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学视域下的大学辅导员模块化工作体系建设

2015-12-15杨玉林邵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9期
关键词:管理学辅导员

杨玉林 邵帅

摘要:目前,辅导员的工作较为复杂和变化,所要面临的形势是多变的,当前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整体能力,这是一个需要解决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现阶段,不论国家还是社会,对于教育方面都是十分重视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也给予很高的重视,同时出台、贯彻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使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很多成果。

关键词:管理学;辅导员;模块化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13-02

辅导员工作性质具有盲目性,有时候由于临时性工作的出现,会出现没有秩序的状态。有些辅导员甚至会身兼数职,肩上担子很重,压力较大,没有更多的合适时间来研究辅导员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所以造成了对自己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不明确的情况,有些辅导员对于工作没有分清缓急,造成了工作效率较低的情况,这都是由于辅导员工作不规范造成的,所以应该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模块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一、建设模块化工作体系的意义

辅导员工作模块化建设意义重大,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辅导员工作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很多事情往往缺乏条理性,导致陷入冗杂的事务性工作中,不但没有将休息时间和工作时间做好明确划分,而且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如果将时间管理的观念加入辅导员工作中,就能够较好地将工作进行条理化。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辅导员在业余时间一定要多学习,不断补充自己,提高工作的效率。合理时间安排,不仅能够使辅导员有条不紊地应对工作,并且也能有空余时间发展自我,有利于辅导员的身心健康。虽然辅导员的工作会进行提前计划,但是并没有完全纳入到管理模块中,无法合理地进行时间分配,难免会出现工作的局限性,或者有些主观和片面,若将工作中具有内在联系的工作,利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建立,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条块安排,能帮助辅导员按照计划高效完成工作。

二、辅导员常规性工作分工

常规性工作是指日常必须完成的工作。对高校辅导员来讲常规性工作限定于中观层面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工作,而不包括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管理和考评。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提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文件中拓展了辅导员的职能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还包括其余许多方面的职责,例如帮困、学业情况指导、学生就业规划、学生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学生事务管理等诸多实际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辅导员工作的范围不仅限于此,辅导员还承担着许多职责。例如安全稳定、应急事务等。按照以上细碎的内容,可将高校辅导员的常规性工作内容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咨询服务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可以细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实践的差异性,只做了三级划分。具体工作内容可由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要求和内容继续加入。

辅导员的工作十分丰富,包括对学生的教育及管理两个方面,它要求辅导员需要通过自身不断的长期积累和探索,才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帮助和建设性指导。如今时代的发展十分迅速,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是深入贯彻党和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也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所以应当将琐碎工作进行模块化分工。

三、模块化管理模式

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工作规范化,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有相同之处,在企业管理中,受冗杂性和多样性等因素的局限,不能够很好地对工作进行量化,这和辅导员工作有些相似,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树立一套价值体系,来对员工的意志进行统一,放到辅导员工作中,也要对日常工作进行体系化建立,设计梳理出管理工作模块化系统,并进行模块化管理。但是我们必须也要注意到两者的区别,高校的管理不同于企业,企业可以通过经济上的奖惩来对管理对象的行为进行规范,但是高校就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从大学管理角度来讲,规范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通过日常的点滴渗透,将思想落实到高校办学活动的各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来说,就是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更具有常规性,同时,针对高校辅导员常规性、日常性工作加以研究、分析,逐步设计出一个管理工作模块化系统,更为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让辅导员在执行每一项工作中,在一个规范化的平台中给予一个科学有效的工作平台。

四、辅导员工作模块化体系建设

辅导员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工作内涵和工作核心也越来越被认可,辅导员已经日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已施行了五十多年,但是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早期的辅导员角色管理性色彩更加浓厚,担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学生的管理,规范其在校生活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方面的变化也潜在地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属性和工作职能,已经由单纯的管理转变为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辅导员承担着培养学生和教育学生的重要职责,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辅导员是否能够利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水平较高,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也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此看来。辅导员工作涉猎范围广、内容多,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模块化体系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 辅导员的时间管理思想

辅导员的时间管理概念在管理学中被看做一种资源,它是利用一定技巧和方法,通过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的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者组织的目标。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协调,达到目标和时间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辅导员必须要有时间管理的思想。首先,时间管理对于辅导员来说意义重大。辅导员工作具有冗杂性,辅导员的工作较为杂碎繁多,如果想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同时也能达到一定效果,就必须提升辅导员的时间管理思想,以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其次,临时性的工作会打乱辅导员的原有计划,所以需要辅导员要有时间管理的思想。例如辅导员在计划中安排某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但是会被临时性工作所打乱,辅导员就需要合理调整时间,保障原计划工作的顺利完成。再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技能要求辅导员工作应具有时间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帮助辅导员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面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辅导员在业余时间多学习多补充,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充实自身,这无疑体现了辅导员时间管理思想的重要性。最后,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健康也需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思想,工作的繁杂和时间的占用,使得辅导员会出现身体不适、疲劳健忘等亚健康状态,合理的时间安排有利于辅导员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不至于使自己的时间全部被工作占用,没有提升自我和自我生活的时间。辅导员可以在工作之余,提升自我生活品质,安排自己的生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线人员,为了提高管理效能,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原则和策略,对自身时间的耗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自己努力成为时间的支配者。

所以说,辅导员应罗列可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列出计划内工作,并预留出空余时间,准备应对预案,按照日、周、月逐渐细化、合理安排。然后,在计划的指导下迅速高效地执行工作,努力做到主次分明。定制计划可以避免工作的重复性劳动,保证其他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辅导员的条块管理思想

辅导员工作条块化管理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途径之一,条块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将辅导员的琐事、杂事按照模块划分归类,并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辅导员模块化管理不能只考虑如何将工作细节化、具体化,盲目地强调工作的巨细无遗,我们不能违背了模块化管理的真正内涵。我们将工作进行分类,可以将工作按照管理学理论做到专业化和制度化。条块管理是辅助时间管理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工作的内容进行横向纵向结合,搭建出一个条块状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将提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框架,辅导员的工作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监控和管理均可在该平台中实现。

(三)时间管理与条块管理相结合

将辅导员工作进行系统化梳理,以周为单位,明确每个时间点辅导员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使辅导员对所做工作达到心中有数,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效果。促进辅导员提升自身能力,用科学化手段和管理学视角,做好辅导员的一系列工作规划。同时,也以周为单位进行工作事务完成情况汇总,将两者数据进行匹配度分析,将实际时长与计划的平均时长进行对比,分析出辅导员模块化的最优比例。

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对辅导员自身要求不断提高,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模块化管理,并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辅导员的必然选择。辅导员工作者应该树立起这种模块化思维,这种思想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效果的提升,使辅导员不断提升自我,做个更为专业、更为出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效仿.社会分工视野中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9,(01).

[2]胡建新.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

[3]慕海军,王晓鹏,李世龙.中美高校辅导员职能比较与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

猜你喜欢

管理学辅导员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