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羊规模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

2015-12-15王晓亮王玉梅李知新张学军张和平周秀玲张成莲安泓霏李莉娟宋权儒

中国动物检疫 2015年4期
关键词:布病布鲁氏菌宁夏

王晓亮,王玉梅,李知新,张学军,艾 文,张和平,周秀玲,张成莲,安泓霏,李莉娟,赵 燕,宋权儒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 750004)

宁夏羊规模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

王晓亮,王玉梅,李知新,张学军,艾 文,张和平,周秀玲,张成莲,安泓霏,李莉娟,赵 燕,宋权儒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 750004)

为了解宁夏地区布鲁氏菌病在羊间和人间流行现状,对存栏200只羊以上规模养殖场(户)及相关从业人员开展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和影响因素基线调查。自2008年开始到2013年,共检测羊75467只,其中阳性的有674只,总阳性率为0.89%,各年阳性率从2008年的0.71%波动上升至2013年的1.2%;2008—2013年,感染布鲁氏菌病人数亦呈递增趋势,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30~59年龄段的发病人数居多。造成人间布鲁氏菌病年龄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接触传染源的频繁程度、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防护措施等。

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的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患有布病的人大都不能从事体力工作,民间俗称“懒汉病”,此病对生殖系统损害严重,且常因误诊误治而转为慢性,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布病感染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布病可以在人与其他动物间交叉传播,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及人类健康。近几年发生的几起布病的公共卫生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和对布病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布病的整体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虽然动物布病发病数量和新发疫点数有所减少,但血清阳性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人间疫情呈持续高发状态[2]。据统计,2013年除内蒙古外,全国畜间布病发病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根据各地的报告数据,人间布病发病率与畜间布病发病率相对同步[2]。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病牛,导致人间发病的致病菌主要是羊种菌,传染源主要是病羊,且羊种3型布氏菌成为引起布病流行的

优势菌株[3]。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面掌握宁夏全区羊布病流行现状及人间布病感染情况,宁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5月—6月对全区羊规模养殖场户(养殖量≥200只)开展了布病流行病学基线调查,重点了解2008—2013年期间全区羊只存栏、来源、布病发病、畜牧兽医行业人员感染布病等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对宁夏22个县、区(市)内饲养量在200只羊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养殖户),采取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养殖数量。2013年宁夏羊年末存栏量为3447068只,其中基础母羊1753522只,种公羊104943只,育肥羊1148022只,结构见图1。而200只羊以上规模养殖场户的年末存栏量为369169只,约占全区总养殖量的10.71%。统计显示,2008—2013年宁夏基础母羊、种公羊、育肥羊数量均呈稳定增长趋势(见图2)。

图1 2013年末宁夏各类羊存栏量所占比例示意图

图2 2008—2013年宁夏羊养殖数量变化图

2.1.2 规模养殖场户分布情况。2013年宁夏羊养殖场户共计有59989个,其中养殖量达到200只以上的有804个,占总养殖场户的1.34%,200只以下的短期育肥户所占比例相当大。宁夏22个市县区内羊规模养殖场户分布有其自身特点,尤以同心县的规模养殖场户最多,共有230户,占全区羊养殖场户的28.61%,其次分别是利通区与盐池县(见图3)。而羊规模养殖场户主要分布于回族人口居住较集中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其山区、丘陵为主的地域特点便于羊只养殖。当地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调查显示2008—2013年全区羊养殖场户数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见图4),养殖场户规模不断扩大。

图3 2013年末全区羊规模养殖场户区间分布图

图4 2008—2013年宁夏羊养殖场户数量图

2.1.3 调运情况。2013年全区规模羊养殖场户分别从外省调入羊153131只,县外调入羊29453只,县内调入羊只342088只,共计调入羊数量524672只,其中65.20%为县内调运(见图5),外省调入的主要来自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山东等省区。2013年宁夏羊出栏量为4103214只,羊规模养殖场户年调出数为583522只,其中调出至区内的有534933只,占总调出数的91.67%;而调出至区外的主要是调往广东、甘肃、内蒙古、新

