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声川的“喜剧”人生

2015-12-11海欣

齐鲁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赖声川卡通片戈多

海欣

从“三角关系”到《十三角关系》

9月25日至27日,赖声川喜剧《十三角关系》将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灵感源于20世纪末台湾的一桩桃色丑闻事件,加上达里奥·福式的荒谬,伍迪·艾伦式的机智,以及赖声川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喜剧《十三角关系》应运而生。

实际上,早在1999年,《十三角关系》在台北首演,笑声曾像喷射的霰弹,命中人们心中诸多隐痛:黑金政治、内幕交易、媒体堕落、全民偷窥癖、代际价值观的断裂……

1998年春节,“台湾省新闻处”处长黄义交、电台名嘴周玉蔻、商界女强人何丽玲吸引了全台湾的目光。何丽玲和周玉蔻是好朋友,周玉蔻和黄义交是男女朋友。有一天何跟周说:我跟你男朋友好了。周不相信。当晚,何请周躲进自家壁橱。黄果然出现在何宅,二人温柔缱绻,关键时刻,周从壁橱里跳出来……混战开始。

翌年春天,《十三角关系》在台北新舞台首演。以往表演工作坊的戏大多是“集体即兴创作”,《十三角关系》却是赖声川的剧本在先。剧本尚未落墨,整件事情已经被人“从一千个角度讨论过”。讽刺很容易,把黄义交”改成“黄一蛟”在舞台上直接活报,第一没人管,第二票房一定好。但赖声川觉得“讽刺已经够了”,当事人已经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生活。

赖声川决定。转而向这起吸引了全岛目光的桃色新闻“致敬”——讲一个比人生还要荒谬的故事。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一仆二主》的喜剧模式被赖声川做了几何式的放大:丈夫、妻子、情妇,每个角色都至少在三四重身份中疲于奔命,一重一重的假面,荒唐之后还有更荒唐,荒唐到最高点却是悲悯和忧伤。

两位主人公都很忙。身为“立委”的丈夫没时间认真听别人说什么,身为“主播”的妻子没时间想她的话有没有人听。他们化装成修理工和钟点工之后,在丈夫情妇的公寓里相遇,都没有认出对方。却竟然一见如故。然而假身份(清洁工/修理工)之间的心心相印,转脸就变成真实身份(妻子和丈夫)下的大打出手。夫妻关系全面崩盘,争相表态:不要共同拥有的任何东西。惟一的女儿被推来搡去。

《十三角关系》其实是一个现代寓言故事,探讨人对“爱”的能力。相对于这一轮的演出,赖声川在原有剧本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合理的艺术加工与角色还原。在原创作品中“阿公”一角,多年来并没有出现在作品之中,而本轮演出赖声川则再度将角色回归本位,让作品灵魂再度升华,比之上一版本剧情结构合理,人物关系发展更为顺畅。

赖声川坦言,创作《十三角关系》想和观众分享的是恋爱、婚姻、亲子关系。“现在很多人盲目追求一些东西,把自己拉到一个荒谬的境地,以为那是快乐,到头来才发现,你想追求的快乐其实就在你身旁。”

赖氏风格的喜剧妙义

喜剧的妙义是什么?赖声川从“兔八哥”、卓别林、普劳图斯、莫里哀、贝克特、伍迪·艾伦、达里奥·福等人身上取经,发展出赖氏风格喜剧。

1954年,赖声川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在12岁以前他都生活在美国。童年时代,陪伴他的是华纳兄弟推出的一系列广受欢迎的卡通片《乐一通》(Leoney Tunes),其中有个最出名的角色Bugs Bunny,也就是“兔八哥”。

赖声川在台北艺术大学任教期间,还给学生推荐过这个系列的卡通片。“其中有个角色是一只跑得很快的乌,只会发出‘哔哗声(哔哔鸟)。还有一只土狼(歪心狼)想捉这只鸟但永远也捉不到。有一集说的是土狼在山上画了一个假的山洞,就等这个鸟跑来撞上去,结果土狼在旁边等着,鸟冲上去,就快要到那个假山洞了,竟然穿过了山洞,土狼就自己去试,结果当然是撞墙了”。在赖声川看来,这样的卡通片是“高档的喜剧,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

除了卡通片,美国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也一度启发了赖声川对喜剧的认识。赖声川视其为精神导师。“卓别林教会我在无厘头的喜剧中可以流露真情,可以探讨世界上一些艰难的问题。他的心胸大,对人类、对生命有悲悯心。我觉得喜剧的目的不是就让你轻松一下,而是可以透过笑,让你认识一些新的事情,这是一颗有深度的心可以做出来的”。

