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

2015-12-17郭莉徐爱丽王华刘红霞刁汇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生理学评价

郭莉,徐爱丽,王华,刘红霞,刁汇玲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

生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

郭莉,徐爱丽,王华,刘红霞,刁汇玲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烟台264003)

在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中引入形成性评价,包括评价内容、实践结果、学生反馈及实践体会。与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生理学;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现存的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大多过度依赖终结性评价,即“一考定终身”,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很难跨越课堂所学与实际运用之间的界限,且严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教研室转变传统的教学和评价观念,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相关概念

1.1 形成性评价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首次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1],即在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促进师生不断改进和提高[2]。

1.2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学生能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并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反思自己的学习,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4]。

2 评价内容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抽象、逻辑性强的医学基础课程,面向已具有一定医学基础知识的二年级学生开设,教学重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知识,而且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不同章节和教学内容选择测评形式,为每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进行跟踪评价,评价内容介绍如下。

2.1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进行的小规模评估,包括出勤、纪律、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积极性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式教学法、角色互换式教学等,将学生团队协作查找资料情况、制作PPT的质量、汇报过程中的表现、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等都纳入课堂评价的范畴。

2.2 两次阶段性测试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别于第五章和第九章结束时各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考虑到大班教学以及班级数较多,组织单人单桌考试有一定难度,教研室采取了课堂PPT客观题考查的形式。课堂抽出10分钟,不同学号的学生做不同的题目,比如准备10张幻灯片,每张5道题目,其中学号末尾是0和5的学生做每张幻灯片的第一题,1和6的学生做第二题……依此类推,幻灯片采用自动播放的模式,这样避免了相互抄袭,提高了测试的信度。最后将考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2.3 一次综合性作业

为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运用,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下综合性作业,比如讲第六章消化系统时,给学生布置作业“为什么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易出现贫血的并发症?”根据学生所交作业体现出来的态度、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表述的逻辑性等给予评价。

2.4 实验课表现及实验报告

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实验课的评估包括出勤、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实验报告等方面。

3 实践效果

3.1 期末试卷成绩

2011级学生(实行形成性评价)和2010级学生(未实行形成性评价)期末进行以百分制计算的闭卷笔试,两个年级学生成绩比较见表1。两个年级的学生经全国高考统招入学,生源素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教材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七版《生理学》,教学大纲、授课学时一致;期末试卷均由教务处题库出题,题型、难度系数一致;阅卷采用双盲法集体流水作业;成绩采用正方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2011级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2010级(P<0.05)。

表1 两个年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个年级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注:≥90分为优秀;<60分为不及格

年级≥90分(%)60~89分(%)<60分(%)平均分2010级2.71 85.53 11.76 69.63±12.47 2011级7.68 86.52 5.80 74.96±11.16

3.2 学生反馈

2011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2.23%的被调查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督促学习;71.07%的被调查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0.05%的被调查者喜欢形成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是否增加了学习负担的问题上,31.4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54.32%的被调查者认为否,14.21%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

4 实践体会

4.1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

2008年教育部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对学业成绩评定体系的要求是: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价体系和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教研室尝试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环境,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全面评价和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5-6]。从期末试卷的比较可以看出,进行形成性评价的2011级学生无论成绩优秀率、及格率还是平均分都较2010级高(P<0.05);问卷调查显示,2/3以上的被调查者对形成性评价的态度是积极的;学生座谈会上,大部分学生表示以前的学习平时松懈,到期末搞突击,知识掌握不牢,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督促和监控自己平日的学习,能够及时预习和复习,上课能明白教师讲的内容,期末复习也感到很轻松。

4.2 形成性评价要执行“早告知”

学期开始,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说明教学活动的目标以及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同时也要将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方式及详细的标准告知学生,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评价环境,有利于评价的开展、学生的配合以及评价信度的提高。最理想的是学生参与,共同商定评价标准[7]。

4.3 形成性评价反馈要及时、个体化

形成性评价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有利于学生根据反馈信息来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尽快改进学习态度和方法,弥补不足,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采取的是利用个人电子档案及时反馈的方法,在校园网教学平台上,学生能够查看自己形成性评价的各项成绩;综合作业和实验报告等纸质作业需要及时批改分发给学生。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纸质作业中教师的评语应该详细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给出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这将对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4.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这次课程评价方法改革在取得了较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因学生数量较多,评价过程耗时费力,教师工作量很大;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还没有达到学生互评、自评;形成性评价在学生总成绩中的占比较小(30%);没有将基于网络的一些师生互动纳入评价范畴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借鉴和改进,在评价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能有效介入评价过程。相信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形成性评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闻德亮.医学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方法[J].高校医学教育研究,2011,1(1):36-38.

[2]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2):66-68.

[3]赖俊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4):5-7.

[4]黄影妮.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反拨效应[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161-162.

[5]朴杰,杨琳丽,曹德品.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4-5.

[6]姚兰芝.试论形成性评价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2(2):95-96.

[7]张润.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性的促进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9):99-101.

G40-03

A

1671-1246(2015)02-0024-03

滨州医学院校级课题“基于麻醉生理学课程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改革”(JYKT201234)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生理学评价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