疆、北京等地,主要为屠宰上市和进行育肥羊只。羊只频繁地交易和流动,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2008—2013年宁夏五个市的羊只年出栏量基本上都呈缓慢增长趋势(见图6),石嘴山市在2011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之后又趋于平稳。截至2013年底,宁夏共有239个活羊交易市场及32个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场,它们有效地保证了全区出栏羊只正规、有序地交易,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可追溯的有利条件。

图5 2013年宁夏羊规模养殖场户羊只调入情况

图6 2008—2013年宁夏五个市羊年出栏量情况

2.2 羊布病情况

2.2.1 免疫情况。截至2013年底,宁夏羊养殖量在200只以上的规模场户数共计有804个,其中有442个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羊只流产,群流产率高达54.98%,流产羊只总数达到10312只。发生羊只流产的规模场户中有126户对羊只进行了布病疫苗免疫,使用的疫苗主要为哈药集团生产的布氏杆菌病活疫苗(S2株)。

2.2.2 羊布病实验室检测情况。每年宁夏各级兽医实验室根据当地羊只养殖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养殖场户的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布病的实验室检测,通常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进行初筛,对阳性样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确诊。2008—2013年宁夏县级实验室羊布病检测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开始实验室布病检测率持续上升,而布病阳性率也基本保持上升趋势(见图8)。虽然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与我们抽样的合理性以及检测的准确性等等有直接关系,但从检测阳性率的发展趋势看,宁夏地区羊间布病的发病态势与近些年布病的人畜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回升,并呈持续增长,愈演愈烈的趋势是一致的。检测场户数及检测数的逐年增加,则可以反映出各地对于羊布病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加强。

图7 2013年宁夏羊规模养殖场户布病发生及免疫情况

表1 2008—2013年宁夏兽医实验室检测羊布病统计表

图8 2008—2013年羊布病实验室检测率与阳性率对比

2.3 人间布病发生情况

2.3.1 基本情况。人容易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是污染的动物产品而致病,且感染后难以做出准确诊断,因为它的初始症状很容易和流行性感冒相混淆,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4]。一些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包括养殖场工人、防疫员、兽医、实验室检验员等都是布病的高危人群。根据宁夏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的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可

以看出人布病的发生无年龄差异,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30~59年龄段的发病人数居多,原因可能是人与动物的接触频繁程度及感染机会多少有关。因此,在每年春秋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期间布病感染人数会达到年度高峰。由于布病在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水平传播,因此只要把布病病原从易感动物中净化后,就可以极大地降低人布病的感染率[4]。近几年,宁夏人感染布病的数量在持续上升,这与全国统计的人布病发病形势相一致(见图9)。

图9 2008—2013年宁夏人感染布病情况

2.3.2 实地采访调查情况。我们在宁夏22个市、县(区)依据羊养殖规模大小,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面对面的走访了625户养殖规模在200只以上的养殖户,主要了解其羊养殖基本情况,羊购销情况,养殖人员情况及养殖户主对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其中圈养殖户有351户,放养户为274户,分别占总调查户数的56.16%和43.84%(见表2)。从图10可以看出宁夏五个市随机实地走访调查中吴忠市的布病户发病率最高,达到8.88%(在吴忠市调查总户数为338户,其中有布病患者的户数为30户,户发病率=30户/338户*100%=8.88%),这与吴忠市高密度、大规模的羊养殖量有密切关系。

表2 实地采访调查数据统计表

图10 宁夏五个市随机调查羊养殖场户布病发病史情况图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共有52名来自39个养殖户的养殖人员有布病发病情况,其中24人已治愈。在羊养殖过程中,与羊密切接触的主要为男性,如剪毛、接羔、免疫等,因此根据我们调查数据,在布病发病人员中男性占到了75%,这也符合实际养殖情况。目前,农村的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负责羊养殖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从图11我们看出调查中布病发病人员依然是40~59岁居多,这与每年全区统计的布病人发病年龄分布情况相一致。调查发现,布病患者所从业的养殖场户中辅以放养形式养殖的占到90.4%,这可能与环境中布鲁氏菌的存活与污染相关。同时,布病患者所属养殖场场主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仅占3.8%,而布病患者在工作中佩戴防护工具的比例为50%。可以看出大部分养殖场主因文化程度较低,对布病防控知识知之甚少,在养殖过程中生物安全意识和人员防护意识不强,这成为布病在人群中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

