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阳潮扇:朝中贡品的百年兴衰

2015-12-14朱辅国程枫淮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德江德阳扇面

文/朱辅国 程枫淮

德阳潮扇:朝中贡品的百年兴衰

文/朱辅国 程枫淮

源于广东潮州团扇的德阳潮扇,自清末传入德阳,经过制扇工匠李宝成改进,融入当地“纸壳扇”元素,并不断提高工艺水平,遂成川中一绝。自1895年德阳潮扇受到慈禧太后青睐成为贡品之后,直到今天,德阳潮扇已历经120余载。如今,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阳潮扇正经历着艰难的传承复兴。

潮扇为何被德阳冠名

德阳在扇文化中原本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据清嘉庆七年(1802年)《德阳县志》载,德阳历代无绢扇业,仅有民间竹编五角形篾扇和蒲葵扇。同治年间,“纸壳扇”(又称“猪腰扇”)引进中江,这种粗竹丝框架、桑皮纸糊的椭圆形硬扇,虽然经久耐用,可招风、可垫坐、可盛生熟食品,但扇面糊纸凹凸不平,难以书画。

然而,就是这土得掉渣的“纸壳扇”,竟是德阳潮扇的“母本”。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任福建仙游县同知的包善诚,罢职回乡,从福建带回潮洲团扇:黑漆扇框绷绫,两面图画相透,工艺不凡。后因团扇扇缘滑边,他找当时的德阳裱褙铺老板黄辉庭修复,黄借机仿制了几把。

当时德阳城内有个卖甘蔗的小贩叫李宝成,此人粗通文墨,头脑灵活,早年曾学过做“纸壳扇”。当他见到黄辉庭仿制的团扇之后,发现了新的商机,于是辗转向黄辉庭借得一把,回家揣摩研究。几天之后,第一把德阳潮扇面世:以四川慈竹为原料,扇面将竖向细篾丝用横丝线编织成实底凹面椭圆形,用蜀产原绢和夹江宣纸裱糊,以各色煅料包扇边,扇柄与扇面相接处粘贴“蝠”字图案,以牛骨镂花为扇柄,下坠万寿丝绦。

由李宝成改制的扇子大受当时社会名流的赏识,大户人家竞相订购,李宝成从此以此为业。随着生意的拓展,他与黄辉庭商议后,在德阳东门崇果寺东侧开了一个“李宝成潮扇庄”。后经二人不断探索改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阳潮扇,李宝成也成为德阳潮扇的始祖。德阳的扇庄虽然一直打着潮扇名号,但显然是在本地传统“纸壳扇”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在德阳民间,德阳潮扇更多地被称作“葫芦扇”“猪腰扇”“挖耳扇”。它形如葫芦,从侧面看去,弯曲的扇面似手掌向内微微合拢,非常像人们熟悉的挖耳勺,这更便于兜风,具有使用的合理性。葫芦因与“福禄”发音相近,很讨人喜欢。手持“葫芦”,意味着把福禄拿在手里。而在使用时,则呈倒葫芦形状,有“福到”的寓意。

12道工序纯手工制作

一般每年3月至6月间是做德阳潮扇的季节。4月底的一天,我们走进德阳市崇果寺街德阳潮扇第4代传人龚德江家中,有幸观看了德阳潮扇制作的全过程。

崇果寺街是德阳潮扇的发源地,兴盛时整条街都是潮扇庄,最多时达33家。时光流逝,崇果寺街虽街名依旧,但街面早成了现代的闹市,龚德江的家也早已搬上了6层的楼房。

夕阳的余晖中,龚家楼顶花园里,家族式手工作坊正在生产潮扇。藤叶初展的葡萄架下,祖孙三代分工合作,自成流水线模式。龚德江负责锯竹、刮青、启篾片、划竹丝、弯扇框、编围线及后期的裱褙、画扇面等关键流程;老母亲主要做编线、排线等技术活;媳妇则在一旁灵巧地剪着云耳、“蝠”(蝙蝠形)字;女儿龚书一会儿协助奶奶编线,一会儿又在父亲裱好的扇子上作画。

制作潮扇完全是手工活儿,工艺相当复杂。以前德阳潮扇厂的工人,每人只能完成其中的一步,能独立完成全部制作工艺的人少之又少。

据龚德江介绍,制作德阳潮扇的工序有12道—车扇柄、启篾片、划竹丝、弯扇框、扎把子、编下线、编中线、编上线、做围线、裱扇面、画扇画、剪贴云耳和“蝠”字,小的工序有近百道。

