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5-12-10王云燕

关键词:鳞状宫颈癌辅助

王云燕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4250)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王云燕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4250)

目的 对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再考虑其他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以及血清SC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病灶大小以及血清SCC水平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灶大小及血清SCC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缩小患者的病灶大小,使得血清SCC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妇科肿瘤;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在近些年中,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及早发现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其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和化疗。伴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改进,以及给药的途径、方法的日渐完善,宫颈癌的治疗逐渐从手术治疗为主过渡到以化疗为主。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1]。我院也在临床实践当中对新辅助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新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再考虑其他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8.2岁。经诊断,腺癌6例、鳞癌44例;C17例、C226例、C317例;Ⅰb期31例、Ⅱb期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对比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先采用新辅助化疗:其中13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法,11例患者采用其他的含铂方法,另有1例患者采取不含铂方法。每疗程结束后需要间隔3~4周,采取静脉滴注药物的方式进行化疗。通过化疗,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其他的治疗方案。在化疗3~5周后,有8例患者采取了继续进行化疗的方法,另对17例患者进行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最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较治疗之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病灶虽然也有所缩小,但是变化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C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2例鳞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CC水平为(3.12±3.69)µg/mL,化疗之后为(0.61±0.52)µg/mL。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病灶变化情况(±s,cm)

表1 两组患者的病灶变化情况(±s,cm)

组别n查体及影像学测量病灶最大径线病理检查测量病灶平均最大径线P对照组252.69±2.312.52±1.76>0.05观察组253.82±1.522.53±1.64<0.05

3 讨 论

宫颈癌是育龄女性在临床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可知,但早婚、早育、多产及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患病率较高[2]。现阶段治疗方法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还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无论什么方法,中晚期患者治愈率都很低。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

宫颈癌在早期无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往往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由于年轻女性的性生活较为活跃,雌激素水平较高、性交次数较多,因此性交出血通常为宫颈癌的首发症状。除此之外,宫颈癌患者也会出现白带增多的临床表现,大约有80%的宫颈癌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现象[3]。

在本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缩小宫颈癌患者的病灶大小,使得血清SCC水平明显降低。RECIST标准是目前新辅助化疗所采取的疗效评定标准[4],较少根据肿瘤标记物进行评价。其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就是肿瘤相关抗原的一种,同时还能够存在于宫颈鳞状细胞瘤或者肝转移组织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与入血和肿瘤的浸润性生长、肿瘤大小都存在一定联系。另有报道表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成分与细胞外间的降解、肿瘤侵犯和转移存在某种联系[5-6]。另有研究发现,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能够估算出进行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5年终的生存率。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是对新辅助化疗进行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所以治疗以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水平与化疗成果相连,能够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估。除此之外,病灶大小也能够检验辅助化疗的疗效[7]。患者病理类型和病灶变化情况是相互联系的,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腺状癌患者治疗的疗效比鳞状癌患者治疗的疗效差很多[8]。然而根据这一情况也能够得出新辅助化疗方法对于鳞状癌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在临床实践过程当中,可以依据病理类型选择是否通过新辅助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对不同化疗方法的疗效进一步加以分析,来找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1] 欧幸甘,罗小平,覃秋萍.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言,2012,5(18):14-15.

[2] 陈红敏,陈奎生.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06):137-139.

[3] 赵映华,李孟达,彭小萍,薛萍萍.具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05):328-329.

[4] 陈慧君,吴绪峰,梁 川,李晓兰.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3,(04):31-32.

[5] 孙晋瑞,梁东霞,何洁华,孙学明,徐丽群,张彦娜.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肿瘤,2011,31(12): 1087-1091.

[6] 黄清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现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36(5):380-383.

[7] 伍 奕,李焕德.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对比的Mata分析[J].中南药学,2013,8(5):353-358.

[8] 郝 敏,张 娜.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同步化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26(3):189-174.

R737.33

A

ISSN.2095-8803.2015.05.125.02

王云燕(1978-),女,河南南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产科

猜你喜欢

鳞状宫颈癌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