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12-08刘小铭

人间 2015年36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刘小铭

(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校,重庆 40410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刘小铭

(重庆市南川道南中学校,重庆404100)

摘要:中学生未被激发积极情绪易产生焦虑感和厌学情绪;未能培养积极人格特征易助长学生自卑、嫉妒、逆反的人格力量;学校没有建立起一个积极的组织系统易使心理健康教育陷入困境。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促进中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培养中学生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构建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中一个特殊、关键的时期。由于面临生理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中学时代既是个体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最易产生困扰与障碍的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培养当代高质量人才的重大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而现今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实施,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均力量薄弱。另外,在传统心理学思想指引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问题为中心,也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收效不佳。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它强调关注人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因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操作价值。

一、引发积极心理学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虽在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进行了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乃至关于生活意义方面的研究。可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提出以及后期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提出,都对当前心理学的理论形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心理学家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视。建构主义者应当注重建构属于主体能动性的表现,是主体通过主观出发而在大脑里对于客观事物采取建构的过程。身为建构主义主流方向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看法为,所有形式建构都一定要透过人与社会的互动才可以完成,积极品质的构成脱离不了环境,积极心理学将积极组织系统的构件当作自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二)现实背景。

心理学自从取得独立学科地位之后就要面对三个重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方面的疾病;让普通人生活的更加快乐;发觉并建立具备非凡才干的人。这三个使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都获得了心理学家的关注。自从二战结束之后,心理学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对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找寻到缓和及治疗的方式。心理学家将自己研究的重心摆在病理的方向进行了解,通过医生治疗病患身体疾病的形式对待人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学则成为了我们当前所探讨的传统主流心理学,也被称作是病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在改正心理问题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可是随着病理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另外两种使命几乎停滞不前。在这样状况下,产生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平时的鼓励。积极心理学正式通过这样全新的价值取向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全新的研究形式,它需要心理学家通过一个更为开放、欣赏的方向看待人们的潜力和能力。

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辅导的素质。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启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中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分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只有掌握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二)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卜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加心理卫生常识讲座/自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lJ、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其次教师可以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尸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结束语

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经历着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感压力,心理健康以成为应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基本素质,由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就变得尤为重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媒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应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到与学科课程相等的位置上,从国家、社会、学校到教师都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对该课程的全面建设和深入研究,以保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斯滕伯格,戴俊毅(译).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裴利华.对话式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14).

[3]杨琴,林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研究[J].校园心理,2012,(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33-01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