图11 走访调查中羊养殖户布病发病人员年龄分布图

3 结论与分析

目前宁夏地区羊养殖量在20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有804个,占总养殖场户的1.34%,调查结果显示短期育肥户所占比重较大,导致羊只流动频繁,给疫病的传播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同时,宁夏现有的活羊交易市场及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场,有效地保证了出栏羊只正规、有序地交易,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可追溯的有利条件。区内兽医实验室布病检测阳性率的发展趋势显示,宁夏地区羊间布病发病呈持续增长、愈演愈烈的趋势。调查中布病发病人员依然是40~59岁居多,这与每年全区统计的布病人发病年龄分布情况相一致。人间感染者主要为与羊密切接触的男性,如剪毛、接羔、免疫等,因此根据我们调查数据在布病发病人员中男性占到了75%,这也符合实际养殖情况。

4 问题和建议

布病发病机理复杂、群体感染后难以净化根除。当前宁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政府没有把布病列入计划免疫范畴,羊只大多处于非免疫状态,极易感染发病,排毒,进而感染人;二是由于羊只常年无序流动频繁,外地购入与内部交易都未严格规范,导致羊只布病相互传染的概率增大;三是由于宁夏自治区推行封山禁牧政策,养羊以圈养为主,部分养殖户实行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养殖户主动免疫的意识差,导致羊只布病免疫率低,易感畜群大量存在;四是一些养殖户的养殖条件比较差,多种家畜混养,羊粪的处理不及时。还有,一些养殖户人员居住生活场所与羊只养殖场所毗邻,且无科学防护措施,导致人员感染布病的风险较高;五是养殖户对布病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对于与羊只接触可能发生的高危感染缺乏认知,基本防护率较低;六是布病的临床误诊率高,尤其是部分养殖户在感染初期不及时就诊,随便乱吃药,导致布病慢性患者增多。

为此建议 :一是政府将布病列入计划免疫范畴,全面实施以“免疫、检疫、监测、消毒、扑杀”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畜间发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体健康;二是建立兽医、商检、质检、卫生等部门的协同机制,严把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关,规范羊只交易的管理;三是提高扑杀病畜的补偿标准,引导养殖户参加养殖保险,让养殖户自愿淘汰、扑杀病畜,避免疫情的扩散;四是加强疫情管理,规范疫情处置;五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办墙报、培训等广大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大布病防治知识及其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羊养殖户的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控防护意识,降低布病感染风险,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6];六是培训专业人员,提高布病的检测能力和诊疗水平;七是督促相关部门定期做好辖区内布病流行病学本底调查,为布病防治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刘晓贺,韩文瑜.布鲁菌病的研究进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5(1):69-72.

[2]魏巍,马世春.我国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控建议[J].兽医发展与兽药安全,2013(12):38-41.

[3]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与研究进展[C]//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四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53.

[4]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5.

[5]吴清明.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技术研究对策[C]//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2009:144-148.

[6]张晋生,李迷珍.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12):39-41.

A Baseline Survey on Brucellosis in Sheep in Ningxia

Wang Xiaoliang,Wang Yumei,Li Zhixin,Zhang Xuejun,Ai Wen,Zhang Heping,Zhou Xiuling,Zhang Chenglian,An Hongfei,Li Lijuan,Zhao Yan,Song Quanru
(Ningxia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Yinchuan,Ningxia 750004)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brucellosis in livestock and human in Ningxia,epidemiological surveys of brucellosi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conducted among sheep and related employees in farms with more than 200 sheep. A total of 75467 sheep were detected during 2008 to 2013,among which 674 sheep were brucellosis positive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0.89%.The positive rate fluctuated from 0.71% in 2008 to 1.2% in 2013,showing a rising trend. From 2008 to 2013,the number of human infected with brucellosis was on increasing trend. Infections were found in people with all ages,and the most infected cases were found in 30-59 years-old group. The main causes of differences in age distribution of human infection were the opportunities of contact with infection source,the poor self-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measures.

sheep farm;brucellosis;baseline survey

R516.7

A

1005-944X(2015)04-0009-05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2013ZZN30)

张和平

猜你喜欢

布病布鲁氏菌宁夏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宁夏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