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与实践

2015-12-16聂邦军周士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志愿服务项目

聂邦军 周士荣

摘要:本文从项目化管理的内涵解读入手,阐述了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步骤、实践意义以及实施注意事项,以期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15-02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机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在新时期,如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俨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教育事业的完善、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和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为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开拓了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新局面。

二、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项目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有其确切的科学定义。基于对项目的不同理解,许多组织和个人都给其下过定义。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制订的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认为,“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1]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含义:(1)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一次性的;(2)项目完成有特定的时间、环境和项目要求;(3)项目需要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4)项目所要达成的任务要符合一定质量、数量、进度等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化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项目进行的管理”。确切的说,项目化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工具,为项目目标的实现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综合协调及优化。”[2]

三、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施步骤

1.项目申报。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中,学生们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定项目主题,也可以根据学校团委已经确定的项目主题来设计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团委或指导教师只承担指导者、咨询者的角色,而不是把某个项目安排强加给志愿者团体。指导教师在学生项目申报过程中承担的角色是:对学生选定的主题进行甄选和评估,包括选定的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践性以及学生是否有能力把该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项目确定后,志愿者服务团队要进行项目设计,包括项目主题、项目实施意义、项目实施步骤,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社会效益分析等内容。通过项目申报和教师指导,学生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项目内容和目标,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2.审批立项。项目申报完成后,学校团委应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团对项目策划书进行审核,项目负责人参与答辩,项目评估专家需要对项目实施价值、可行性、创新性、资金预算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最终确定立项项目。未通过审批的项目,申报团体可根据项目评审团给予的指导意见,对项目申报书进行修改和调整进行二次申报,若仍未通过,则不予立项。

3.检查跟踪。项目的执行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的主要部分,体现着学生大部分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各项目负责人会根据立项时提交的项目计划书开展工作,学校团委将根据项目计划书中项目各阶段的完成情况予以监督,了解各项目进程并提出指导意见,并对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4.验收评价。项目评价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之处。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执行完毕后,各项目负责人需要上交项目总结报告,由学校团委负责教师审核。学生在项目运作中的表现、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成果展示等都可作为最后结项的成绩标准。

四、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实践意义

1.科学遴选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形成,首要任务是项目的申报。项目申报可以发动学生广泛参与、集思广益,这是一个多中挑好、好中择优的过程。在众多参报项目中,学校组织部门会依据学校的总体活动规划,选取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项目进行立项。这样的遴选模式有三大优势:一是依据项目的统一标准进行考评立项,达到了公平公正的目的;二是有利于促进不同志愿服务团队间的竞争和合作;三是有利于进行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资源的管理及调配。通过这样的筛选模式,不仅能使学校以有限的资源挖掘和培养好的项目和团队,也能保证立项的志愿服务活动符合学生和社会需求,达到预想的活动效果。

2.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活动质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可以是各个志愿服务团队根据自己的活动特色进行项目申报,也可以是根据学校组织部门确定的一个服务项目进行项目竞标。无论哪一种项目申报形式,最终选取的项目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后才立项的,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这样以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为立项方式,对申报团队和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想在众多相似或相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中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仅要对自己申报的项目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准备充足的论证材料,还要在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优于他人。最终获选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其团队成员的能力、素质各方面必然是能够支撑其完成整个活动项目的,加之项目化管理过程中严格的监督机制,便可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好的项目加之优秀的团队,必然能够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三自教育。以往传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学校行政组织干涉较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不同程度影响了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的申报程序是以学生为主、由下而上的进行,有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空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也扮演着主要角色。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淡化了行政组织行为,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给学生更多发挥个性和创造力的空间,尊重并增强了学生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的有关制度。项目化管理是一种目标化管理方式,从项目筛选到项目完成有一套详细的考评体系,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确保项目的正常开展和顺利完成。项目化管理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也是高校一项新的工作。高校团委部门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项目化管理的优势,在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和评估等诸方面建立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订和完善,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本土化。

2.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负责部门或指导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志愿者在项目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高校团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的引领上,是为了确保志愿服务方向的准确性;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咨询服务上,为大学生志愿者答疑解惑;大学生志愿者是项目化管理运作的主体。我们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坚持“团委领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原则,在项目申报、立项、执行和评价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潜力的空间,激发他们投入志愿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协同合作的能力,让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为了把志愿活动做成“精品”项目,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也需要对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和培训,使大学生志愿者具有“真才实学”,即使以后走出校门,也有能力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

3.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结果要公平公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成效如何,最终还是要依靠上级组织给予界定和评价。这不仅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终的评价结果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因此,在志愿活动的结果评价中,为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一要有量化的指标作为参考,二要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参评,三要发动广大学生参与。这样不仅能够使结果可靠,也能够使评价过程成为教育过程。此外,对于评估的结果要有具体的奖惩措施,获得优秀的项目要给予一定物质或荣誉奖励,没有完成任务的项目团队要上交情况说明,详细分析未完成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六、结语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行项目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也能够有效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是相关部门,应该不断提高对项目化管理的理论认识,加强实践和探索,寻求一条适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向更高的水平,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旭晨.国际贸易企业项目化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韩旭,李星.项目化管理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

猜你喜欢

项目化管理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化管理引入教研组建设的实践
项目化管理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