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造船的舾装生产设计标准化研究

2015-12-08吴佼李敏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造船标准化数字化

吴佼 李敏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以其中造船事业为典型代表,更注重数字化的体现,但同时也要求在舾装生产设计方面更趋于标准化。本文主要对现行舾装生产设计的现状以及实现舾装标准化生产设计目标的具体完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造船;数字化;舾装生产设计;标准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193

0 前言

为适应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我国逐渐提出如精益造船或绿色造船等船舶制造理念,且为使造船管理效率提高,开始引入舾装生产设计的标准化理念,要求通过设计行为、设计质量的规范来达到提高设计效率的目标。然而舾装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成为制约标准化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对此,如何做好生产设计标准化工作成为现代数字化造船中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1 舾装生产设计标准化弊端分析

数字化造船生产实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使生产管理过程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仿真,以此达到舾装协调生产、资料合理利用的目标。而标准化概念的提出主要集中在基础、技术、管理以及作业等方面标准。但现行生产设计中这些标准要求并未真正得以落实,许多标准内容不具备较强的适用性,无法为生产设计提供有效指导。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生产设计标准的缺失

数字化造船中,对于舾装生产更注重绿色指数标准的引入,其是影响产品在船舶市场占领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国内在舾装标准化生产中,绿色指数标准仍停留在表面阶段,生产中如原料浪费、能源过多消耗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究其原因在于缺少生产设计的标准,且完全从船东需求以及给定的规格书出发进行生产,导致生产设计极为被动。这种情况下生产设计标准化极易被人忽视,更无从谈及如何进行完善[1]。

1.2 基础标准与作业标准较为滞后

从标准化生产设计中基础标准角度看,我国目前关于舾装生产在建模中引入较为先进的软件技术,可与国外造船技术相媲美。但生产设计中设计转图环节如Tribon向CAD进行转化,数据容易发生遗漏现状,且难以进行共享或传递。其根源在于如接口、格式或代码等未进行统一,使信息单元无法满足标准化需求。而从作业标准方面看,尽管相关制造工艺与设计水平逐年上升,但仍不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如典型的涂层损烧情况,不仅增加补涂工作量且造成过多资源的浪费,需要在作业标准方面不断完善,以达到成本降低且生产效率提高的目标。

1.3 标准件设计不合理

作为竖舰船中的主要主要构件,舾装标准件生产中具有量大且设计要求高等特征。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数字化造船生产中涉及的舾装标准件至少达到上万,设计量在全舰设计中占30%左右。现行许多舰船事故的发生,其至少50%原因多为标准件设计不合理。许多发达国家在标准件生产设计中多从数据库设计着手,使生产设计中直接提取数据库技术信息,使设计周期得以缩短,如美国标准件设计在总设计时间内其只占5%。而我国关于标准件数据库却较为滞后,其数据信息存储更倾向于企业的相关出产品型号,技术含量极少,难以为生产设计提供有效指导[2]。

1.4 数字化管理水平较低

国内数字化造船中不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在系统集成方面仍较为滞后,大多软件系统的应用更集中在PDM/CAE等方面,框架综合性较差,制约系统信息使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实际进行数字化管理中,关于信息网络、信息终端的应用已成为考虑的重点内容,其是生产设计的主要保障,也是信息化、数字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因此,较低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是当前制约舾装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因素。

2 标准化目标实现的具体策略

2.1 绿色设计标准的引入

现代数字化造船更注重绿色标准的引入,其主要体现在通用化设计、组合化设计以及系列化设计三方面。这种设计理念对于解决舾装生产设计中逐件装船的问题可起到突出的作用,能够帮助解决生产设计中过多的噪声与污染,是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方式。实际生产设计过程中,船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生产设计相关标准进一步明确,可不断引入国际化生产设计标准,并向船东解释标准化生产的优势所在,实现绿色生产设计的目标。

2.2 基础标准与作业标准的完善

对于基础标准较为滞后问题,舾装生产设计中应注重区域生产设计理念的推行,确保CIMS工程、Tribon系统等实际作用得以发挥,可在二次软件开发中进行数据交换与编码等规则的制定,并构建适用于标准作业的数据库等。行业自身也可适时组织进行建模相关标准的编写工作,确保舾装建模能够达到规范化且减少生产设计时间的要求。同时在作业标准方面,要求数字化造船中对施工工艺进一步优化,确保材料工艺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使循环生产过程得以减少,并做好舾装前移范围的扩大,如可在涂装前完成舾装工作,使舾装设计即使采取分段的形式也体现出一定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关于标准件设计内内容,也需在资源数据库方面进一步完善,将相关生产技术以及数据信息融入其中,其对于产品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字化造船目标的实现可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3 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适应舾装生产设计的必要要求。针对以往舾装标准化生产中管理过于滞后等问题,要求首先做好数据资料管理工作,可将标准化生产设计中的如技术工艺信息、管理性文件以及其他文档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信息化管理应贯穿于整个生产设计环节中。对于其中信息技术的引用,要求做到舾装生产数字化管理更具智能化与自动化特征,使管理集成度得以提高,为标准化生产设计提供保障[3]。

3 结论

舾装标准化生产设计是提高数字化造船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生产设计中应正确认识标准化生产实际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现行舾装生产设计存在的弊端,针对生产设计标准的缺失、基础标准与作业标准的滞后、标准件设计不合理以及数字化管理程度等问题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使舾装标准化生产设计要求得以满足,促进数数字化造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慧,马晓平.浅谈数字化造船的舾装生产设计标准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2):5-6.

[2]朱安庆,马晓平,周鲁兵.数字化造船生产设计管理研究[J].船舶工程,2010(03):63-65.

[3]朱安庆,蒋志勇.基于数字化造船的生产设计方法研究[J].造船技术,2010(06):5-8.endprint

猜你喜欢

造船标准化数字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