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5-12-10肖天科陈祖棋

关键词:动力学血流麻醉

吴 卫,张 科,肖天科,陈祖棋

(成都核工业416医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0051)

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吴 卫,张 科,肖天科,陈祖棋

(成都核工业416医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0051)

目的 分析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选择平衡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气腹压力、充气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也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效果明显。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平衡麻醉;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

腹腔镜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医疗技术之一,其在子宫切除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患者疾病治疗及机体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疗效,降低手术不良影响,需加强术前麻醉,科学、合理的麻醉,不仅为手术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手术效果[1]。我院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分组进行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其中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比较小,效果优于平衡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6.84±3.51)岁;体重45~82 kg,平均体重(62.10±2.31)kg;疾病类型:卵巢癌4例,宫颈癌13例,子宫肌瘤20例。对照组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10±2.34)岁;体重46~83 kg,平均体重(62.52±2.40)kg;疾病类型:卵巢癌3例,宫颈癌10例,子宫肌瘤23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诱导麻醉,即选择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2 µg/kg,联合使用以实施诱导麻醉,同时小心谨慎地插管,直至患者的气管内,之后选用麻醉机,实施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呼吸[2]。机械通气过程中,需严格设置麻醉机参数,其中气体流量控制在2 L/min,呼吸频率控制在10次/min,呼吸比控制在1:2[3]。麻醉维持过程中,实验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即滴注丙泊酚2.5 µg/mL、瑞芬太尼3 ng/mL;对照组给予平衡麻醉,即吸入2%~3%七氟烷[4]。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期间均需加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观察,并进行详细地记录,同时需记录患者的气腹压力、充气时间、手术时间、充气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气腹压力、充气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拔管时间(min)实验组3714.20±0.56 73.68±15.62 97.36±14.45 11.58±3.68对照组3613.95±1.63 70.37±13.34 93.68±12.81 10.47±4.41 P->0.05>0.05>0.05>0.05组别n气腹压力(mmHg)充气时间(min)手术时间(min)

2.2 血液动力学变化

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也少慢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s)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平均动脉压(mmHg)心率(次/min)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前手术后实验组3738.52±2.6542.53±3.6778.01±10.2179.76±11.6373.53±12.2261.87±6.10对照组3637.98±2.8651.21±5.1177.96±10.1099.64±11.8575.25±12.1777.25±11.88 P ->0.05<0.05>0.05<0.05>0.05<0.05组别n

3 讨 论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医院妇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其具有切口小、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多种优点,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是多种妇科疾病如卵巢癌、宫颈癌、子宫肌瘤等首选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5]。对于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除了重视手术操作外,还需重视术前麻醉,尽可能减少术前麻醉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6]。

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是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常应用的两种麻醉方式,两者均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展,减少术中突发事件的产生,但两组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均造成一定的影响[7]。纪明阳[8]认为,平衡麻醉中所应用的七氟烷,可取得较佳的镇痛效果,血气分配系数比较低,可在较短时间内苏醒,可对吸入浓度进行较好的控制,同时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减少麻醉给药的用量,减少由麻醉给药造成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尚志杰等人[9]认为,全凭静脉麻醉中所应用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其可以有效抑制患者应激反应,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的波动幅度,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习社盈[10]认为,与平衡麻醉相比,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相对比较小,而且清醒时间比较短,临床价值较高。我院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分两组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实验组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选择平衡麻醉。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气腹压力、充气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也少慢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全凭静脉麻醉对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平衡麻醉。

综上所述,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均是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重要的麻醉方式,两者都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优于平衡麻醉,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临床价值更高,更值得推广。

[1] 杨华凌,林财珠,方舒东.老年人腹腔镜手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1(4):247-248.

[2] 李喜松.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对比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5):682-683.

[3] 寇建敏,候巧云.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3651-3652.

[4] 刘 鹏.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511-513.

[5] 姜爱华,陈林静,史秀姗,等.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6):752-755.

[6] 郑莉莉.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北方药学,2014,11(3):103-104.

[7] 谢小娟,樊冬梅,张宜林,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511-5513.

[8] 纪明阳.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中的比较[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44-45.

[9] 尚志杰,薄 锋.老年患者平衡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280-281.

[10] 习社盈.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8):91-92.

R614

B

ISSN.2095-8803.2015.05.126.02

猜你喜欢

动力学血流麻醉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