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金子霜质量标准研究

2015-12-08李英霞侯立静刘桂霞苏丽君慈倩倩

中成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千金子泻下二萜

李英霞, 侯立静, 高 华, 刘桂霞, 苏丽君, 慈倩倩

(1.青岛大学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21;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山东章丘250202)

千金子霜质量标准研究

李英霞1, 侯立静2, 高 华1, 刘桂霞2, 苏丽君1, 慈倩倩3

(1.青岛大学药学院,山东青岛266021;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山东章丘250202)

目的 对千金子霜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以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 (TLC)法,并对10批不同产地的千金子霜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对千金子霜中这两种泻下成分、水分、灰分及脂肪油的含有量进行测定。结果 10批千金子霜在与千金子甾醇及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应的TLC位置上,均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含有量为5.55%~7.22%,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有量分别为5.95%~6.82%和0.12%~0.45%,含油量为18.04%~20.00%,千金子甾醇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含有量分别为0.134%~0.182%和0.212%~0.248%。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千金子霜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为其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实验基础。

千金子霜;质量标准;千金子甾醇;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TLC;HPLC

千金子又名续随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来源于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其性温,味辛,有小毒,泻下作用强烈,属峻下逐水药,具有逐水消肿,破血散结之功效,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等症,外治顽癣、疣赘[1],而且在抗肿瘤、抗白血病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9]。千金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油,包括二萜酯类、游离二萜醇及多种脂肪酸,另外还含有香豆素、甾醇类等成分[10],近年来又发现了两种新骨架化合物[11-12]。一般认为,脂肪油为千金子导泻的有效部位,也是毒性部位,其中的二萜酯类成分6,20-环氧千金二萜醇苯乙酸酯 (俗称千金子甾醇)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千金子的主要泻下成分之一[13-14],故为了缓和其峻烈之性,降低其毒性,一般要求去油制霜炮制后使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将千金子甾醇确定为千金子药材中的 “含量测定”指标,并规定了其含有量限度标准不得少于0.35%。另外,将炮制品千金子霜单列,规定了其 “制法”、 “性状”、秦皮乙素的 “TLC鉴别”、脂肪油的 “含量测定”及 “限度标准”(18.0%~20.0%),但仍缺乏对毒性成分的质控方法及限度标准,难以保证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本课题组前期采用新研制的制霜设备,对千金子制霜新工艺进行了考察[15],比较了制霜前后脂肪油及主要泻下成分的含有量[16],发现制霜后其含有量均明显下降。本实验将10批不同产地的千金子霜继续进行研究,旨为其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实验基础。

1 仪器、试剂与试药

Waters2695HPLC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2996二级管阵列检测器、R-201旋转蒸发仪 (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千金子霜为河南南阳、河南社旗、广西、新疆、云南5个产地的千金子药材经制霜新工艺所得到的样品,共10批,批号为20090622-1~20090622-10。

秦皮乙素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为110741-200506,供含有量测定用;千金子甾醇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照品均购自北京显通时代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20081106和200812228,经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分别达98.00%和99.67%,与文献 [17-18]报道基本一致。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性状 5个产地的10批千金子霜均为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 (河南社旗和新疆产样品的颜色比其他产地略深),微显油性,味辛辣。

2.2 薄层色谱鉴别

2.2.1 秦皮乙素的鉴别 千金子制霜炮制后其脂肪油含有量明显下降,而香豆素类成分 (如秦皮乙素等)提高。因此,按照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千金子霜 “鉴别 (2)”项下方法,对不同产地的10批千金子霜样品进行了薄层色谱 (TLC)鉴别。结果显示,在与秦皮乙素对照品相应的TLC位置上,它们均显示出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见图1。

图1 千金子霜中秦皮乙素的TLC图

2.2.2 两种泻下成分的鉴别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千金子和其炮制品千金子霜的 “鉴别”项下只有香豆素类成分秦皮乙素的TLC鉴别方法,而其作为峻下逐水药,却没有主要泻下成分的定性鉴别方法。因此,本实验建立了以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和千金子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为对照品的千金子霜的TLC鉴别方法,并应用于10批样品。

2.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千金子霜样品10批,每批2g,加甲醇15mL,超声(300W、45kHz)5min,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溶解,转移至2mL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2.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千金子甾醇和千金子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2mg上述成分的对照品溶液。

2.2.2.3 TLC鉴别 按照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附录ⅥB方法进行试验,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5μL,点于同一硅胶薄层G板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上,以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环己烷-丙酮(18∶6∶1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5%硫酸乙醇溶液,挥干后于105℃下烘烤5min。结果,在与对照品相应的TLC位置上,千金子甾醇显淡黄色斑点,而千金子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先显褐色,后渐变为灰蓝色,斑点比较清晰,见图2。

2.3 含水量、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千金子霜的质量标准缺少 “检查”项,本实验按照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 (烘干法)及附录IXK项下方法,分别对10批千金子霜的含水量、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有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1、表2。

图2 千金子甾醇和千金子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的TLC图

表1 10批千金子中试霜平均含水量和含油量测定结果(n=3)

表2 10批千金子中试霜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有量测定结果(n=3)

2.4 含油量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千金子霜 “含量测定”项下规定,含油量限度范围在18.0%~

20.0%之间,本实验按照药典方法,对10批千金子霜的含油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1。

2.5 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 (Ⅰ)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 (Ⅱ)的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千金子霜 “含量测定”项下仅有含油量测定方法与标准。作为毒性中药,须采用更准确、快速的方法测定其毒性成分含有量,规定其含有量限度标准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稳定性。因此,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测定千金子霜中主要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 (Ⅰ)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 (Ⅱ)的含有量,色谱条件、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及方法学考察参考文献 [16],结果见表3。

