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观察

2015-12-09刘剑钢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溃疡面胃痛溃疡

刘剑钢 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 471003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观察

刘剑钢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

摘要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126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3例,用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温服,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9.4%;治疗组总有效率93.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效果显著。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丹栀逍遥散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穿孔、出血、幽门梗阻及癌变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而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甚显著,笔者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82±7.34)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5.85±3.01)年,其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复合型溃疡17例,溃疡直径0.5~1.7cm,平均(0.67±0.31)cm;治疗组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6.15±6.87)岁,病程4个月~17年,平均(5.93±2.88)年,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复合型溃疡15例,溃疡直径0.4~1.5cm,平均(0.64±0.29)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溃疡面直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中医诊断证属肝胃郁热型:胃脘部灼痛不适,痛势较剧,泛酸嘈杂,口苦、口臭口干,伴心烦易怒,大便干或大便呈柏油样便,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参照第7版《内科学》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排除球后溃疡和幽门管溃疡的患者;出现穿孔、严重出血、梗阻、癌变等并发症的溃疡患者;以前有上消化道手术病史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四联疗法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d,口服,甲硝唑片,0.4g/次,2次/d,口服,胶体果胶铋0.2g/次,2次/d,口服,克拉霉素,0.5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丹皮15g、栀子20g、柴胡12g、当归2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煨生姜9g、薄荷12g、甘草6g。气郁甚者加佛手、郁金,肝热甚者加龙胆草、黄芩,痛甚者加延胡索。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温服,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4评定标准[2]治愈:患者临床的症状消失,溃疡面完全愈合,大便潜血阴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溃疡面基本愈合,大便潜血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溃疡面愈合在50%以上,溃疡面仍有炎症水肿,大便潜血弱阳性;无效:患者的症状未见改善、溃疡面愈合小于50%,大便潜血仍为阳性。

1.5统计学分析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9.4%;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经χ2检验,χ2=5.51,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上消化道溃疡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中医学对胃痛的论述早而有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嗔胀,胃脘当心而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较早的论述到胃痛的发病与肝脏肝郁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部分患者常情志不遂,忧思恼怒,肝郁气滞,肝脏疏泄失常,气机阻滞,则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发胃痛;《沈氏尊生书·胃痛》曰:“胃痛,邪干胃脘也,……为肝气相乘为尤甚”,患者肝郁日久化热化火,在结合患者嗜食辛辣、醇酒厚味,更助火热之邪,邪热犯胃,肝胃郁热,热灼而痛,而成肝胃郁热之证[3]。临床治以清热和胃,疏肝理气止痛,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方中栀子、丹皮为君药以清肝热,并导热下行;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敛阴柔肝止痛、当归为血中气药,养血活血理气,三药合用为臣药,共起解郁柔肝,理气止痛;佐以茯苓、白术健脾益气,薄荷疏肝解郁,透达肝热,生姜和中降逆,辛散达郁亦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主要功用,起到清肝热、疏肝郁、和中降逆,理气止痛的作用。临床药理研究也显示:栀子、丹皮、柴胡、当归不仅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还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还可降低服用H2受体拮抗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生姜、当归等具有改善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因为良好的血液循环是提供充足丰富的营养和有效清除有害代谢产物的重要保证[4],可有效修复消化道受损的黏膜,并保持黏膜的完整性;白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5],利于促进溃疡面愈合。甘草可以显著抑制胃内胃酸的分泌,可促进溃疡面的修复,保护胃黏膜,降低侵袭力[6]。本次观察显示,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临床治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会敏.三白逍遥散治疗消化性溃疡〔J〕.医学信息,2011,24(6):2439.

[2]孙俊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2):106-107.

[3]全顺球.左金丸合丹栀逍遥散对肝胃郁热型胃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64-65.

[4]何秀堂,毕晓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34-135.

[5]李广轴.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7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6):124.

[6]王亮永.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7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902.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9-22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9-1202-02

猜你喜欢

溃疡面胃痛溃疡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都是“溃疡”惹的祸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