放松疗法时,结合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3)角色扮演体会情境:课前要求护生扮演指定行为的角色,并对行为表现进行思考、评定和反馈。例如在讲授护患关系中敏感问题的沟通时,分别请护生扮演患者、患者家属和护士角色,使护生真实感受不同的角色。(4)社会和临床实践感受情境:让护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养老院、社区和医院等场所与不同年龄、不同病情和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直接接触,从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1.3 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1)课程结束后,两组均围绕护理心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撰写实验报告,由同一位教师阅卷评分。最后取理论考试与实验报告平均分作为护理心理学基础考核成绩。(2)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发放自行设计的教学法评价问卷,共6个项目,要求护生从“是”与“否”中进行选择,只统计回答“是”的护生数量。统一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2.2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2)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人数考核成绩t P实验组60 71.05±13.41 3.15 0.002对照组60 63.75±11.98

表2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n(%),人]

3 讨论

3.1 情境教学法可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

研究结果显示,情境教学法可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这与陈丽华等[2]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结果一致。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3]。情境教学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护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引起适度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护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提高了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3.2 情境教学法可增强知识的直观性,提高学习效率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临床情境,增加了护生的感性认识,使护生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并通过有效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通过形象的感知来理解抽象的概念、理论,缩小了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同时,在组织、实施角色扮演和进行社会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护生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1和表2可知,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培养护生的各种能力,这与刘文秀[4]用情境教学法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估一致。

3.3 情境教学法可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积极情感

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道德和审美标准进行相应的情境设定,护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了审美情趣及对护理职业的荣誉感。本研究中,实验组71.67%的护生认为情境教学法更容易培养积极情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4 情境教学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因此,与临床接轨的情境创设是关键。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结合护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护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培养护生把心理学技能及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的能力,如心理干预技能、护患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培养护生树立专业信念,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1]米俊魁.情境教学法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24-28.

[2]陈丽华,汪娩南,廖晓春.情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12-14.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文秀.情境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5B):1307.

G424.1

B

1671-1246(2015)02-0088-02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心理学教学法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