表3 10批千金子中试霜中Ⅰ和Ⅱ平均质量分数测定结果(n=3)

3 讨论与小结

3.1 千金子作为峻下逐水药,毒性较大,其泻下成分既是该药材的毒性物质,也是有效物质,不能完全去除。在临床应用或作为制剂原料使用时,大多采用毒性较低的炮制品千金子霜,故对其泻下成分进行有效控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千金子霜质量标准并不完善,没有 “检查”项和主要泻下成分 “TLC鉴别”及“含量测定”项。目前,迄今尚未见对不同产地千金子霜样品进行系统质量研究的文献报道。

3.2 本实验对泻下成分千金子甾醇和千金二萜醇二乙酸苯甲酸酯TLC鉴别中样品的提取方法、点样量、展开剂种类、溶剂比例等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鉴别方法。由图2可知,10批千金子霜的TLC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均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除广西千金子霜斑点颜色略淡外,其它产地样品无明显差异。

3.3 由表1和表2可知,5个产地10批千金子霜的含水量均较低,在5.55%~7.22%之间,总灰分含有量在5.95%~6.82%之间,酸不溶性灰分含有量在0.12%~0.45%之间,略有差别。另外,含油量在18.04%~20.00%之间,符合药典规定标准。

3.4 10批千金子霜中两种泻下成分的含有量分别在0.134%~0.182%和0.212%~0.248%之间,表明不同产地、批次之间两者含有量差异不大。

3.5 本课题组前期报道了HPLC测定两种泻下成分的方法以及比较制霜前后两者含有量的变化,用于探讨千金子制霜的目的及原理[16]。本实验主要从完善千金子霜的质量标准角度出发,以新制霜设备生产的10批千金子霜为研究对象,首次建立了两种泻下成分的TLC鉴别方法,并采用已建立的HPLC法测定其含有量,同时对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考察,这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千金子霜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2-33.

[2] 巢志茂.续随子的抗肿瘤成分[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2(2):60.

[3] Itokawa H,Ichihara Y,Watanabe K,et al.An antitumor principle from Euphorbiae lathyridis[J].Planta Med,1989,55(3):271-272.

[4] Itokawa H,Ichihara Y,YahagiM,et al.Lathyrane diterpenes from Euphorbiae lathyridis[J].Phytochemistry,1990,29(6):2025-2026.

[5] Cheong-Taek K,Min-Hwan J,Klyun-Sik K,et al.Inhibitors of melanogenesis from Euphorbiae lathyridis Semen[J].Korean J Pharmaco,2001,134(10):385.

[6] Appendino G,Pictor A D,ConseilG,et al.A new P-glycoprotein inhibitor from the caperspurge(Euphorbia lathyris)[J].J Nat Prod,2003,66(1):140-142.

[7] 黄晓桃,黄光英,薛存宽,等.千金子甲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4,31(9):556-558.

[8] 杨 珺,王世岭,付桂英,等.千金子提取物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细胞毒性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7):101-103.

[9] 张建业,李悦山,张 超,等.千金子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抗肿瘤活性部位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33-34.

[10] 孙国君,张付玉,占扎君,等.千金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0,33(2):308-312.

[11] Liao S G,Zhan Z J,Yang S P,et al.Lathyranoic acid A:First secolathyrane diterpoid in nature from Euphorbia lathyris[J]. 0 rg Lett,2005,7(7):1379-1382.

[12] Gao S,Liu H Y,Wang Y H,et al.Lathyranone A:A diterpenoid possessing an unprecedented skeleton from Euphorbia lathyris[J].0 rg Lett,2007,9(17):3453-3455.

[13] Adolf W,Hecker E.Further new diterpene esters from the irritant and cocarcinogenic seed oil and latex of the caper spurge(Euphorbia lathyris L.)[J].Experientia,1971,27(12):1393-1394.

[14] AdolfW,Hecker E.On the active principles of the spurge family.Ⅲ.Skin irritant and cocarcinogenic factors from the caper spurge[J].Zeitschrift für Krebsforschung und Klinische 0nkologie,1975,84(3):325-344.

[15] 李英霞,侯立静.千金子制霜新工艺研究[J].中成药,

2010,32(8):1361-1365.

[16] 李英霞,袁 敏,陈永艳,等.HPLC测定毒性中药千金子和千金子霜中两种泻下成分的含量[J].中成药,2010,32(3):440-443.

[17] Appendino G,Tron G C,Cravotto G,et al.An expeditious procedure for the isolation of ingenol from the seedsof Euphorbia lathyridis[J].JNat Prod,1999,62(1):76-79.

[18] AdolfW,Hecker E,Balmain A,et al.“Erphorbiasteroid”(epoxy-lathyrol),a new tricyclic diterpene from Euphorbia lathyris L.[J].Tetrahedron Lett,1970,11(26):2241-2244.

R284.1

B

1001-1528(2015)12-2769-04

10.3969/j.issn.1001-1528.2015.12.045

2014-09-09

国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I09B06-05)

李英霞 (1964—),女,硕士,教授,从事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控制研究。Tel:(0532)82991202,E-mail:li_yx1964@ 163.com

猜你喜欢

千金子泻下二萜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熵权法优化千金子二萜醇酯类成分的闪式提取工艺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千金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衡阳地区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发生及综合防控策略
千金子炮制减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太阳
香茶菜属植物中松香烷二萜的研究概况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闹羊花中二萜的提取工艺△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