龚德江说,以前的潮扇庄和潮扇厂都有专门的画师来画扇面,30多家扇庄中仅有七八家的老板能画到一定水平,如龚守春(龚德江的父亲,“春福亨扇庄”老板)、温永祥、蔡维达等。由于扇面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潮扇的档次,因此各扇庄老板都非常礼重画师。每年倒衙(腊月二十四左右,县衙放假)之后,或春秋佳日,扇庄老板都会备宴约会画友,研讨诗书画艺,议定画扇润格,有异议则在席后茶余协调。除给予画师以丰厚酬金外,扇庄还常年资助德阳县美术家协会开展活动。抗战期间,张大千、叶浅予、蒋兆和等人都由扇庄捐资在德阳文庙办过画展。

德阳潮扇的百年兴衰

德阳潮扇传承至今,从第一代传人李宝成开始,已历经4代、120余年。百年兴衰,风风雨雨,一度几近失传。

李宝成算得一个经营高手。1895年,他精选了4把自制的潮扇,以锦盒包装,请当时的书法名家刘光远在锦盒上题写“德阳潮扇”,呈献给德阳代理知县黄沅。同年6月,一位亲王受朝廷委派入蜀察访川西北的旱情,路过德阳,被此扇吸引,爱不释手,连赞“好扇”。知县当即赠送两把。亲王回京后,黄沅又令“李宝成潮扇庄”赶制了一批精品,作为礼物专程赴京孝敬亲王。亲王又将德阳潮扇献给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慈禧见扇大悦,遂传谕四川总督,索献德阳潮扇100把。在荣膺贡品后,“德阳潮扇”一举成名,各地客商纷纷前来订货。

当时德阳潮扇还只是李宝成的独门生意。民国初年,李宝成在崇果寺街买了两间铺面,平常只开一间铺面承接订货,依然是供不应求,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由于潮扇是纯手工制作,对工艺的要求高,所以产量极为有限,扇庄不得已于1914年破例收了汪正兴、钟树宾两名徒弟。二人学徒期满,效劳3年,得到师傅允许另开扇庄。李宝成病故后,其子李万忠继承父业,挂出“老号李宝成潮扇庄”金字招牌,为扩大规模,常年招收学徒,也为潮扇的传承敞开了大门。

抗战后期,云集在川的书画名家张大千、叶浅予、蒋兆和、董寿平等人,都曾多次在德阳潮扇上挥毫泼墨,极大地提升了德阳潮扇的艺术品位。1943年,宋子文来德阳精选了4把潮扇,由张大千、谢趣生分别绘制了《青城秋色》《唐宫鹦戏》《翠柳画眉》和《剑门山行》,作为寿礼送给罗斯福。罗斯福见此扇薄如蝉翼,技艺精湛,惊叹不已,称赞其为“东方艺术之瑰宝”,他将其中两把存放于美国国家博物馆。1944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詹姆士·彼得慕名专程来德阳采访“老号李宝成潮扇庄”。

20世纪30年代,德阳城内已有33家潮扇庄,整条崇果寺街都是潮扇庄,年产量达7000余把。

龚德江的父亲龚守春是德阳潮扇第3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他师承于汪正兴,不仅精通整套制扇工艺,更长于书画。他与从小就跟着舅父制扇的江士芳结亲后,在崇果寺街开了“春福亨扇庄”。他既赶上了德阳潮扇的鼎盛,也亲历了其衰落的过程。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物价暴涨,百业凋敝,潮扇随之滞销,扇庄门庭冷落,纷纷倒闭。到1949年冬,德阳城内仅存11家潮扇庄。新中国成立之初,德阳潮扇一度得到恢复和发展。1954年,当时的县手工业管理局让龚守春牵头成立“潮扇生产供销五人小组”。1956年,成立潮扇社,曾为国家特制了一批高档潮扇,由外交部作为国礼赠予苏联、波兰、罗马尼亚、印尼、缅甸、朝鲜、越南等国国家元首。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风扇与空调出现,传统的德阳潮扇失去了消暑纳凉的实用价值,德阳潮扇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了。

(黎五成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德江德阳扇面
扇面山水
《德阳散文》以散文的力量记录和歌时代
有趣的羽扇
精巧扇面画
缺钱的“警察”男友
周旋在三个女人之间的“警察”
扇面等式
车祸
德江县委离退局举办“中国梦?组歌”歌咏赛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