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

2015-12-10张保萍

关键词:宫外孕包块异位

张保萍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

张保萍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包块消失时间、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导致输卵管流产或破裂的主要原因[1]。临床上常采用西药治疗,但有些患者会产生耐药性,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能够辨证分析患者的病情,并给予针对性的辨证治疗,但治疗时间比较长。对此,我院将中医和西医联合共同治疗异位妊娠,观察其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妇产科学》有关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中医妇科学》有关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出血等。排除标准: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性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31±4.19)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21例;治疗组年龄21~6岁,平均年龄(38.43±4.27)岁,初产妇42例,经产妇20例。两组患者年龄、经产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肌内注射甲氨蝶呤(Pfizer Perth Pty Limited,批准文号H20120440)500 mg/20 mL,50 mg/m2。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每日上午空腹或进餐2 h后口服,服药后禁食1 h。1片/1次,1次/d。疗程为2周。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宫外孕Ⅰ号或Ⅱ号治疗。对已破损的休克型和不稳定型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宫外孕Ⅰ号治疗,药方组成:丹参15 g,赤芍15 g,桃仁9 g。对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的包块型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宫外孕Ⅱ号治疗,药方组成:丹参15 g,赤芍15 g,桃仁9 g,三棱、莪术各3~6 g。水煎内服,1剂/d,分两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指标:以两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等为观察指标;(2)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盆腔包块消失、血β-HCG检测正常;有效:包块体积缩小,血β-HCG水平<1000 IU/L;无效:包块体积、血β-HCG水平均未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比较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血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血β-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n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治疗组6216.3±4.730.5±9.7对照组6225.4±7.543.4±11.3 t 5.3245.147 P<0.05<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2.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指的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3]。输卵管管腔或周围有炎症,引起管腔不通畅,使孕卵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也就是宫外孕。如果未及时发现、治疗,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后,会造成急性腹腔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共同治疗异位妊娠。

西医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甲氨蝶呤是一种抗叶酸类抗肿瘤药,具有抑制滋养细胞的增生,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降低血β-HCG水平,消除包块的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能够使绒毛受损、蜕膜细胞变性坏死,从而使孕囊坏死,缓解异位妊娠临床症状[4]。异位妊娠属于中医少腹血瘀证,淤血不散,积久成症,因此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本文所用的宫外孕Ⅰ号或Ⅱ号主要由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等组成,丹参、赤芍、桃仁具有扩张静脉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三棱、莪术具有促进血液中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加快腹腔内血凝块分解和吸收的作用。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血β-HCG、包块消失时间、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联合采用中医和西医共同治疗异位妊娠,能够优势互补,相互协同,更好的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5]。

[1] 钟海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410.

[2] 罗 兰.中西医结合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系统评价[J].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3] 邹燕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06):147-148.

[4] 蒲元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10):88-90.

[5] 刘 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1):2406.

R713

B

ISSN.2095-8803.2015.05.139.02

猜你喜欢

宫外孕包块异位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怎样预防宫外孕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