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文青”还是酷的

2015-12-10张月寒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50期
关键词:摩斯文青亚文化

张月寒

伦敦街头身穿派克大衣骑着意大利伟士牌摩托车的摩斯派青年(摄于1964年)

“文青”这个词,在中国几乎已经是贬大于褒。随着社会整体越来越轻视文化,国人对于文学或文艺青年已深刻形成“不切实际”、“作”以及“赚不了钱”等偏见。这种偏见导致了一种整体文化心态上对于“文青”的轻视。但是,曾几何时,在大洋彼岸的欧洲,文青还是一种非常“酷”的事物,在某个时代,他们发挥着自己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甚至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比如,英国的文青摩斯派。

摩斯派,Mod,中文翻译为摩德或摩斯,全称是Modernism或Modism,是一种起源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的文青流派。

摩斯派最早出现于伦敦的SOHO区、东区和郊外区域。东部在那个时代是贫民区,而SOHO区却是直至今天仍然以夜生活著称的区域,充满着酒精的迷醉和冲撞,各种“任性和酷”的灵魂在其间喧嚣。而60年代,SOHO区的风气其实要比今天更加“酷”和大胆,以及没有底线。

摩斯派出现以后,这一文化立即成为当时英国一个著名的青年亚文化,迅速风靡全英并波及到美国和加拿大。摩斯派的出现一部分受到当时迅速崛起的美国文化的影响。50年代的美国,摇滚乐盛行,当时美国活跃着一批热爱摇滚乐的年轻人被称为“泰迪男孩”(Teddy Boys)。此风潮传入英国后,形成摩斯派。

最早期的英国摩斯派,其实是工人阶级的后代。“二战”结束后,战场上的英国人回到国内,面对的是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子女。这些子女由于青春期的叛逆本性、和父母的天然代沟以及当时英国战后社会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普遍心态,在沉闷无趣的“郊外生活”中要寻找一种出口,于是他们在年少的时候就外出打工赚钱,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他们在伦敦,去自己喜欢的服装店买衣服,去最时髦的“咖啡吧”消磨时间,去夜店跳舞,去俱乐部谈天说地……

摩斯派也活跃于伦敦西部的切尔西区域,开始吃安非他命等各种兴奋药,并在“咖啡吧”里听去过印度的人诉说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是一种英国战后特殊的社会文化浇筑起来的新一代,开始形成某种自己的东西,就是今天传说中的“态度”。摩斯派的态度就是要“酷、利索、尖锐、聪颖和时髦”,“一切都要性感”。在这种宗旨下,他们任性恣肆地年轻着、不屑着。

至今,蓝白红三色同心圆箭靶的图案仍为摩斯精神的某种象征,在英国,它几乎和代表同性恋的彩虹旗一样出名。

据1964年《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报道,当时一种典型的“摩斯生活方式”就是每周七天,几乎每晚都去夜店跳舞,然后周六下午,花一整个下午用来买衣服和唱片,为下一个星期的狂欢做准备。当然,他们这种生活方式也是需要不少的金钱来维持的,那么这些钱从哪来呢?英国学者保罗·祖布林(Paul Jobling)和大卫·克劳利(David Crowley)指出,大多数摩斯派每周五天都要工作,是标准的上班族,以此来支持他们年轻的摩斯派生活方式。

当时摩斯派的交通工具也颇为讲究,他们开进口的意大利伟士牌或兰美达牌摩托车(Scooter),所以,这群人当时又被称为“速可达男孩”(Scooter Boy)。当时这种机车确实在欧美发达国家很流行,我们在1953年的电影《罗马假日》中就发现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同骑的就是这种Scooter。

当然,他们的车多是分期付款买的,改装或加装的零配件相当昂贵,改装的钱都可以再买一辆车了。但这就是欧美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相比于亚洲国家的大多数青年人急着完成“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人生任务,当年和现在的欧美青年仍更注重享受生活,成天琢磨着怎么玩儿。