在伯克利念博士期间,赖声川开始系统地进行喜剧研究,从古希腊的阿里斯托芬,古罗马的普劳图斯开始,一路经过中世纪,再到莎士比亚,莫里哀,意大利即兴喜剧,而此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喜剧作品与理论。博士二年级时,赖声川将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一罐黄金》搬上了舞台。那是赖声川第一次尝试喜剧,还不太有把握,结果观众却笑得整个剧场都在震。“我才知道我是可以做喜剧的,因为大家之前对我的印象,我不是一个可以讲笑话的人”,赖声川说。

到了毕业大戏,赖声川选择了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荒诞寓言《等待戈多》。《等待戈多》对大陆观众来说并不陌生,故事说的是两个流浪汉在等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没事找事,前言不搭后语地聊天,最后“戈多”也没有来。

在赖声川看来,荒谬正是喜剧最重要的元素,他忠于原著创作了一版《等待戈多》,却发现剧场里的观众始终在笑。“我认为只有好笑,看完才会痛苦,如果不好笑。看完可能没感觉”,赖声川如此阐释喜剧中“笑”的要义。

“中国人很有幽默感,但在喜剧上非常贫乏”

赖声川自认“与喜剧缘分很深”,早年在表演工作坊创作相声剧起家,名满宝岛。如今《十三角关系》在喜剧技巧上的圆熟,更是跟赖声川此前在电视台两年“练剑”不无关系。

从1996年到1998年,赖声川曾任600集电视情景喜剧《我们一家都是人》的创意总监、编剧、导演。《我们一家都是人》是“今天演今天”,剧本跟当天新闻紧密相关,演员每天早晨10点开始排练,晚上8点正式表演,电视台直播。

在赖声川看来,《我们一家都是人》体现了“自由媒体最辉煌的一面”——他作为总导演就是最后的审查者,作品“胡搞、脱裤子、骂街都可以”,但它却把锐利的讽刺变成真正的幽默。而这样的硬功夫是从台湾“媒体不自由”时代练起的。

1985年,表演工作坊的创团作品《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上演之前,赖声川接到同行严重警告:这样的戏上演,剧团会“不见掉”。赖声川没有理会。“我知道界限在哪里,我也知道,我只迈出去一小步。”

“那一夜”开场是阳明山上的一场同学会。同学们的名字恰好和政经界诸大佬音同字不同。故事的叙述者时而是重庆防空洞里躲警报的人,时而是直隶大地震里走出的提笼架鸟、专看出殡的纨绔子弟,时而是自称徐志摩师兄的假学问家……看起来荒诞不经、毫不相关的历史细节,用比蒙太奇还要自由的方式拼接在一起,种种滑稽的背后是文化失意者的苦闷。

“那一夜”开创了此后多年在“表坊”作品中若隐若现的“文风”——家与国、现世与历史、滑稽和忧伤绵密地编织在一起。黄牛党把演出票从新台币150元炒到2000元,仍然供不应求。演出录像的正版盒带当年卖出100万张,盗版不计其数。

对赖声川来说,1999年的《十三角关系》把表演工作坊一以贯之的社会批评传统推向近乎狂想的高点。《十三角关系》之后,社会批评从“表坊”的作品中渐渐淡去,变成“自省”。

2006年,连战“破冰之旅”之后一年,《暗恋桃花源》以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台湾“表坊”联合制作的方式,在大陆正式公演。此时距“暗恋”台北首演已过去20年。幸好它的题材仍能拨动大陆观众的心弦。表演工作坊至今在大陆公演的近十部作品中,“暗恋”是惟一在所有巡演城市都能稳赚不赔的剧目。

从此之后,北京央华成为“表坊”固定的合作伙伴。“表坊”规避了“外资不能经营剧场”的限制,从1998年《红色的天空》首演到如今《十三角关系》上演,虽无固定“据点”,却能畅通无阻地把戏一部一部地带进来。

不过,面对如今市场上许多打着“搞笑”旗帜的喜剧,赖声川却表露了担忧。“喜剧的目的如果只是给人笑,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不是搞笑就算喜剧,喜剧还要有总体的结构和主题。中国人很有幽默感,但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在喜剧上非常贫乏”。

赖声川认为,喜剧与幽默并非一回事,“幽默是点,而喜剧是线、是面、是体,喜剧是依赖于结构的”。在他看来,“悲剧探讨严肃问题,用的只是情感肌肉的一半,而用喜剧探讨严肃问题,就把人类情感的肌肉全部用上了,使情感得到全面释放,达到忘我的境界”。

猜你喜欢

赖声川卡通片戈多
卡通片里的人物为什么会动
你是《海底小纵队》里的那个人物
戈多是谁
他无意中帮助了十几年后的女儿
赖声川:创意是一道自问自答题
舞台剧《冬之旅》剧照
一张会行走的床
《等待戈多》对新时间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