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创新、体验

2015-12-11郑菊兰孙静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教师

郑菊兰 孙静

2012学年伊始,君莲学校积极响应区教育部门和教育学院确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申请成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学校,在六年级进行本土化和校本化实施。时至今日,已有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实施,其中,三届学生陆续参与课程学习,二十余人次教师投入课程实施,《健康与幸福》的课程理念逐步渗入到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回顾两年多来的课程实践,学校在实践中收获了经验,在探索中积淀了思索。

一、课程初始期:校长领衔,规范做好课程架构

成立校长领衔的课程组,针对校情、学情、师情,做好顶层课程设计,就“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等问题统一思想,旨在从源头做好试点课程的规划,做到科学、规范。

课程组通过教材分析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这与学校“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而且,该课程与现有的课程不同,它构建了一个学生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技能体系,属于综合性生活课程,具有较强的生活指导性,这对于君莲学校生源中有78%为农民工子弟,很多学生是刚刚到上海,未曾接受过正规教育,基础较差,家庭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等情况特别适宜。

进一步考量课程内容后,学校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分割,选取《健康幸福》课程中对学生有意义或现有课程中缺失的内容,分别融入到健康幸福拓展课、生命科学探究课、体育卫生拓展课、班会课、校园综合活动等校园课程中。师资方面则包括以下四类。

校内。君莲学校此次直接参与到课程中的有校长、生命科学教师、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等。

校外。学校邀请了校外的医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社区警官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打破了学校限制,使教学结构多元化。

家长。学生家长也参与其中。例如,学生在探究课上结合个人微调查做健康方案时,其主要参与群体就是家长。

其他人员。学校还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借助科研力量对课程实施进行指导。

二、课程实施中:理念引导,扎实有效融入课堂

课程实施的途径,一是在德育课程中进行专题教育,并把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二是把《健康与幸福》的内容根据年龄特点进行课程化教学。对这个综合性和实践体验为主的课程,我们更强调的是其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反对完全依附于德育、心理健康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倾向;同时,也反对教学内容的学科化、知识化倾向,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性发展奠基,为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由于《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心理与情绪健康、家庭与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与体育活动、暴力与伤害预防、酒精、烟草和其他药物、传染病和慢性病、环境健康、消费者健康和社区等方面,它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对这门综合性生活课程,我们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多种途径,以课程活动与课外活动的形式呈现。

同时,在对《健康与幸福》课程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进行统一教学,而是有选择、有调整地进行校本化实施。我们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本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融合、分解和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拓展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班会、讲座、家长学校、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由地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拓展视野,提高探究能力,增长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三、课程探索间:创新开拓,尝试君莲特色的课程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注重生活类、体验类、综合类课程的开发和探索。以下是我校课程实施中探索的几个特色课程。

1.纪念日教育

在《健康与幸福》拓展课中,第二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环境,例如怎样减少环境污染、各种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不健康因素以及健康的环境如何构建等。考虑到3月22号世界水日和6月5号世界环境日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学校就此进行了相关的仪式教育和各种纪念日教育,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并选择性地把适合的课程调整到前面进行。而课程中其余的部分,如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就放在主题班会上。值得一提的是,拓展课和主题班会的内容是紧密结合的,拓展课教师负责前期工作,而班主任则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结合世界环境日将教学内容完整呈现出来。

2.健康与饮食课程

第一学期课程涉及人体生理结构、几大系统的功能以及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计划等内容,因此,学校创新性地设立了健康与饮食课程。该课程打破了班级和一节课的限制,变为两个班和两节课联合进行的形式,并让每个班级学生分为4组,每组一个课题。教师挑选既让学生感兴趣又与饮食和健康相关的内容做成课题。在课程中,学生要自己设计问卷、做调查、生成报告,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最终评判时,先由8个小组进行报告,再进行实践即搭配营养套餐,最后由医生点评做出评判。

3.卫生与急救讲座

学校请来颛桥卫生院的医生来校进行每月一次的专题讲座,例如禽流感防治专题以及只针对六年级学生的“传染病”专题和“香烟、毒品、酗酒”专题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另外,学校还专门邀请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和介绍,并辅以一定的实际操作,达到人人参与、共同成长的目标。

四、课程评估时:科学评价,客观检测实施成效

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让《健康与幸福》课程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影响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始终坚持在《健康与幸福》课程成为课堂落实课程的同时成为校园课程、家庭生活课程,始终坚持学《健康与幸福》课程不用考试来评价而用学生的言行状态的变化来实证课程的成效。

2013年8月,闵行区教育学院委托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CTB/McGraw-Hill LLC)对各试点学校进行科学的测评,由其提供的《上海市闵行区君莲学校“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价报告》中的结束语对我校的试点情况归纳如下。

·通过测评、访谈及各类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君莲学校的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内心感受和情感开始趋于成熟:懂得珍惜生命、懂得要与经常做好事的人交朋友、对友谊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关注环境污染、学会用商量的方法解决冲突等。在对待身边发生的人与事时,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如何做出基本判断,能够拒绝消极的同伴压力、不轻易听信朋友发表的意见等。

·从课程实施来看,君莲学校的课程校本化实施特点非常明显。第一,学校集合了校内外资源共同制定了课程实施方案,其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在12所试点校中极为突出。第二,学校根据课程和教材的需要,专设了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和卫生与急救讲座等特色课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

·从课程效果来看,学生在个人健康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测试成绩远远高于区试点校平均水平和对照校。学生对健康与幸福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远远好于对照学校,略高于试点校平均水平。“健康与幸福”课程不仅对促进学生成长、激发潜能提供了帮助,还对同学之间的和谐交往、维护校园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课程评价来看,教师和学生家长对课程实施的满意度很高。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有所收获,改善了教学方式并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和家长都明显注意到了学生一年来的成长变化。

总之,君莲学校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项目试点十分成功,课程实施效果处于区级领先水平。学生在个人健康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健康生活态度、健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了积极转变。参与项目试点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取得的变化高度认可。

五、课程实施后:批判性思维,反思遇到的困惑

由于《健康和幸福》课程是美国课程,在试点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教材方面。由于国情不同,课本中的案例存在适用性问题(比如,是否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相关约会、人际关系的原则等学生理解不了);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于幸福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中国人更注重家庭、集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成功);翻译质量的好差及本土化程度,会影响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学方面。中西方学生年龄的成熟度不同会带来教学问题;中西方班级学生数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将挑战教法的适用性;教学过程中遇到未预测到的问题时如何及时得以研讨和解决;教学参考资料等资源不够充分;教学中涉及到的课外实践和主题活动如何保证时间,等等。

评价方面。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形式非常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维度很多,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评价该课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如何通过必要的前测、中测和后测了解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倾听教材使用者(教师)、教材消费者(学生)以及家长的想法和意见,等等。

与大环境的矛盾问题。《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宗旨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幸福生活”,之所以该学科作为美国的基础学科,是因为在西方国家眼里,这才是学生的“主课”,与其教学体制和文化背景相契合。而我国一向以语文、数学、外语为主学科,所以,该课程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技巧,或许在我们应试教育、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等社会大环境中,其教学成效性会面临挑战。

六、反思过后再实践:走在路上的课程

君莲的学生正在通过《健康与幸福》课程获取实现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并将最终找到各自实现幸福生活的理念和渠道。君莲的教师正在通过《健康与幸福》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我们希望君莲的学生在学校中获得更适合他们的健康和幸福,也希望通过《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一条更适合君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责任编辑 王永丽)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教师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