摩托车也是当年摩斯派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他们终于可以脱离父母、独立生活了。

除了美国摇滚乐,当时的法国电影在英国社会也很流行,所以摩斯派当时为了赶潮流也纷纷留起法国电影中的发型。至于穿着方面,摩斯派也颇为讲究。他们穿的是剪裁极佳且具有设计感的意大利西装,三粒纽扣的西装,下穿不打褶且改短成七分的西裤——这一造型在今天的英国仍很流行,特别是在伦敦一些时髦区域。当时的摩斯派追求细节达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他们戴针织领带,穿手工制的鞋子,甚至裤子的长度还有外套侧孔等小细节都必须分毫不差。

为了配合“骑机车”的生活方式,不让机车链条弄脏自己价值不菲的西装和七分西裤,摩斯派通常在西装外边套一件当时美军使用的鱼尾大衣(Fish-tail M-51)或派克大衣(Parka M-65)——“二战”时英美是盟军,英国对于美军的物品较易获得。这种造型造成了当时的争相模仿,成为摩斯派最标志性的行头。

1965~1968年,是摩斯派的一个全盛时期。那时流行的披头士乐队和“谁人”(The Who)乐队都是他们的最爱,其中谁人乐队的吉他手彼得·汤申德(Pete Townshend)在舞台上砸坏吉他的那一幕尤其成为当年摩斯派最标榜的行为。当时,彼得在台上,砸毁的不仅是一把吉他,而是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服饰审美的兴起。

此刻,听谁人乐队的《四重奏》(Quadrophenia),还能感到当时那种一个时代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结束的新鲜、骚动、兴奋和将要改变世界的青春决心。这一切都是如此令人鼓舞,它让我们知道这世界上除了墨守成规和接受命运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广阔和大胆的人生。

不过,当时也有年长的人批判这种“摩斯文化”过于崇拜美国文化,“腐蚀了英国传统道德观的纤维”。但是,当时风头正劲的摩斯派们谁管这些老古董们酸溜溜的评论呢?他们还是我行我素地进行着自己的摩斯式生活。打架、寻衅、滋事,制造了一大批诸如“警察将摩斯派驱逐出社区”之类的报纸头条,当时的弟弟妹妹们看着这些叛逆张扬的哥哥姐姐,心里无不在想着:“他们好酷,我想成为他们。”

摩斯派影响了后世许多亚文化,比如朋克(Punk)、光头党(Skinheads)等,可以说是青年亚文化的始祖。摩斯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也波及到世界范围,在80年代,摩斯文化特别影响着美国的南加州,以及加拿大的温哥华和多伦多。一部叫《Mondo Mod》的纪录片,就描述了1966年摩斯文化在西好莱坞和日落大道所产生的影响。当时颇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摩斯小分队》(The Mod Squad)也是描述这种摩斯文化。

整个摩斯文化的核心,就是他们更向往一种摩登现代的东西。新兴流行的美国文化、机车、音乐、法国电影等,都是他们追崇的东西。摩斯派更着眼于“未来”,而非“过去”。《纯粹初学者》(Absolute Beginners)描述的是一群年轻的摩斯派同时又是摩登爵士乐“粉丝”,他们穿着精致的意大利西装所过的日子。这本小说也被英国《卫报》评为“死前必读的1000部小说”之一。

随着“摩斯一代”的老去,和人们对时尚、音乐品味的变换,轰轰烈烈的摩斯运动也渐渐沉寂了。新的文化流派,譬如嬉皮文化和“光头党”等也逐渐兴起。但是,至今,还是有曾经是摩斯派的人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表示自己以前就是个摩斯派,并且“一朝摩斯,终身摩斯”。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努力飞过。而回看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一代”,却仿佛从来没有这种成体系、成规模并影响世界的青年亚文化。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让大多数人成功做了一个“乖宝宝”,却永远没有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没有让父母失望”的中庸成功人士每天都在增加,但也导致了中国青年过早沦为一种流水线上的产品。很多人没有张扬的青春、难忘的回忆,也几乎从未真正思考过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猜你喜欢

摩斯文青亚文化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摩斯密码怎么玩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以文青的姿态回归主流——对《后悔无期》的两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