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

2015-12-16杨焕文赵正雄顾华国邵丽王戈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大学生建设

杨焕文 赵正雄 顾华国 邵丽 王戈

摘要: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认识的重要途径,农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农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农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意义重大。实践教学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以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全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历史、基本情况、基地申报及建设情况、基地管理和基地的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59-02

实践教学基地教育是高等农业院校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也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高等农业院校。在有限的校内资源条件下,利用农科教合作建设教学实习基地是高等农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办出高等农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产学研”结合的最佳形式;是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教育平台。云南农业大学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利用农科教合作平台,并结合农科院校的专业特点,建立了6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全国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例,系统阐述了我校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模式和方法。

一、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利用农科教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运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建立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是农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必须要有足量的实践教学平台做支撑,而这对于高校本身来说,单靠学校自有资源并不现实。另外,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在学校自有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农科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对我国高校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剧烈的竞争,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家长和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慢慢形成只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对实验课、实习等实践环节则认识不足,轻视实践环节的锻炼,进而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基础是合作共赢,依据学校的专业特点,谋求具有合作意愿,并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社会资源,是基地建立和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其下属具有特色鲜明的烟草学院,为各级烟草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烟草科技人才。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前身为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55年,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直属单位,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重要的烟草农业科研机构,在全国烟草研究领域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与国外烟草研究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

云南农业大学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自从恢复高考以来,1980年起我校1977级农学专业的本科生开始有农学、植保、资环、烟草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和参观实习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试验实习。特别是从1986年起,我校开始招生烟草专业以后,1996年成立烟草学院以来,这种合作就更为紧密了。双方合作建设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成果曾获云南省2001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双方在良好合作历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合作效果,于2012年向教育部申报了质量工程项目——全国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获得批准立项建设。

三、实践基地管理

(一)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采用多方参与的模式,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组织管理由学校、院系和实习单位三方共同承担实施。基地设立了管理团队和指导团队,管理团队设有“基地领导小组”和“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组”。基地领导小组由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实践教育基地的总体建设、总体协调,并处理基地运行过程的重大问题。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组由基地办公室负责人及学院相关领导担任,前者主要负责实践基地建设、具体实践安排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后者主要负责实践学生的组织、协助基地管理实习学生及考核。

(二)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制定

为保证实践教学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地制定了《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实践学生管理办法》、《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实践学生管理辦法》、《云南省烟草科学农业科学研究院实践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和《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实践学生自律承诺书》,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运行形式、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以此确保了正常的教学运行,杜绝了参与实践学生的安全事故,提高了实践成效,促进了实践基地的良性发展。实习派出单位(学院)制定学生实习纪律,如《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学生实习纪律》。

(三)实习学生管理办法

学生实习期间由双方共同管理,以基地实习单位管理为主,实习单位以科研教育管理科为学生管理协调负责部门。实行“双导师”制度,选派具有丰富教学及学生管理经验,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有着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奉献精神的校内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同时选派长期工作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第一线,具有较深的基础理論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旨的科研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实习单位根据科研人员需要向实习生派出学院提出所需实习生人数,双方协调后确定计划。实习单位科研教育管理部门同时向本单位需要实习生的科研人员(第二指导教师)提出本单位和实习派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管理要求,第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的试验工作,实习任务书、开题报告的完成、实习日常管理及毕业论文初稿。实习派出学院由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来联系协调学生实习事宜,并同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位教师,作为实习学生第一导师,第一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单位的科研任务和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四)实习培训

学生离开学校之前由派出学院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纪律、实习安全及注意事项。学生到基地实习单位后由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内容有: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安全、实验室药品、试剂和仪器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烟草生产技术等。实习单位领导、实习派出学院领导、双方指导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各自明确责任。

(五)培养双师型教师

实习学生第一导师由派出学生学院教师担任,学院要挑选责任心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第一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单位的科研任务和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后期的写作工作。第二指导教师由基地实习单位科研人员担任,实习单位要挑选责任心强、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指导实习学生经验的科研人员。第二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和实习的试验工作,并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书、开题报告、实习日常管理及毕业论文的初稿。

参考文献:

[1]刘正远,段玉玺,吕杰,等.农业院校农科教合作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

[2]陈光,于彦华,林琳.构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多维立体”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02).

[3]马洪艳,白宝良,刘芳.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4]范双喜,程春生,刘铁军.构建教学实践新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高教),2010,(09).

[5]陈群贤.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9,(02).

[6]刘长宏,戚向阳,王刚,张恒庆.实践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猜你喜欢

大学生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